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术】陈辉老师广彩瓷器考疑综述

能把世界的财富集中到中国来,我们曾经做到过,清朝是中国最富裕乃至世界最富裕的王朝。

道光以前的一百四十年间,从欧洲流入我国的白银则当在8000万两以上,加上菲律宾和日本等地的白银,则有三亿两之多。白银就是世界的财富的度量衡,白银就是购买力。我们靠什么把白银赚到中国,还不是因为有了瓷器、丝绸和茶叶。




瓷器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工业产品,瓷器因中国而生,中国因瓷器而富裕。

说到瓷器可以赚钱,可以大量出口,可以获得欧洲贵族的赞誉,就离不开广彩瓷,广彩瓷的地位,其实有点像今天的民藏,明明为国家做了这么大的贡献,却被轻视。幸亏广彩瓷没有断代,今天它的传人还在为了振兴广彩而努力着。



我作为局外人去谈广彩,完全是班门弄斧,不自量力了。如有冒犯,请大家批评指正。




上一篇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开了海禁,先后于二十三至二十五年间设立闽、粤、江、浙四海关,分别管理对外贸易事务。

康熙年间的开海,是全方位的开海,不但东西两洋,而且一向严禁的赴日贸易也在开放范围之内,较之明代隆庆年间开始的局部开海范围和作用都要大的多。

但是,仅仅过了三十多年,全面开海的政策就开始收缩,面对日益严重的'海寇'活动和西方势力在东亚海域的潜在威胁,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十月二十五日,康熙召见大臣,提出禁海问题,次年,规定拟定,正式实行禁海,这就是南洋禁海令。



(注解:这三十年的贸易瓷器,大都属于景德镇制造的典型康熙风格的瓷器。我们在海外看到数量众多的青花、五彩、三彩的康熙瓷器,有款和没有款,都是这个时期的产品,也就不奇怪了。这个时候,广彩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直到乾隆只留下广州一个口岸以后,广彩瓷器才真正开始发力,一直影响到民国。)





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在大臣的反复奏请下,同意废除南洋禁海令,随即开放了粤、闽、江、浙四口通商口岸。

但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于一个英国商人的捣乱,清高宗下令关闭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广州一地通商,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许多禁令,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闭关政策。

闭关的原因我们不去讨论,我们说的是广彩瓷器,有了广州口岸这个特殊的优势,我们很容易理解广彩瓷器为什么可以做到一枝独大。




这一政策最多只是给外国商人造成一些不方便而已,并没有影响贸易额。相反,即便只有广州一个口岸,海外贸易额依然大幅上升。

从康熙24年(1685年)到乾隆只留下广州一个口岸的1757年,72年间,到中国贸易的欧、美各国商船有312艘。

乾隆关闭三个口岸后,从1758年至1838年鸦片战争前夕,80年间,到达广州海关贸易的商船共5107艘,是开放4个口岸年代的16倍。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清廷又将茶叶作为禁止出口的货物之一。看到这些外因,我们已经很明晰的看到,广彩必然获得一个大发展的机遇。

故此说:广彩瓷始于康熙,雍正已具广彩风貌,成熟于乾隆。


广彩是广州地区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亦称“广东彩”、“广州织金彩瓷”。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广彩,曾经风靡海外,是中国主要的外销瓷品种之一,著名的“外贸货”。



 

据考证,18世纪以前,也就是康熙当皇帝那会,外销瓷器基本上由景德镇和德化两地提供。进入18世纪,乾隆接过皇帝玉玺以后,得益于港口的便利,广州承接了外销彩瓷的烧造任务。欧洲各国的东印度公司商船一般每年冬季从欧洲起航,大约第二年农历十月以前抵达广州。


期间等待十三行商人为其销售所带的货物,并配齐将要运回欧洲的中国货。广州十三行的瓷器商人需要立即根据外商的订单,将手中库存白瓷胎批量加工成彩瓷,赶在12月至来年3月及时交付全部成品,以便欧洲商船能够随着新的季风到来时及时起航。


   



十三行是从康熙年间设立的具有半官半商性质的商贸垄断组织,清政府闭关以后,垄断了对外贸易,只设广州一个口岸,均有十三行进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十三行垄断对外贸易的制度被废除,粤海关开始直接插手外贸管理,中国的海关被外国人把持,也就出现了一系列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欧洲商船大约七八月回到欧洲,整个航程约耗时一年半,航行60000多公里。广州瓷画师根据欧洲客商提供的样稿,完成彩画和烧造的工序,并交付给外商,这就是初创时期的广彩烧造。



广彩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特点,以及他的发展,明天继续探讨。以便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广彩有如此的能耐,它可以有最好瓷胎,最好的色料,最好的工匠。广彩不是官窑,却胜似官窑的民窑产品,成为那个时代中国最响亮的软实力-中国制造。


我为什么要重彩浓墨的描写广彩,一是看到广彩,就想到出口外销,外销带来的经济强盛;二是看到广彩,就看到了花开满园,富丽堂皇,一派南国风光。热闹的确是个迷人的画面,可以给全世界带来享受。三是可以”上下“探索四百年的历史,”左右“迷恋清代的瓷器发展,从”点“看”面“,一窥清代历史的全貌。快哉、快哉。




“广彩”始于清代康熙晚期,在三彩、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各种彩瓷艺术的影响下脱颖而出,盛于乾隆、嘉庆,流传至今。

康熙皇帝对于瓷器的研究,令人称赞。他这六十年,瓷器制作,花样翻新,推陈出新,不拘一格。还是来源中华文化的启蒙,然后放开手脚大胆的去创作吧!





