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川盆景:在传承中发展


四川盆景:在传承中发展

王新悦


四川盆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唐代便已进入宫廷,时称“剑南盆景”。后经宋朝大诗人张喻、清代花卉盆景艺人李班长等人发扬光大,川派盆景享誉海内外。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盆景市场需求量迅速增加,盆景产业也随之持续发展。

对传统造型进行改良和创新

郫县、温江、都江堰等地是四川盆景的发源地,也是四川盆景的主产区。其中,郫县于2000年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盆景之乡。目前,郫县盆景生产面积约6000亩,年产盆景近10万盆。生产户约5000人,既有生产大型盆景的,也有生产中小型盆景的,还有专门从事桩胚培育的。据郫县花卉协会会长黄贤忠介绍,近年来,郫县盆景在造型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将过于复杂的传统造型进行改良,使原本最少10年成型的盆景生产周期缩短至五六年。

在都江堰,盆景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离堆公园清溪园内收集了大量古桩盆景,其中包括树龄1300多年的紫薇花瓶和紫薇屏风。近几年,都江堰盆景产业发展迅速,几乎每家苗木种植户都会生产一些盆景。据都江堰花卉协会会长李泽云介绍,过去许多苗木生产者跟风种植桂花、银杏等苗木,致使供大于求,产品大量滞销。现在,随着城市景观从园林绿化向园林美化转型,造型好的景观树以及盆景的市场需求逐渐扩大,许多苗木生产者开始转型做盆景。规模较大的生产户有几十家,家庭式作坊数量更大。全国各地到都江堰淘盆景的人很多,价格几万块的盆景销量也非常好。有的家庭作坊一年能销售两三百万元的盆景。

四川盆景树种以金弹子、贴梗海棠、罗汉松、梅花、紫薇、银杏、六月雪等为主。在造型上,以传统蟠扎技艺见长,主干虬曲多姿,苍古雄奇。传统的四川盆景从小苗就要开始培育“幼儿弯”,没有三四十年的时间,枝干的老练程度、整体造型和意境是达不到精品程度的。为了促进盆景产业发展,黄友兴、胡世勋等盆景艺术大师一直探寻在保留川派盆景精髓的情况下进行改良和创新,使之尽快成为商品来满足市场需求,于是各种创新手法逐渐出现。




产品以特色取胜

梅花、蜡梅是四川盆景传统树种。近年来,由于资源流失再加上受到其他树种的冲击,梅花蜡梅盆景数量稀少。由成都花乡幸福园艺有限公司打造的幸福梅林以梅花蜡梅盆景生产为主。其中,精品古桩蜡梅300盆,中小型蜡梅盆景上千盆。在制作手法上,他们借鉴了传统川派盆景“滚枝”的手法,并且结合现代盆景审美趋势,进行“粗扎细简”,使整体造型更加自然。

要进行市场化发展,就要从人工小苗开始培育。为此,幸福梅林总经理何相达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马渡乡发展了200亩梅花蜡梅种苗基地,选育优良品种后嫁接扩繁。在桩胚培养时,还能与蜡梅鲜切花生产以及深加工产业相结合,提升产业综合价值。下一步,他将以基地辐射带动当地老百姓进行生产,并且希望在乡村旅游上得到突破。

盆景行业既需要精品来引领,又需要产业来带动。成立了都江堰兴艺园园艺有限公司的李泽云以收集、加工大中型盆景为主,大型盆景数量约400盆。其中不乏一些精品盆景,如40年的两弯半造型的贴梗海棠,50年的金桂盆景,40多年的金弹子盆景等。这些盆景既有收购过来的,也有聘请当地盆景技师加工制作完成的。“一些公园以及私家别墅对大型精品盆景都有需求。对我们而言,销售的不仅是盆景,更是一种文化和品牌。”李泽云说。

另一方面,为了带动当地盆景产业发展,李泽云还成立了都江堰聚源田园花卉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公司 农户”的方式进行生产。“金弹子是川派盆景最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树种,但以前大多是山上挖下来的,资源很少。如果想发展产业就需要自己培育繁殖,我们希望进一步扩大小苗产业化规模。”下一步,他还打算以盆景为特色,发展农旅互动,并依靠互联网,扩大盆景市场。目前,盆景生产、经营正处于转型期。为弘扬传统盆景文化,提升地域品牌的影响力,尤其是为盆景产业提供良好的展示和交易平台,由四川徐氏汇景园艺有限公司打造的郫县川派盆景博览园集川派盆景文化传播、盆景观赏以及盆景生产、经营、消费、售后服务、盆景艺术人才培养于一体,展销并重,突显平台效应。他们还与如皋国际园艺城盆景园合作,互为展示窗口,共同带动盆景产业。


拓展盆景应用形式

延伸盆景技艺、拓展盆景应用形式可以进一步扩大盆景产业链。在四川,把盆景技艺用在景观树上,从而应用到公园、道路等城市景观建设中非常普遍。如罗汉松、贴梗海棠等景观树在成都园林造景中有大量应用。以成都市的迎宾大道为例,种植了84株造型罗汉松,非常养眼。此外,成都的很多农家乐也习惯于用盆景或者造型树来提升景观档次和品位。

何相达认为,过去,人们把自然界中的景观浓缩到盆景里,现在则需要把盆景的技艺应用到景观中。四川盆景人士总结了许多蟠扎技艺来为苗木造型,干径5~15厘米的罗汉松造型树非常多,都是从小苗时就开始蟠扎的,产量很大。另外,贴梗海棠、银杏景观树也很多。这些景观树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小苗开始造型,原汁原味地体现出四川盆景的特色。另一类是在引进外来树种或者半成品的基础上,运用蟠扎技艺和注重分枝、层次的手法进行改良。

一直以来,成都地区在盆景文化的宣传上做了许多文章,很多公园专门设立了盆景园,经常举办各种盆景艺术展。如杜甫草堂盆景园展示了传统手法的树桩盆景和水旱盆景,望江公园盆景园以竹石盆景为主,离堆公园清溪园以展示盆景古桩为主,百花潭公园盆景园以山水盆景和树桩盆景为主,体现川派盆景的特色。其中,杜甫草堂连续举办了40多届红梅艺术节,使梅花和盆景文化、艺术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推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蜡梅古桩盆景的造型 盆景艺术 花世界
动辄百万、千万的罗汉松为何如此稀贵?
榆树双杆小苗怎么做盆景?
银杏怎么做盆景,这颗小苗做成盆景要几年?
意境 | 景观中的“松石配”
景观中的“松石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