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姚晨揭开千万女性的伤疤:角色错位,才是人生悲剧的根源

近些年,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女性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从国产热播剧的选材也可以看出:
《都挺好》中姚晨饰演的苏明玉气场十分强大,她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曲折成长,后来,她离开家独立打拼,终于在职场道路中披荆斩棘成为了“苏总”,让小时候不重视她的家人和街坊们刮目相看。

还有另一位同样强大的女性,她是《北京女子图鉴》中的女主角陈可依,她发誓要在北京闯出一片天地,尽管遇到过“爱情和面包”二选一的难题,甚至在应酬酒局上遭遇到性骚扰,她依旧独立且坚定,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现在的流量剧集和电影,已不再像过往那样透露着女人就应该是天真烂漫、不谙世事的傻白甜,才会有高富帅的男主把你捧在手心里。
现代女性大都已经觉悟,能让自己在工作和感情中站稳脚跟的,不是娇弱的祈求,而是自己的实打实的能力和魅力,正如《解读童话:遇见心灵深处的智慧与秘密》书中所说道:
“女性必须成长,当公主是别人赋予的恩惠,而当皇后,却是自身成长的果实。”

小时候,我们看白雪公主的故事,开始幻想自己是人见人爱的公主,期待自己能遇见白马王子。
但法兰兹博士在《解读童话》里为我们看待“公主”这个角色,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角度:

在童话故事中,公主通常很天真可爱,但它也有一个负面却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含义——长不大、依赖、脆弱。

“公主”代表着尚未变成皇后的女性,作为女性潜能的一种原型,充满了对未来可能性的想象。

是蜕变成实力派女皇,还是停留在长不大的“公主阶段”?完全取决于自己。


看到这里,我忽然顿悟,为什么“公主”会让女性不管在什么年纪,仍有一种心理冲动?因为她代表着一个对未来的盼望。

由此看来,白雪公主、灰姑娘、美女与野兽等等这些童话故事之所以能流传上百年之久,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有趣,更是因为它其中富有深刻寓意和现代社会价值。
《解读童话》曾为我们揭示一些童话背后的寓意,比如:
  • “丑小鸭”是为了给容易自卑的人增强信心;
  • “坏侍女、女巫”展示了人们喜嫉妒、爱破坏的阴暗面;
  • “公主受父亲诅咒变成青蛙”这种情节暗示父母极其严苛的家庭氛围
  • ……


《解读童话:遇见心灵深处的智慧与秘密》作者玛丽·冯·法兰兹博士,是公认的、杰出的荣格心理学继承者。

她的一生致力于发展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并将跟随荣格所学习到的概念运用于童话分析中,为我们提供现代价值。

她用荣格心理学为我们解读童话世界,以此探讨我们性格中的阴影,成长历程中的艰辛与挫折、面临的善与恶……

为困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找到突围的方式,帮助我们发掘自己的潜能,遇见更广袤的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豆瓣8.4的颠覆心理学:你没看懂的童话里,藏着成人世界的秘密
200年前的童话告诉你,那些真正活出自己的女性是什么样子?
长大后才知道,童话故事是用来让我们成长的 | 赠书
【书评】当童话遇见心理学——读《公主走进黑森林》
赠书 | 世界上最有趣的心理学,原来是这样的
女人的成长,来自灵魂的觉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