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韵名胜 | 西湖十景甲天下

文/李飞
 
    武林东南都会,人文秀出,山水清丽。“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西湖之美,胜在湖山,更胜在活泼生命的姿态万千。

    西湖是自古至今中国文化阶层名副其实的“精神家园”,是各阶层人们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兴史化民,兴艺化心。慎终追远,鼎世推新。西湖的美,除本身的地埋环境之外,更有她渊源深长的历史原因。


 据考,大约2000多年前以前,西湖只是个浅海湾,与东海相通,后由于钱塘江上游和海湾三面冲刷下来的泥沙受海潮的推顶,泥沙堆积,沙嘴延伸,遂使海湾与大海分开,形成澙湖,这大约是东汉以前的事。

    后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原坐落在灵隐山下的钱塘县城,逐渐向东南凤凰山麓至钱塘江滨一带发展。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塘郡置杭州,唐时,杭州刺史李泌开凿六井,引西湖淡水入城区,解决了居民饮水之难,杭城迅速由东向北扩展,遂形成今天市区的格局。西湖在城之西,故称“西湖”。

    唐长庆二至四年(822824年),大诗人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疏六井,修钱塘湖堤(今武林门至钱塘门),建石函,蓄西湖水以利灌溉,杭城万民称颂。

    五代十国,杭州成为吴越国的国都。君王钱镠造海塘,建寺庙佛塔,刻石窟佛像,号称“东南佛国”,成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有“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宋初西湖年久失修,草与水涸,积成葑田。大文豪苏东坡两次在杭州任职,先为通判,后为知州。元祐四至六年(10891091年)苏轼在任知州时,募民浚湖,挖葑泥,筑南北长堤,既方便了交通,又装点了西湖的景色,称堤为“苏公堤”,简称“苏堤”。

    宋室南渡,建都杭州,改称临安府。皇室公卿沉溺于西湖山水,尽日歌舞,不思复土,反而陷害忠良,引为千古遗恨。同时,南宋王朝还在凤凰山一侧大兴土木,营造皇宫,又在西湖制作“御舟”。大小官吏也随之仿效,纷纷营造私家园林及画舫游艇,一时间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极尽人间奢华之能事。

    当时北方南下避乱的移民,羡慕苏杭一带的富庶繁华,于是发出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感慨,流传至今。

    南朝宗炳言“山水以形娓道”,山水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寄情所在,更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道行所在。


《西湖十景图册》

南宋,叶肖岩,绢本水墨,册页,

每册纵23.9厘米,横20.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西湖十景”源出于宋代画院的山水题名。北宋画家宋迪以画山水闻名。得意之作有: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称为“潇湘八景”。这样,以“八景”命名的山水画就风行起来。


    “西湖十景”的说法,起自南宋。西湖秀美的湖山景色,激发了文人的创作热情,他们沉醉于山水间,凭借特有的审美与情怀,从湖山美景中选取经典画面,作为西湖美景的代表,并创作了大量绘画作品。南宋画院中的画家马远、马麟、刘松年、陈清波等,总结提炼出“西湖十景”。画院待诏陈清波以画西湖全景著名,根据《绘事备考》记载,他画的西湖山水有:断桥残雪、三潭印月、雷峰夕照、春堤春晓、南屏晚钟等。这些题名,与“潇湘八景”一脉相承。这就是“西湖十景”的由来。


    西湖十景,涉及园林、寺塔、堤桥、亭台等景观元素,呈现了诗、画、景的完美统一,有“无声诗”、“有声画”的美誉。它以自然景物的差异和变化象征人的各种情感与思想,从而赋予游赏活动以超凡脱俗、富有禅意的旨趣,最终达到中国古代圣贤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诗情画意的十景名称,令人遐想的十景图画,促进了西湖文化的传播,使西湖成为海内外无数人的憧憬之地。


    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游西湖,题十景,除将“两峰插云”改为“双峰插云”,“麯院风荷”改为“曲院风荷”外,又改“雷峰夕照”为“雷峰西照”,“南屏晚钟”为“南屏晓钟”。但后两处人们仍沿用旧称,直至现在。


