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越来越鸡肋 多家券商收缩新三板业务

新三板寒冬下,连券商也熬不过去了,开始收缩新三板业务。

读懂新三板了解到,目前收缩的主要是新三板的承做业务。有几家证券公司已经开始调整新三板团队,收缩新三板承做业务,其中不乏中信证券这样的大券商。

对券商来说,三板业务正越来越成为鸡肋。对大券商来说,三板业务收入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累又赚钱少,投入产出比太低。对中小券商来说,如果项目不够优质,亏损是很常见的。

在流动性枯竭、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券商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三板业务成鸡肋,部分券商三板业务的收缩从半年前就开始了

知情人士告诉读懂新三板,中信证券的新三板业务调整早在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十个省份的三板部门都归到了投行部,直接归北京总部管。

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中信证券要求自身承接的新三板项目标准和IPO差不多,能达到这样标准的项目本来就比较少,一些好的项目之前也是由投行部门在做;另一方面,新三板项目做起来太累,风险和收益不成比例,再加上IPO有提速的迹象,所以将三板业务部门划归投行部门,调整后机构更精简。

此外还有几家中小型券商也在准备将新三板业务部门进行裁撤调整。有券商人士表示,新三板业务现在是一个鸡肋业务,既辛苦又不赚钱,还会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监管,有点费力不讨好。

对于一些大的券商来说,新三板业务的收入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加上股转系统监管的压力,会把项目的标准定得很高,实际接到的项目数量也不多。而中小券商三板业务如果做得不好,项目不是很优质,亏损是很正常的。事实上,有些小券商三板业务已经处在亏损中。

新三板火爆的时候,项目太多,券商积极招兵买马扩充新三板团队。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市场这么快就跌入冰点,2016年以来三板做市指数一路下滑,成交量一再萎缩,流动性几近枯竭,很多企业已经丧失了挂牌热情。

而且随着挂牌家数达到1万多家,监管层对市场的监管越来越严,被出具监管函的企业逐渐增多,甚至有些挂牌企业被摘牌,这些都使得券商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风险和收益不对等。所以券商对三板业务的收缩也在情理之中。

券商三板业务何去何从

目前券商手中新增三板的项目已经不是很多了,大部分都是2015年、2016年的存量,现在是在消化这部分项目。相关人士告诉读懂新三板,部分券商今年三板计划挂牌家数和去年比下降很大,甚至有些券商今年计划挂牌只有10家。由于承接项目减少,有些券商的承做部门甚至开始转型去做企业融资。

新三板承接项目的减少,也可以从这段时间申报挂牌的企业数量中看出来。根据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统计,2016年下半年以来,申报挂牌新三板的企业家数逐渐减少。由去年7月份的486家,减少到年底的不足200家,12月份申报挂牌企业197家,还不到去年7月份时的一半。

(数据来源:Choice,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

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拟转板IPO的企业越来越多,自2016年年初到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接受上市辅导的公司已经达到了297家。单月新增上市辅导企业家数由去年7月份的11家增至12月份的29家。今年1月份,新增辅导企业更是多达34家,是2016年7月份的3倍。根据Choice数据,现在IPO申请被受理的新三板公司已经达到91家。

(数据来源:Choice,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

一方面是监管趋严,企业挂牌热情消退,好企业去意已决,纷纷选择拥抱主板;另一方面是业务难做,投入产出比太低。凛冬已至,券商新三板业务究竟该何去何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融行业人才是否已经饱和,行业前景怎么样?
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期证券公司合规培训会议纪要(公司债券)
首批PE做市商数量可能3-5家,市场热议未来如何推进
新三板CFO要帮挂牌企业处理的事务清单
业绩下滑又收监管警示函 华西证券投行业务雪上加霜?
银行间机构简介-券商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