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把效率提高到4倍、老板和员工共赢的“秘诀”,你也学得会!


不仅组织希望能提高效率,家庭和个人也需要高效率。只有高效,才能有更多的休闲时间享受生活。因此,人人都需要重视效率问题。


大家都知道,要想卖得好,最好能质量好、价格低。但是,如果没有成本优势而只是一味拼价格,大家都光着胳膊拼刺刀,那基本上无异于自杀。


低成本和高效率是一对孪生姐妹,高效率往往能带来低成本。


怎样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其实在105年以前,就有一个人给出了答案。


我们先快速浏览一下他富有传奇色彩、中间跌宕起伏、最终牛叉闪闪的一生。


一、传奇的人生经历


他出身于富有的律师家庭,但没成为纨绔子弟;


他考上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却因为眼睛不好而辍学;


他天资出众,却愿意从机械厂学徒干起,并且一干就是三年;


他的人生本来是这样的:


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律师精英


但实际上却是这样开始的:


机械厂学徒工


他身处脏兮兮的车间,却不妨碍他“从机床开始研究管理”;


他工作卑微,但“金子迟早要发光”,六年后就成了工厂总工;


他本可以在总工职位上安逸安逸,却转到纸板厂担任总经理;


他享受管理工作,却蔑视只对“赚快钱”感兴趣的投资者;


他已经成功,却又开咨询先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管理顾问;


他被人威胁要弄死他,却毫不畏惧、坚定不移推动管理实验;


他公务繁忙,却笔耕不辍,著作颇丰。39岁发表《计件工资》,47岁发表《工厂管理》。55岁时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


《计件工资》


《车间管理》


《科学管理原理》


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但人生之路仍不太平。


他的理论成效显著,却被工会反对,被国会发文禁止;


更搞笑的是,虽然工会起初猛烈批评,但美国总工会最后还是不得不承认:他的理论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社会发展具有巨大价值!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这样评价他:“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无论在哪里都很适用:生产力因为她而成倍增长,工人的实际收入猛增,工作时间缩短,体力和精神压力减小”。


《西方管理思想史》评述道:“科学管理思想的建立,使得管理从此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财富》杂志这样肯定他:“泰勒的影响无处不在。他的思想决定了麦当劳餐厅对厨师翻烤汉堡包数量的期望,也决定了电话公司希望接线员能接通多少个电话。”


正是他的《科学管理原理》,才使得管理从依靠经验变为科学,成为管理史上划时代的一座丰碑,是创始人和管理者不可不学的经典。


他就是“科学管理之父”、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前主席弗雷德里克·泰勒。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1856-1915)


二、他怎样使效率提升到4倍


早在由一个工人被提升为工头以后,泰勒就开始分析企业管理中的问题,也就是工人工作效率低下、“磨洋工”、老板和员工对立的现象特别严重。


他对原因做了三点总结:


1)工人认识的问题。工人们认为,如果自己加快工作速度,会抢其他工人的“饭碗”;


2)管理者的问题。如果工人们每天做出了更多的东西,管理者就会把计件工资率降低。比如,之前做一件可以拿一毛钱,后面做一件只能拿八分钱;


3)工人的工作传统问题。工人们还是依靠代代相传、口口相传的经验来工作,效率很低。


泰勒分析之后认为,主要责任在管理层。如果管理层能够适当地确定定额标准和激励措施,就可以减少怠工。要想真正杜绝“磨洋工”现象,关键在于为每项工作确定公正的标准,也就是确定“合理的工作量”。


为了找到合理的工作量,泰勒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第一个实验,是在伯利恒钢铁厂货场进行的搬运铁块实验,后来也成了科学管理史上最重要的实验。


在当时,工人的工作就是把货场里的原材料搬到车上去,并且按天算工资,每天工资为1.15美元。奖励措施一般是口头赞扬,最高奖励就是把搬运工人调到车间里面去做等级工,拿的工资略微高一点;惩罚措施就是开除。从生产能力上看,工人平均每天能够搬运12~13吨铁块。


泰勒实验的第一步是科学的挑选工人。最后挑了一个身材矮小、把钱看得比较重的人,名字叫做施密特。泰勒要求施密特按实验内容开始干活,每天工资可以提高到1.85美元。实验内容是确定以下五个步骤的最佳方法,以及每一步骤所需要的时间:


1)从货场把生铁搬起来;


2)扛着搬起来的铁块在平地上走每一英尺;


3)扛着铁块沿着跳板走上车厢走每一步;


4)把生铁扔下或放在堆上;


5)空手回到原来的地方走每一英尺。


统计发现,通过科学划分包括动作在内的各种工作要素、研究最佳做法并确定时间,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人进行训练,并且把劳动时间与休息时间很好地搭配起来,让工人劳逸结合,工人的工作量平均每天可以提高到47吨,差不多是之前12-13吨的四倍!



经计算发现,铁块在肩膀上的时间只占工作时间的42%,员工也不不容易疲劳。


泰勒也说到做到,采用了刺激性计件工资制,只要工人每天达到47吨工作量标准后,工资就增加到了1.85美元,比之前的1.15美元提高了61%,员工和老板都收益较多,都很开心。


泰勒把这项实验归结成4个步骤:


第一步、精心挑选工人;


第二步、引导工人,让工人知道,按照新方法做,对他不但没有坏处,反而有好处;


第三步、对方发进行研究、优化,对工人进行培训,帮助他们能够运用新方法达到新的工作量要求;


第四步、按新的、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结果会节省体力。


生产效率提高到接近原来的四倍,使泰勒非常兴奋,也更加坚信:即使是搬铁块这种最普遍、“傻傻的”工作,也蕴藏着巨大的改进潜力,科学管理大有可为!


