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排队4小时消耗的不只是时间

“凌晨2点起来就排队”“排队4小时还办不上业务”“高龄老人跑银行五六趟都取不到现金”……这些信息近期持续在网络传播,引发热议。

近期,上海证券报记者连续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不少银行网点门口“大摆长龙”,老年人顶着烈日排队领取养老金的情况较为普遍。

自上海逐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以来,银行有限的网点服务供给与“井喷”的业务办理需求之间,出现了较大矛盾。

实事求是地说,在此期间银行从业者并非无所作为。不少银行采取了提前发放排队号码,自动延长服务时间,改善排队区域环境,提供遮阳、茶水、座椅等服务,有的银行还及时采取措施,挑选老年客户比较集中的网点延长服务至晚间……

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银行从业者的努力。但是,更深入剖析,银行业的服务是否可以更精准呢?

从客群特征看,排队人群中大部分是老年人,对智能化自助服务接受程度低、习惯使用现金及存折、爱早起等“人群画像”,应引起银行从业者的关注和思考。

获得养老金代发放资格的银行都是当地网点布局较多、资本实力雄厚的银行。“让老百姓放心”,是其拥有这样资格的基本条件。这种信任,不仅来自对其资金安全的放心,还应是对其服务能力的信任。对于银行而言,在获得养老金服务资格后,应针对老年人客群的金融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有更准确的研判,并持续优化服务体系。金融服务机构应从客群特征出发,去设计产品、响应服务,而不是要求客户来适应机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能让“以客户为中心”只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将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否则,久而久之,在漫长的排队等待中,客户对这家银行服务质量的信任就会消磨殆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社会发展的视角看,当前中国老龄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2020年,在上海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581.55万,占23.4%;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533.49万、占36.1%。面对社会的变迁,人类生命周期的变化,银行业亟待提升适老化服务能力。

2021年3月底,银保监会出台改进金融适老化服务政策,推动银行保险机构从老年消费者需求出发,优化传统服务和智能化服务。在各方推动下,银行业也在持续优化适老化服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此次广受关注的排队问题,给银行业的适老化服务进行了一场压力测试,也为下一步改进服务质量提出了要求。同时,通过银行的服务窗口,或许也能折射出其他服务行业的不足之处。不管是哪种场景,我们都由衷希望,老人排队的“盛况”不再。

◎记者 颜剑

来源: 上海证券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银行大厅办业务人越来越少,发薪日却排长队,背后反映什么现象?
工商银行称只接待30万元以上存款客户 有悖银行公共性~~
四家破产倒闭、千家网点关停,银行业如何抢滩银发经济、破局创新?
数字时代的银行网点
智慧养老【2345】老年人金融需求如何满足
客户全面老龄化,银行业该如何面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