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业公司“夸张的估值”是咋算的?

成立没几年,上亿美元的融资,估值从0一下变成了上十亿美元的独角兽。创业公司的天价估值层出不穷,融资的数字也时常让我们看不懂。

以现在最火的共享单车领域为例。

根据创始人的公开表态,ofo 6月份最新融资的估值为30亿美元;而3月份该公司D轮融资估值才10亿美元。再往前推,2016年4月份这家公司的估值仅仅1亿人民币。

也就是说,有一股神秘的力量,让投资者对共享单车这一尚未盈利的商业模式估值,在短短一年多中翻了200多倍。

“说好的资本寒冬呢?”

“说好的回归理性呢?”

那么,创业公司上亿美元的融资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

我们先看看教科书上的算法:

Pot(t)=Pop(t)×Tek(t)×Awr(t)×Avl(t)×Buy(t)

其中:

Pot(t) = t时点的市场潜力(潜在购买者人数)

Pop(t)=选定的市场区域在t时点之人口基数

Tek(t)= t时点的科技实现程度

Awr(t)=潜在购买者中知晓产品的情形

Avl(t)=产品的可接收性

Buy(t)=潜在购买者在t时点购买的意愿

如果用人话来解释,大概就是今天我要开一家麻辣烫,如何估算我这家店值多少钱呢?

这取决于:1、每天经过我店门的人流,2、我家麻辣烫比别人家好吃的程度,3、路人甲乙丙需要多少时间知道我的麻辣烫好吃,4、能接受吃麻辣烫的人的百分比(有些人天生不喜欢吃辣)以及5、上述知道我麻辣烫好吃并且刚好路过还要能吃麻辣烫的潜在消费者中,实际会购买我家麻辣烫的人数比例。

当然,实际中的估值计算肯定不会如此“教科书”。企业的价值,最终来源于其创造的利润。

我们先来看看在第八集中,孙顺喜说的这句话:

“今天在B轮,我们还没有办法用简单的财务数据、用我们的利润去算这个倍数。”

孙顺喜的话其实道出了估值的核心:利润

所有的估值逻辑,其实都绕不开“利润”二字。即使短期内不考察企业的盈利状况,也是因为对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有足够的信心。

比较粗暴的估值方式,就是根据企业所处行业内近期发生的投资案例,以及比对标企业,估算大概的PE估值(即以你公司最近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净利润为基础,乘于一定的倍数,得到公司的估值。例如:某企业2015年的净利润为5000万,行业平均PE倍数约为10倍,则这家企业的估值可以达到5亿元。)

尽管有着各种依据佐证,但公司估值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种科学。公司估值一般会参照以下两个因素:

看风险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最重要的风险因素是公司的规模。根据被估值的公司处在哪一个阶段,投资人会因为这其中巨大的风险差异而要求不同的回报率。

Airbnb 来说,他们的 A 轮融资只有七百万美元,刚刚结束的 D 轮则是接近五亿美元,公司的估值也一路水涨船高到一百亿美元。这其中的差别不仅仅是他们的收入或商业模式,也源于他们终于跨越了风险重重的种子阶段到相对稳定的扩展和成熟期,毕竟“十个初创企业有九个失败”。

看行业

行业决定了天花板。拿北美的第二大叫车服务软件Lyft来说,D轮后的估值是7亿美元。而同样是叫车服务,UberD轮后身价是180亿。下一次 Lyft 融资时恐怕会首先用Uber的价格来讨价还价。

竞争对手的估值很多时候也反映了这个行业的热度,Instagram 10 亿美元的收购价直接带火了国内的图片社交类应用,个个价值不菲。

总的来说,投资是一个搏概率的过程,企业在上市以前,所有的估值都是虚的。事实上,许多投资人在心里暗暗给公司估算价钱的过程,其实和拍脑袋也相去不远。尽管有各种看起来复杂的模型和数字做佐证,但就像之前所说的:这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种科学。下一次你看到太过夸张的投资数额,其实可以放心地说:人傻钱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融资时,如何给自己的公司估值
融资过程评估企业价值的五种方法
投资中的估值
5分钟了解企业如何估值!
融资怎么估值?
如何把潜在客户转化为购买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