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蔡襄《离都帖》高清释文1.0版
蔡襄,尺牍《离都帖》,纸本,29.2厘米X46.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帖又名致杜君长官尺牍》,乃蔡襄即将渡长江“南归”途中所书,追述离都(开封)行至南京(今商丘)而痛失长子。友人来信慰问,襄作此书答谢。书法丰腴厚重处似顏真卿,兼有王羲之行草之俊秀。选自《宋四家墨宝》册。

古道甄选

【原文】

。自离都至南京,长子感伤寒七日,遂不起此疾。南归殊为荣幸,不意灾祸如此,动息感念,哀痛何可言也。承示及书,并永平信。益用悽惻,旦夕渡江,不及相见,依咏之极。谨奉手启为谢,不一一。襄顿首,杜君长官足下,七月十三日。贵眷各佳安,老儿已下无恙。永平已曾于递中,驰信报之。

::)指较简短的书札;
::(yún)蔡襄长子叫蔡匀(1038-1055年),生于宋景祐五年(宝元元年,1038年),逝于至和二年(1055年)六月二十二日,得年18岁;
::动息(dòng xī)动止起居;
::永平(yǒng píng)“永平”则是一种历法纪年,南宋时期使用,对应公元1049年至1053年。在蔡襄的信中提到“永平已曾于递中”,是指当时使用的邮件递送方式为“永平递”;
::悽惻(qī cè)因情景凄凉而悲伤;
::手启(shǒu qǐ)亲笔写的,较简短的书札;
::贵眷guì juàn)称对方之妻的敬语;
::驰信(chí xìn)写信;

  释文 · 欢迎纠正  

自离都至南京,长子匀感伤寒七日,遂不起此疾。

自从从离都出发到南京,我的长子突然感染伤寒七天,最终不幸去世。

南归殊为荣幸,不意灾祸如此,动息感念,哀痛何可言也。

虽然能够回到南方,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灾难如此临头,我感到无比悲痛和惋惜,无法用言语形容。

承示及书,并永平信。益用悽惻,旦夕渡江,不及相见,依咏之极。

感谢您的来信和关怀,我会永远记在心中。我感到非常悲痛,早晚都在准备渡江,但是没能和您见面,只能在这封信中表达我的心情。

谨奉手启为谢,不一一。

请接受这封信作为感谢之意,虽然表达不尽,但是我非常感激。

襄顿首,杜君长官足下,七月十三日。贵眷各佳安,老儿已下无恙。

我在这里向您深深鞠躬,祝您全家平安。

永平已曾于递中,驰信报之。

我已经在信中提及我的情况,希望您能够回信告诉我您的情况。

古道甄选

离都帖

蔡襄 / 尺牍

【1】襄启。自离都至南京,长子匀感伤寒七日,遂不起此疾。

【2】南归殊为荣幸,不意灾祸如此,动息感念,哀痛何可

【3】言也。承示及书,并永平信。益用悽惻,旦夕渡江,不及相见,

【4】依咏之极。谨奉手启为谢,不一一。襄顿首,

【5】杜君长官足下,七月十三日。贵眷各佳安,老儿已下无恙。

【6】永平已曾于递中,驰信报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字帖 | @宋四家尺牍之蔡襄-思咏帖
高清书法字帖-宋四家尺牍之蔡襄-安道贴6
书法字帖 | @宋四家尺牍之蔡襄-思咏帖3
蔡襄《蒙惠帖》书法欣赏(高清图片,附释文)
《东园帖》蔡襄行草书尺牍 ​释文
明·董其昌行书《跋蔡襄尺牍一则》释文高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