    杭州之美,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于晴中潋滟,雨中空濛,无论阴晴雨雪都能成诗成画。西湖之妙,在于湖裹山中,山屏湖外,湖山相得益彰。“三面云山一面城”,秀美湖山激发了中国文人无限的创作灵感,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重要题材,也是历代诗词文学的描写对象。西湖这一文化景观,将中国景观美学展现无遗,突出体现了东方文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求同的理念,成为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今天的西湖,依然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着历代诗词文献中所描述的景观元素。

2011年6月,西湖景观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唯一一处湖泊类世界文化遗产,充满了“宋韵”的“西湖十景”成为全世界游客的桃花源。


(南宋)《西湖繁胜全景图》(局部)
 

苏堤春晓
    

因苏堤而名,是以苏堤的长堤六桥、桃红柳绿为主体的跨湖古堤景观,春季垂柳初绿、桃花盛开之时,绿柳如烟、红桃如雾,成“西湖景致六吊桥,间枝杨柳间株桃”之意。

自古至今,苏堤一直被认为是观赏西湖水光山色的最佳地带。


叶肖岩《西湖十景图册》之:苏堤春晓


曲院风荷

    南宋时在金沙港西北九里松旁,乃取金沙港之水造曲以酿官酒之地,院内有莲塘,种植荷花,每当夏日之时,湖面水波粼粼,绿盖红衣、荷香、曲香随轻风徐徐飘来,暑气顿消、神清气爽,令人陶醉。南宋时谓之“曲院风荷”“曲院荷风”,元明时期曲院日废,清康熙年间移景于跨虹桥北。

叶肖岩《西湖十景图册》之:曲院荷风


平湖秋月

    南宋时期的平湖秋月位于苏堤三桥之南龙王祠,每当秋夜,亭台楼阁依湖平铺,高阁凌波,依窗临水,一色湖光万顷秋,宋人喜在此赏月饮酒,赋曲作诗,皎月悬空,湖水澄碧,水月云天,银波万顷,置身于月光笼罩之中,恍若身处月宫之上。
    明末,平湖秋月移建孤山路,景区树木葱茏,假山叠石点缀其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即今平湖秋月处,为杭州西湖观赏秋月的最佳处之一,有“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之境,令游人有“不知今夕是何年”之感。

叶肖岩《西湖十景图册》之: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

    每当大雪初霁日出映照,断桥向阳桥面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呈“雪残断桥”之景。
    此桥在宋代又名孤山桥、宝祐桥,位于西湖白堤东端,处于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点上,视野开阔,是饱览西湖南北水域景观的最佳地点。毎当雪后,环湖诸山犹如玉琢银镂般的雪景,分外妖娆,美不胜收,使伫立桥头的游人陶醉不已,而登宝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皑皑如银链横陈,让人无限神往。

叶肖岩《西湖十景图册》之:断桥残雪


花港观鱼

南宋时位于西湖西南脚大麦岭一带,当时内侍卢允升在这里营建花园别墅,引花家山溪水入内,称为卢园。因所在位置水域名花港,且别墅内凿池引水,蓄养名贵鱼类数十种,成为当时西湖的一大景观,故得题景名“花港观鱼”。


叶肖岩《西湖十景图册》之:花港观鱼


柳浪闻莺
    

位于西湖东南岸,为从涌金门至清波门的濒湖一带。南宋时期在清波门外南宋孝宗皇帝濒水所建的御苑“聚景园”中。南宋时,御花园聚景园中所种植着许多杨柳树,每年春季,翠绿的柳丝随着清风翻滚,犹如滔滔大海中的波浪,美丽的黄莺在柳树上婉转鸣叫,悦耳动听,故得题名“柳浪闻莺”。这里是欣赏三面云山,一湖秀水的绝佳去处。


