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官员当中的那些治盗高手:小小一计,盗贼绝迹

社会治安管理是维护百姓生活平安幸福,社会和谐的一种重要手段,不同于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科技加成以及智慧管理技术帮助维护治理,古人更多的凭借官员的个人智慧来处理问题,有时候能力出众者,往往一个小计谋,就能起到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我国古代官员中那些治盗高手。

西汉京兆尹张敞

张敞是西汉有名的大臣,不但为政清廉,治盗厉害,还是历史上有名的好男人,四大风流韵事之张敞画眉,韩寿偷香,相如窃玉,沈约瘦腰中的张敞画眉的主人翁正是此人。

汉宣帝时期,曾经有一段时间,京城长安的治安特别差,偷盗事件层出不穷,负责长安地区的京兆尹一职几度换人,都不称职。宣帝召见张敞,问以治禁之策,张敞充满信心地答应能办好此事。于是宣帝就下诏调张敞为京兆尹。

张敞到任后,先是暗中私行察访,向长安一些老年人询问以及一些市井有名的场所暗访,终于查出盗首原来是几个家境很富裕,外出时还有童仆跟随的人。街坊邻居们谁也想不到他们竟是盗首,平时还以忠厚长者相待。

张敞察知后,不动声色,派人分头暗中将几个盗首带到府衙中,一一列举了他们所犯的罪行,盗贼们见此状况,自知罪恶难逃,纷纷表示服罪。张敞说:“只要你们将其他盗贼全部交出,我就让你们戴罪立功,既往不咎。这些盗贼平时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听说这事都表示愿意配合,张敞说:”我会补给你们吏职,你们再以此邀约他们,我们再暗中联络。”

于是这些盗首回家后,设宴欢庆,遍邀同伙入饮。那些窃贼不知是计,一齐赶去赴宴祝贺,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盗首按照在张敞府拟定好的计谋,乘机将每个盗贼后背都涂上红色,好让守候在门外的捕役辨认。盗贼们饮罢辞出,即被捕役一一捉拿。这一下就捕捉数百名盗贼。从此,长安市内社会秩序焕然一新,偷盗事件几乎绝迹。

南朝吴兴太守王敬则

吴兴郡当时的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自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经济中心也开始南移,当时这里经济活跃,百姓生活比较富庶,自然也就容易滋生盗贼。盗贼们日夜出没,偷盗行为屡禁不止。

王敬则来这里当太守的时候,下决心要禁绝偷盗现象,并想出一个奇招:他抓来一个小偷,并且把他的亲属都召集来,当着他们的面鞭打了一顿,然后让他天天拿着扫帚到街上打扫马路,不能怠废。后来王敬则又宣布:允许小偷“轮岗”,可以举报以前的同伙,来代替代自己扫马路。此事一经传开,当地的其他盗贼深怕被举报出来,都远远地逃走了,治安情况随之大为好转。

唐西川节度使崔安潜

唐代,西川即今我国四川地区,那里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治安混乱、盗贼猖獗,居民常常受到侵扰。前几任到任官员治匪不力,百姓怨声载道。

西川节度使崔安潜到任后不追究盗贼,蜀中人都感到奇怪。崔安潜说:'西川盗贼众多,历来悠久,如果要细细追究起来恐怕会牵连很多人,而且进行大规模的搜捕吃力而难有效果。我已经思得一妙招。'

过了两日,崔安潜从公款里拿出钱一千五百缗,分别放置于成都蚕市、药市、七宝市等三市,在市上张榜,称:'有能告发并逮捕一个盗贼者,赏钱五百缗(一千文为一缗)。如果同伙告捕,则免其罪,赏钱和一般人一样多。'不久,就有人送来了一个盗贼。盗贼很不服气地向捕捉他的人嚷道:“你和我一同为盗十七年,赃物都平分,你怎么能捉我呢?”

崔安潜对盗贼说:'你既然知道我有榜,为何不将你的同伙逮捕送来,如果你这样做,他就该处死,你就该受到奖赏了。现在你既然被他告发,还有什么话好说!'于是立即给捕贼的人赏钱,让盗贼看见,然后将盗贼押到市上处死。

于是盗贼们与其伙伴们相互猜疑,竟然在一夜之间纷纷散逃出境,从此西川境内竟无一人为盗。

北宋李常治齐州

李常,北宋年间进士,与苏轼,王安石交好,是黄庭坚的亲舅舅,黄庭坚曾云:'长我教我,实惟舅氏',官拜吏部侍郎,户部尚书,还曾开过一家私人公共图书馆,藏书有两万余卷,时人称李氏山房,有文集诗集留于世。

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向多盗贼,李常到任后严加治理,但是仍然屡禁不止。有一次,一名狡猾的惯犯落网,李常发现他可以利用,便在他的脸上刺字编入军队,分在自己帐下听差。李常询问齐州盗贼大量被捕却屡禁不止的原因,那个盗贼回答说:“这是因为州上的富裕人家为他们作掩护的缘故。”李常说:“我有办法了!”于是,便下令凡是窝藏盗贼的人家被发现后,一律拆除房子。这招见招拆招一出果然效果显著,没过多久,盗贼就绝迹了。

参考资料《汉书.张敞传》《容斋随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盗贼与官府勾结猖獗一时,官员想出一计,不费一兵盗贼一个不剩
利益重赏,挑拨相互检举,信任崩塌,相互猜疑,人人畏惧,不敢闹事
《资治通鉴》笔记(十一)
晚唐时四川盗贼横行,此人使出一狠招,盗贼绝迹
古代官员中的治盗高手
【国学典籍】《容斋随笔》卷十六---治盗法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