让我们去总结清三代的艺术成就,动动嘴是很轻松愉快,可是瓷器对于人类的贡献无法用笔墨形容。只能用个人”理解“这个词来定一个意:康熙瓷“创新大胆,不拘一格“(大气);雍正瓷“妙笔生辉,艺术高超”(超脱);乾隆瓷“奇工技巧,豪放繁复”(潇洒) 。


有了三代皇帝打下的瓷器制造基础,把广彩瓷始于康熙,雍正初具广彩风貌,成熟于乾隆时期,直至完美。



 

“广彩”瓷的大发展首先得益于广州作为当时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所具有的独特条件,可以让广彩远销西欧,得到各国皇家、贵族等上层人士的赏识,成为必备的装饰与日常用瓷。


这些深受欧洲皇室贵族喜欢的广彩瓷器,以色彩艳丽、构图严谨、绘工精细著称;利用各种颜色和金银水进行钩、描、织、填,宛如无数金银彩丝织于白玉之上,显得光彩夺目、富丽堂皇。


一首诗十分形象地总结为:“彩笔为针,丹青作线,纵横交织针针见,何须锦缎绣春图,春花飞上银瓷面。”中国文字的魅力太强了,几个字一串,就像一幅画展现在眼前,着实迷人。




如果把”广彩“当作近现代艺术的一朵奇葩,研究他的发展历程,剖析他的脉络,我们可以纵向看到四百年的兴衰,横向看瓷器对全世界文化的影响。通过比较学习,先享受这个过程,再来欣赏其艺术性和文化魅力,就感觉到每件艺术品都饱含着创造者的思想和艰辛。


我们今天看到的每一件古代艺术品,都是应运而生,都是一部活生生的古代科技发展史,我们只看重他的价值,远远不够,我们要懂得历史,懂得劳动,也就懂得尊重我们今天伟大的劳动创造了。



从西方的观念看,首先要尊重劳动,只有劳动才能真正创造财富。中国靠瓷器,靠劳动创造的财富是真财富,获得全世界的赞扬也是实至名归。


昨天终于听到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发出的真音,靠发行钞票,不能真富裕,房产泡沫也不是真财富,只有劳动种下的每一颗粮食,才是真财富。国家开始重用这些清醒的经济学家,经济发展也就高枕无忧了。




看看广彩的发展,也就清楚了发展经济的重要性了。

1、广彩的初烧阶段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除海禁,外国商船随之增多,外国人崇拜华瓷,在广州采购货物或来样加工,因而促进了广彩瓷器的生产和发展。康熙中晚期至雍正早期,是广彩的初创阶段。师傅、颜料、素瓷都来自景德镇,依景德镇彩瓷纹样或来样加工,广彩的特色不太明显,国内流传下来的实物很少,即使见到了也不以为是广彩。

雍正广彩人物纹盘,色彩艳丽,是广彩早期精品之—。



2.特色初具的形成阶段

约在乾隆、嘉庆时期,广彩瓷已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得到社会上的承认,“广窑仿洋瓷烧者,甚绚彩华丽”的基本特征已有记载,采用西洋红、鹤春色、茄色、粉绿等,使广彩瓷像换新装一样,多姿多彩。在画面上除参考传统绘画外,仿造西洋画法或按来样加工已逐渐成为广彩特有的制作风格。

如:乾隆广彩人物纹八棱形盘为该时期精美作品之一。




广彩墨彩描金耶稣受难图盘(清.乾隆)。耶稣系列的内容是清代外销瓷中宗教题材较常见的纹饰。



3.绚彩华丽的成熟阶段

清道光至光绪时期,广彩达到了成熟阶段,它既吸收了传统工艺,亦吸收欧美的艺术精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特点是绚彩华丽、金碧辉煌、构图丰满、繁而不乱。颜料从初期的几种增加到十几种,花式设计从零碎、分散、独立的纹样组合,逐渐完整起来,如“织金人物羽毛”、“散花花雀”等构图的批量或整套生产。


 嘉庆广彩人物纹章酱汁盖盆连托碟。本套餐具的主人是前东印度公司贸易船船长James Sandilands,他1806结婚,此套餐具可能是为了这个场合定制的。



同治广彩开光人物方口双耳瓶一对(清.同治)。肩部绘了花鸟纹作为装饰,腹部绘了人物图。为该时期典型器物之一。




4.文人画家与广彩

清末至民国初年,广彩瓷器由于知识界和画家的参与,使之创新并出现一批新彩绘组织,如广东博物商会、羊城、芳村、化观瓷画室等铭款。岭南画派的创始人知名画家高剑父、陈树人等创办的广东博物商会,在广州河南宝岗附近的宝贤大街的一间旧式大屋内,开设了绘画和彩瓷艺术室,后又合股建立了“广东博物商会”,他们一面从事彩瓷的研究和生产,一面从事革命活动。先看看岭南画派创始人高高剑父的画作,再讨论晚清的广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熙定的“四口通商”,乾隆为何改为“一口通商”?
清朝为何拒绝英国商船在宁波进行贸易?
清朝禁海令始末,封闭国门一时爽,过后才知是灾殃
1832年,胡夏米“发现”上海
广州一口通商与洪任辉事件
一个洋人要进京,找乾隆皇帝告御状,结果很悲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