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谈职场:老板没有待之以礼,就走人吧!

在《论语.八佾》中,定公曾问孔子君臣的互动关系是怎样的:「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这个君臣关系呢,对应到现代可以想像是职场的上下关系,毕竟君臣关系也就是古代的职场关系。过去我们讲到传统的君臣关系,好像都是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都说这种观念是儒家的工作伦理,认为既然拿人家的薪水就要帮人家办事。但你看孔子实际上是怎么说的?

孔子说的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上位的人对下位的人如果有了该有的礼,臣子便会对他尽忠。这里的尽忠不是说要替老板卖命,而是尽到自己最大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朱熹注解”忠“的时候,会说是”尽己之谓忠“,是很大的差别。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论语.卫灵公》)

卫灵公曾问孔子打仗布阵的方法,结果孔子说有关礼节的事情,他有学过,但关于军旅的事情他没有学过。

你想,孔子真的没学过吗?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有一次冉有与齐国打仗打得很好,季康子就问他,你是跟谁学的啊?冉有说自己的本领就是跟孔子学的。所以,他是真的没学过?还是不希望教卫灵公打仗之事?孔子到卫国的时候本来想大有作为、大展身手,但卫灵公不太搭理他,也或许他认为卫灵公只想打仗,那对不起,打仗的事我没学过。

如果孔子的思想真的是下面的人要听上面的,那他当时应该要马上跪下来,说”为臣有几个想法您可以参考一下…“可见他也认为上下、君臣之间是以意合,他讲的跟你讲的有意合才可以,不行就走人。

所以,不要觉得孔子跟职场没什么关系…孔子都说尽忠的前提是待之以礼,是互相的才有意义;老板要是不待以礼,就走人了啊!孔子就是这样。在君臣关系上,他强调的是互动观,不是片面观。

《论语.卫灵公》也提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这是什么意思?是说你要辅佐一个国君,或者将来要在社会上做事、找工作,应该先想到自己能对这件事有什么样的贡献,才决定你要多少薪水。这跟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讲过的一句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也有点类似。

你当然可以说,我难道不能问国家能为我做什么吗?但他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做为一个国民、做为一个国家的领袖而言,你当然要每天问自己,我能为我的国民做什么?

如果你真心地想做一个工作,不只是为了一份薪水,那你要想,那个工作跟你的人生目标是否一致?而且一个人要找好工作,也要找一个好老板。好老板的定义不是给最多薪水的那个人就是好老板,好老板是他的事业对人有贡献、赚取合理的利润,而不是只想大赚一笔、马上跑路的人,那个不叫工作,叫诈骗。

但不幸的,现在很多年轻人出去找工作,因为被社会恐吓只有四五千,觉得只要能够找到一个五千以上的就是还不错的工作,把焦点都放在数字上面,而不是你的工作跟人生目标之间的关系,相当可惜。薪水当然重要,儒家从来没有不主张发财,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学派和思想还真是完全不了解人的心理。爱财是正常的,想着要怎么生活也是正常的;可或许你也能想一想,现在的工作除了为自己带来钱财之外,还能为他人、为社会甚至为世界做些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连载(59)《八佾篇》第19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篇(十九)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读论语》之上下级关系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君使臣以礼|《论语》没有那么难
君臣如恋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