叶肖岩《西湖十景图册》之:柳浪闻莺

 
三潭印月
   
“三潭”是杭州西湖景观最经典的标志。北宋苏东坡在治理疏浚西湖时,曾在湖中三潭处设立有三个小石塔,以为标志,规定塔以内,不许侵为菱荡。南宋时,人们将三塔相对集中,形成“翠台如鼎,簇簇小浮屠”“三塔亭亭引碧流”的景观,每当皓月当空,此处便出现“月光映潭,分塔为三”的奇妙景色,中秋节塔中燃灯,湖波映照,与中天明月上下辉映,诗趣盎然,人称“三潭印月”。

叶肖岩《西湖十景图册》之:三潭映月

 
双峰插云
    

南宋时称“两峰插云”,两峰指南北两高峰,南高峰在西湖西南,北高峰在西湖西北,相去十余里,双峰遥遥相对,遥相对峙,其间群山层峦叠嶂、蜿蜒盘结。南宋时西湖南高峰、北高峰峰顶各有古塔一座,每逢云雾低垂之日,峰形隐晦而塔尖分明,犹如插入云霄,远望气势非同一般,故名“两峰插云”。


叶肖岩《西湖十景图册》之:两峰插云


雷峰夕照
    

在夕照山雷峰,五代吴越国钱俶王妃在雷峰山上建塔,每当夕阳西沉,人们站在古塔朱栏内,可以观赏火红的落日,见到塔影横空、烟光山色淡溟的景象,有一种苍茫落寞的境界。

雷峰塔与民间传说“白蛇传”传说相关,因此平添了神秘色彩。
1924年9月25日下午雷峰塔倒塌,塔去影散,夕阳空照。
2002年10月23日,按雷峰塔原有的形制、体量和风貌建造的雷峰塔在原址建成。

叶肖岩《西湖十景图册》之:雷峰夕照 

 
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之名,最先见于北宋张择端的画作,西湖南岸南屏山上在五代吴越国时建有慧日永明院,南宋绍兴九年改名为净慈报恩禅寺,简称净寺或净慈寺,每当傍晚苍烟暮霭,万籁归寂之时,西湖南屏山净慈寺向晚击钟,钟声回落于峰峦、林樾,山谷皆应,余音缭绕,久久不散,将人带入“玉屏青嶂暮烟飞,绀殿钟声落翠微”的意境之中。


叶肖岩《西湖十景图册》之:南屏晚钟

李飞

南宋文化学者、文物鉴赏家、作家、视学艺术家。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艺术品鉴赏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艺术品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碑帖研究中心专家委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南宋皇城小镇艺术顾问、杭州市收藏协会高级顾问、飞鸿轩艺术馆馆长。

李飞多年来潜心研究国学及中国传统文化,并精于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收藏与鉴赏,他不仅对陶瓷、玉器、书画、古建筑、佛教造像等文物艺术品颇有研究,还对良渚文化、西湖文化、运河文化、钱塘江文化、徽州文化等学术领域有较高的造诣,已撰写出版《别让收藏玩死你》《中国东阳木雕》《中国徽州木雕》《古风今韵》《中国历代佛像收藏品鉴赏》等26本书籍。

李飞近年来以深度挖掘南宋文化遗产为己任,身体力行地倡导宋风宋韵,追求清雅高洁、恬淡自然的审美情趣,崇尚艺术的返璞归真,于简约中见精致,重温江南文人的风雅生活,成就斐然。李飞于2018年撰写出版的《南宋宝鉴--南宋文物珍品鉴赏》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南宋文物图录,于2019年撰写出版的《南宋有约》是南宋故都杭州现存南宋遗迹的珍贵历史档案,亦是文旅结合的好读本。即将出版《宋韵一一宋代生活美学》。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画中的西湖十景,真美!
宋-叶肖严《西湖十景图册》作品欣赏
叶肖岩《西湖十景图册》-南宋水墨山水画西湖十景高清大图赏析
南宋画家叶肖岩《西湖十景》赏析
宋 叶肖岩 西湖十景图册
叶肖严 西湖十景图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