三、效率高为什么能让老板和员工“共赢”


泰勒的科学管理让人们看到,同时满足员工的高薪水和产品低成本是可能的;对员工的宽容也可以使老板赚钱,而不是只知道通过压低工人工资来获取最大利润。


为了说明科学管理如何让员工和老板同时实现财富增值,泰勒举了一个生产鞋子的例子。当一个人单独做鞋子的时候,只有他的劳动率达到最高时,才会实现财富的最大化。这种情况在两人合作时也很明显。一个老板雇了一个工人,两人一起做鞋子,如果技巧都比较娴熟,每天能够生产两双鞋子,而他们的竞争对手和他的工人每天只能生产一双鞋子。那么,结果很明显,当鞋子卖掉以后,生产效率高的老板所获得的利润比竞争对手要多,工人的工资也会比竞争对手工人的工资高。


当情况扩展到一家大企业时,道理是一样的。在相同时间内,在同样的条件下,某家工厂的员工和机器必须比竞争对手生产出更多的鞋子,不然的话,就不能给自己的员工支付更多的工资。总之,只有当企业的人工和机器的生产率达到最大时,才能实现财富最大化。泰勒统计结果表明,当时采用了科学管理的公司,其员工的工资比竞争对手高出了30%〜100%。


即使是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老板和员工之间,似乎也有对立关系。有些老板觉得员工“磨洋工”,出工不出力,干不出像样的、令自己很满意的活儿;而员工觉得老板在剥削自己,给的工资不高还要求这要求那,还要自己那么卖力,“想的倒美”!老板想让员工多干活,员工则能少干就绝不多干,只要表面上应付得过去就万事大吉。结果,到年底了,老板赚不到什么钱甚至亏本,员工也只能拿点干巴巴的不多的薪水回家过年,回家以后双方还都不太受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待见。


大家不要笑,这就是当今很多企业的真实写照--双输!


从现实利益的角度看,员工最在意的是什么?并不是干活偷懒,而是年底能多拿些钱回家。“出门为了求财”,反正都是一年,辛苦一点也无所谓,只要一年存下来的钱多一些就行,要求就是这么简单、朴素。


每家公司、每个员工都削尖脑袋想赚钱,但问题是,怎样才能赚到呢?


获得利润的道路千万条,其中有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实行科学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实际上,科学管理中的优化、固化工作方法,不仅能提高效率,也能使操作符合质量标准、人人遵守相同质量标准而提高产品质量。



管理中存在着很多浪费,浪费的每一分钱都是纯利润。假如公司的净利润率是10%,通过管理上节约100万元,其作用相当于销售人员求爷爷告奶奶、餐风露宿、辛辛苦苦再卖1000万元的产品。而能在管理上节省100万元,还说明在管理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这相当于是企业练好的内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后还会让企业持续受益的。浪费的钱,老板拿不到,员工也拿不到,因此,要消除浪费,把浪费转化成等额的净利润,让公司有钱可赚,这样老板和员工才有钱可分,同时实现大家利益最大化。科学管理就是消除浪费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这也是绝大多数老板和员工都不知道的“共赢”秘诀。


四、怎样才能让高效、共赢的“秘诀”落地


根据泰勒的原理和做法,结合自己在管理科学领域积累的22年经验,我总结出,让高效共赢的“秘诀”落地的“四个要”。


1、工作要科学优化


经验虽然重要,但本身不一定是最好的,并且难以复制。只有科学,才能“再现”、复制,其他人才学得会。


我经常同企业家们分享我思考后得出的观点:


1)凡是会重复20次以上的事情,必须先研究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无论是单位的事,还是家里的事,都要研究。


2)照葫芦画瓢,葫芦一定要选对,否则都是低水平的重复,越画越糟。



所以,一定要科学划分工作要素,优化工作方法,达到当前条件下的最优。要找出能更简单、更快捷、更出色地完成工作的方法。


2、方法要固化落地


再好的方法,如果不能固化、形成可日常执行的标准,那也是白忙乎一场。


因此,一定要让最优的工作方法固化、落地。



3、员工要精心选育


经过优化、标准化之后的工作方法,最终是要靠员工执行的。


要从源头把关,选好合适的员工,并作为人才精心培育。以便使每个人都能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天赋,以最快的速度、用最高的效率从事适合他的等级最高的工作。


人才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


4、责任要合作担当


提高效率,人人有责。


管理者和员工要承担起各自的责任、责权对等,并团队协作,共同努力,不断改进。如此,效率提升只是水到渠成的事,因为,“群众力量大”,并且“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

 

五、结语


不管是公司管理,还是家庭生活、个人管理;不管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要求质量好、效率高。否则,公司难以发展,个人事业难有成就,生活也难以过得放松、惬意,即使休闲也不能心安理得。


对于经常重复的事情,一定要研究最佳方法,并形成标准、坚定执行并一以贯之。刚开始可能还不太适应,但是,一旦坚持21次左右、形成了习惯、适应了新的科学做法以后,就比较自然、舒服了。原因很简单:习惯的力量是可怕的也是自然的!


效率低,本质上就是资源浪费。通过科学管理,浪费消除了,纯利润就多了。多出来的纯利润,一部分分给工人,提高劳动报酬,员工积极性明显提高;一部分留给公司。公司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平台就越来越好,员工得到更好的培养,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工作也越来越有保障,可以担当的职责也越来越大。老板和员工也能长期共赢。



对工作方法不断优化、固化、坚定执行并形成习惯,这就是提高效率、消除浪费、多方共赢的不是秘诀的“秘诀”!方法你也学得会,关键是马上行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98.管理学上的两次著名实验:从泰勒实验到霍桑实验,你得到什么启示?
计件制下的员工满意度
搬铁块试验
人性化管理与机械化管理
陈春花:我读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管理百年》| 丁雨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