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真是修行吗?

本文内容来源自《当励志不再有效——自我平静的五步锻炼》,作者金木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芝加哥大学理学硕士及新泽西罗格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旅居海外。文中部分数据来自网络及其他公共渠道。



关于“生活是不是修行”,我认为,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时间根本算不上修行。人们坐着,只是在那里发呆;人们走着,只是在那里散步;人们洗碗扫地,只是在那里干活;人们躺着,只是在那里睡觉——这些糊里糊涂的生活,怎么算得上修行呢?

虽然听起来令人沮丧,但部分读者或许暗暗认同:修行的目的在于修心,没有“心”的话,“行”的意义何在?假如吃饭、睡觉、扫地都算修行,修不修又有何区别呢?

除非,你带上觉知。

除非,你的“心”在观察。

要我认可“生活是修行”,前提一定是明明白白地生活。

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每时每刻都念念分明,但实际上很难做的。因为周围的干扰太多,不管环境、感受、念头,都会把我们有限的觉知淹没。怎么办呢?不仅觉知(参考《我觉故我在》篇),还要专注,加起来就是生活中的正念。

比如,会议中、打电话中、在计算机前……这些都是应该专心思考的时候,请把自己的“心”安于会议、电话、计算机。又如,开车时、跑步时、劳动时……这些都是专心运动的时候,请把“心”安于视觉、动作、身体。说来奇怪,最适合的正念时刻,仍然是佛陀两千多年前所讲的“行、住、坐、卧”四种——行走时、站立时、坐下时、睡觉前。当然,对现代人来说,我还可以补充另外四种——在吃、喝、玩、乐中,也请保持正念。

当我们带上正念的时候,生活的样子会发生改变。

西方正念课程常用一种叫作“巧克力正念”或者“葡萄干正念”的练习:学员们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先收到一枚小小的葡萄干或者巧克力豆——这里以M&M巧克力豆为例——老师会指导学员把它放在手上, 用手体会它的细微重量,接着观察它的颜色和光泽,再把它放在鼻子边上,体会它淡淡的气味。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到嘴里,但不要咽下去,用舌头感触它的形状和表面,然后开始咀嚼,感觉巧克力豆表面的破碎,以及它在口中分解溶化的过程,品尝其中的滋味,这时再慢慢下咽,体会它通过喉咙顺着食道下滑的感觉,结束前闭上嘴,体会巧克力的余味,以及自己有没有想再吃的欲望。如果有,欲望的感觉在哪里?可想而知,这是一次超慢超细的体会。对于以前大把大把吞嚼的学员来讲,好像从来没有吃过这么一颗巧克力豆,日常的小事居然变得津津有味,他们大多反馈说:“不知自己错过了多少生活的体会。”

当我们带上正念的时候,也更容易融于自然。

回想一下每次户外旅行,自己是安然自在,还是匆匆而过?其实无论是跑步还是散步,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我们都不妨体会天地间的大美。讲到这里,我觉得似乎有义务为我居住过十几年的南京代言一下。大家都知道古都南京依山傍水,可以用左青龙、右白虎,上玄武、下朱雀来形容。“左青龙”指的是长江,我欣赏它默默地流过,丝毫不理睬人间的喜怒;“右白虎”指的是紫金山,我喜欢冬天开车进山,在树林中感受自己的渺小;“上玄武”指的是玄武湖,我享受春天湖边的新绿,感觉到小草自在地活着;“下朱雀”指的是夫子庙,我会偶尔在晚上去看那里人潮涌动、小摊小贩乐此不疲的样子。难道我仅仅在为南京代言吗?不。我是提醒各位,在你所住的城市,一定也有这些“青龙”“白虎”“玄武”和“朱雀”吧,各位可曾好奇地身处其中感觉着,抑或仅仅去拍照留影、匆匆而去?

这就是我所知道的生活中的正念了。

有人会说:“哪有这般闲情逸致啊?我还要实现很多社会责任、自我价值、人生意义。”对此我不仅认同,而且敬佩。确实,本文倡导的都是小生活,而你提到的是大目标,两者该如何协调呢?

孟子说过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翻译成白话就是,过得好我们就照顾大家,过得不好我们就照顾自己。“穷”在这里,不是贫穷,而是不得意,没当官、没出名、没发财、没人爱,在孟子眼里都算“穷人”。“达”正好相反,今天的官员、名人、明星、富人,在孟子眼里都算“达人”。

孟子这句话讲得很好,但也有点问题。说他讲得好,是因为他给出的两个选择都积极向上,符合儒家“君子自强不息”的作风,绝非消极遁世的第三种选择。只是前后反差有点大:怎么听起来好像要我们二选一呢?

其实“济天下”和“善其身”本来并不矛盾,可以两者都选。“济天下”是奋斗目标,胸怀人生目标总比没有人生目标好。“善其身”是正念生活,每天的日子还要好好过。

如果说人生是段旅途,那么远处的目标默默记在心中就行了,可别忘记欣赏一路的风景。遗憾的是,我们特别擅长记住大目标,容易忽略小生活,往往专注地朝着“济天下”狂奔,却回头发现自己一路走来,忘记了小到不能再小的“善其身”,那将是一种多么不划算的人生!

