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是如何被广告商忽悠消费的 | 大众心理探秘


人类是群居动物,我们都生活在群体里,从众心理我们都知道,但人的从众心理有多强,我们并不清楚。


心理学家阿希曾做过一个群体效应(从众心理)的实验:


当参加测试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时,已经有 6 个托儿先坐在那里了。


阿希让大家作判断:卡片上 4 条线段,哪两条一样长?


线段差异明显,正常人很容易作出判断,但 6 个托故意说出一个错误答案。


于是,32% 的测试者也跟着选择了错误答案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从众心理:


别人做什么我跟着做什么,我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1895 年,勒庞写了一本经典著作《乌合之众》。它道出一个真谛:


聪明、理性、冷静的个体,但一旦陷入群体或成为群体的一部分,就容易变得迷信、盲从、愚蠢、暴力。


比如,因钓鱼岛事件引发的抵制日货游行事件,愈演愈烈地发展为打砸日系车辆、日资商场,并伤及无辜群众。


平时的守法公民,由于强烈的情感形成一个心理群体,在这种狂热的情感驱使以及人数赋予的力量下行使着所谓的“正义”,群体的共同意志粗暴地裹挟了个人意志,使个体在无意识的自觉状态下,完成从外到内的转变,形成了群体无意识行为



从这个事件窥探群体行为特点,基本符合《乌合之众》中所归纳的几点:


第一,盲目冲动且多变。


当面临问题时,群体通常不会做预先的策划安排,危机出现时往往会情绪压倒理性、盲目冲动代替思考。


如前段时间的“成都被打女司机”事件,从起初网友怒斥打人者,到风向突变、集体训斥女司机,直至网民人肉搜索出女司机个人隐私并公布于众,女司机不情愿地发表道歉声明,部分网民对女司机又抱有同情心理。


第二,易受暗示和轻信。


勒庞指出,群体成员彼此间通过暗示、情感传染等加快了无意识个性的显现,人们立即将接受暗示的思想外化为成自身行为趋向。


传销组织的“洗脑术”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第三,情绪被强化,无意识品质占上风。


勒庞认为,虽然群体中的个体表达出来的感情各有不同,但普遍极为简单而妄诞


例如在巴黎恐怖袭击之后,民众普遍将整个穆斯林群体置于口诛笔伐的境地,而忽视了大部分穆斯林都是善良的,欧洲的穆斯林与基督教徒相安无事的生活了很多年。


第四,群体的匿名感削弱了责任感。


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在心理学范畴又被称为匿名状态。


个体借助“数量即正义”之名行不负责任之事,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定律”。


所以在互联网社交的时代,极端而且暴力的键盘侠野蛮生长。



  • 媒体如何制造话题来操控舆论走向?

  • 政客是如何煽动国民疯狂?

  • 广告商是如何利用群体效应来“忽悠”消费者买他们的商品的?

  • ……


生活在群体里,我们必然会接触到很多群体,了解群体行为的特征,可以让自己置于一个更高的阶梯,避免自己被群体吞噬了自己的独立思考。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是大众心理的入门必读。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这样评价该书:


“勒庞的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



我们从上一期送出《人间失格》开始,就表明了我们开展这个栏目的核心思想。


我们希望能帮更多的人去挑选好书,并拿起书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


张嘉佳有句话说得很好:


“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这次还是老规矩,推荐完后,我们准备了 300《乌合之众》,包邮送给大家


别想太多,扫码领了再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外滩读书会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读书笔记
受众群体,一种心理学的视角
[人物介绍] 乌合之众
抢盐背后被抢的是什么
人一旦融入群体,个性就被淹没 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