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弱点!会成为终结新冠病毒的契机吗?
userphoto

2023.01.17 江苏

关注

本文仅为科普最新科研进展,无任何治疗建议,如需获得诊疗建议,请及时就医。

新冠病毒肆虐地球三年,人类为之付出惨痛代价,所有人都迫切希望新冠病毒能够终结,作为人类知识边界的科学家也为此付出了长足的努力。最新的研究发现了新冠病毒的“弱点”,这是否能成为我们战胜新冠病毒的契机(文末附有部分专业名词释义)

2023年1月11日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最新工作,发现了nsp6蛋白是奥密克戎毒株毒力下降的原因。奥密克戎成为了目前的主要流行毒株,虽然其传播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都强,但是相比原始株,它的毒性大大减弱,而奥密克戎相比于原始株,刺突蛋白上存在着多个突变,这也是为什么在此之前一直把关注点放在刺突蛋白上。这个逻辑也很好理解,与原始株传播力和致病力不同,那肯定是某个“部位”变了导致的。

在这篇工作中,研究人员就设想有没有可能研究方向不对?或许并不是刺突蛋白影响了奥密克戎产生这样的变化?

那么首先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研究人员将奥密克戎的刺突蛋白替换在了原始株上,假如我们把刺突蛋白比作新冠病毒的剑,他们就是让原始株拿上了奥密克戎的剑,令人意外的是拿着奥密克戎剑的原始株依然保持了较高的致死率,用奥密克戎(Omicron)、奥密克戎-原始株嵌合体(拿着奥密克戎剑的原始株, Omi-S)和原始株(WT)分别感染小鼠,小鼠的致死率分别是0%、80%和100%。

如果奥密克戎刺突蛋白上的突变是它致病率降低的原因,那按理来说嵌合体(Omi-S)就不应该还能保持这么高的致死率。

那就意味着,并非是刺突蛋白决定了其致病能力。

那这就有意思了,究竟是哪部分的突变直接导致了奥密克戎致病能力降低呢?研究人员就将这些蛋白挨个与原始株做成嵌合体。结果如下图,nsp6这个蛋白就浮上了水面,奥密克戎的nsp6装在原始株上,这样的嵌合体致病能力变得与奥密克戎相当!这也就意味着是奥密克戎上nsp6的突变直接导致了奥密克戎致病能力减弱。

以上是这篇工作的最精华的新发现,那这个发现意味着什么呢?

到目前,奥密克戎的致病能力虽然变弱了,但还不是弱到可以忽略不计,那如果我们再人为地针对nsp6去进行干预,让他在细胞里功能变得更弱呢?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发现了新冠病毒的弱点了?

写在最后,做最新科研进展分享的这段时间,感触颇深。病毒从爆发到现在也仅仅过去三年,三年时间我们对它从一无所知到现在疫苗、药物相继开发,这其中作为人类知识边界的科学家付出了长足的努力,诚然我们现在对它还不够完全了解,也无法预测它的变化,但也请尊重科学家和他们的成果。虽然很多最新的发现到实际应用还有段距离,以这篇文章的发现来说,在此之前没有人关注nsp6这个蛋白,更别提相关的药物开发。但是也正是这些基础研究的发现推动了后续疫苗、药物的开发进程,虽然不能说这个发现一定能成为解决新冠问题的最终方案,但是起码是个希望。作为普通人,没有办法推动这些科研的进展,但起码在过程中了解研究人员做过的诸多尝试,在未来彻底解决新冠问题的时候,也能知道这一天有多么的来之不易。

部分专业名词释义:

刺突蛋白:新冠病毒上与人受体ace2蛋白相结合的蛋白,也是新冠病毒进入细胞的“工具”。

嵌合体:两种不同来源的遗传物质进行拼接后,组装成的新物种或大分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Nature:发现新冠病毒的致命弱点!奥密克戎已成强弩之末?
美国发现奥密克戎毒性变弱的真正原因,人类有望彻底消灭新冠病毒
Nature:重磅!找到新冠病毒的弱点,消灭新冠新途径
Nature今日最新论文:找到新冠病毒Omicron的弱点!
疫苗研究人员承认犯大错!刺突蛋白是致病的毒素!WHO这样说…
XBB毒株致病性或更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团队发现,XBB获得了一种新的低细胞致死率突变,与其他奥密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