不仅要在正念中精进,还要在正定中精进,但要先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在喜悦中精进呢?

深深的静,淡淡的喜

其实我也希望能平静时平静、喜悦时喜悦,没有烦恼,但问题是这不现实。

为什么说不现实呢?因为,即便想象在天堂中,也不可能每天狂喜吧,何况我们还在人间。更重要的是,这个时空的宇宙有自己的平衡法则:苦乐总是相伴相生

人生的痛苦和享受,好像上天买一送一的礼物,买一还必须送一,想不要都不行。

既然有享乐就有痛苦,没享乐就没痛苦,那么我们的最好选择就是:深深的静、淡淡的喜。

可能你有些犹豫:我们不是听过一些励志的豪言壮语吗?比如“要轰轰烈烈活一辈子”,或者更吓人的“要惊天动地爱一辈子”。我只能说:小乐小苦,大乐大苦。说句玩笑话,在祈祷之前请先评估一下自己的承受能力,万一祈祷应验了,恐怕来了想要的,更来了不想要的。

可能你仍然犹豫:“人生的意义不是追求快乐吗?”

这要看你怎么定义快乐。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希腊时代,就流行过非常入时的快乐哲学,仅凭这个名字,就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了吧。当别的学派还在追问世界的本源和人的本质时,这一学派的发起人伊壁鸠鲁却直奔幸福的主题;当其他思想家还在深究人生当理性抑或人生而痛苦时,伊壁鸠鲁却把人生定位于快乐。

需要说明的是,伊壁鸠鲁的“快乐”与一般人理解的不同。他深入研究过如何才能快乐,并列出了两个条件,首先摆脱身体上的痛苦,其次满足物质上的欲望。他把人的欲望分为三类

“自然而必要类”,如温饱;

“自然而不必要类”,如烟酒;

“不自然也不必要类”,如名利。

满足了这三类是否就会快乐呢?理论上是的,因为它们都满足快乐的两个条件,这就是为什么快乐哲学有时也被称为“享乐主义”。

但伊壁鸠鲁对快乐的追求并未结束,他在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增加了精神条件:在三类欲望中,后两类会带来“精神上的纷扰”,不属于真正的快乐。而只有第一类,既没有物质上的纷扰,也没有精神上的纷扰,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快乐。该用什么词形容这种“身无痛苦,心无纷扰”的状态呢?伊壁鸠鲁选来选去,选到了主题——平静(Ataraxia)。看来平静才是快乐哲学的内涵。

每当听到有的朋友抱怨自己平凡而平静的生活,我都真心地提醒他或她——清净是福。国学大师南怀瑾这样解释:“真正的福报是什么呢?清净无为。心中既无烦恼也无悲,无得也无失,没有光荣也没有侮辱,正、反两种都没有,永远是非常平静的,这个是所谓上界的福报──清福。学佛的人要先能明了这一点。世界上一切人的心理,佛都知道;一切人都把不实在的东西当成实在,真的清净来了,他也不会去享受。学佛证到了空性,自性的清净无为,大智慧的成就,才算是真福报。真福报那么难求吗?非常容易!可是人到了有这个福报的时候,反而不要了,都是自找烦恼。”

不自寻烦恼相对容易。问题是,如何不自寻烦恼,却又不觉得无聊?(参考《为何烦恼重来——习惯》篇)

诀窍不止于深深的静,更在于淡淡的喜前者像生活中的“定”——它让我们不自寻烦恼,安于平静;后者像生活中的“正”——它让我们不觉得无聊,乐于平静。加起来才是生活中的正定。

朋友,你觉得生活无聊吗?那是由于你一直忙于“向外看”,也许重新体会自己的“本来之心”会有所帮助:它原本在那里,依旧在那里;倾听它的诉求,安于本性,然后把这颗“本来之心”的范围扩大,扩大到日常的色、声、香、味、触——比如品味一朵花,你觉得感恩才创造了香的概念;承受风雨,你希望讲和才让天人合一;看到天上的云,你体会当下才带出自由的感觉。

英国哲学家洛克把人生比喻为“白板”—— 它本无意义,如何让这块白板变得充满情调,值得回味?你画上了黑色的烦恼,烦恼就成了人生;你画上了红色的喜悦,喜悦就成为人生。问题是:黑色可以变成红色,红色可以变成黑色—— 这是一块非同寻常的“白板”—— 最后你画上了感恩、讲和、当下,平静就成为新的人生。

这就是我所知道的生活中的正定了。

“如何在不平静的生活中寻找平静?”我们发现文字中已经隐含了它的答案—— 生活。在生活中,觉知、正见、正定、正念、精进。

噢,还有一份额外的礼物,之所以加上“额外”二字,因为你可能需要,也可能不需要。对于认同本文方法的朋友来讲,认同感可能激发好奇心:这五个步骤是从哪里来的?

好像我可以自豪地回答:“源于我的灵感。”但这并非事实,起码只是事实的很小一部分。更大部分就像那句名言所说,我有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分享自己所见到的一线风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凡事看透,不再执着 每日禅话 672
不去计较得失,不去自寻烦恼,不辜负自己,给自己多一点快乐。
品读人生
学会品和读才会懂
人呐,一晃就老了,别自寻烦恼
喜欢上这十句话, 做人何必要自寻烦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