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发现:人类会灭绝

2020,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席卷全球,气候危机迫在眉睫,人类的未来似乎很不确定。虽然目前还不会对物种的延续构成威胁,但无疑各种灾难已经在许多人心中引起了焦虑,甚至引发了关于人类灭绝的讨论。人类灭绝越来越不像是耸人听闻的幻想或遥不可及的猜测。

事实上,在21世纪的头几十年里,对所谓的“人类灭绝风险”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格的科学探究领域。无论是设计的病原体还是恶意的人工智能,我们现在认识到人类有很多种灭绝方式。

但是人们是什么时候开始真正思考人类灭绝问题的呢?

托马斯·莫伊尼汉是一位来自英国的研究员。2019年,他在牛津大学奥里尔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其研究领域正是人类灭绝史的。因此毫无疑问,他是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

托马斯·莫伊尼汉

莫伊尼汉给出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最近。是的,人类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并没有很早就考虑到自己的灭绝问题。“人类会灭绝”的观念是一个新的观念,直到几个世纪前,它才出现。

当然,我们人类可能从开始说话和讲故事开始就在预言世界末日。但在古代神话中,人类的末日往往伴随着地球或者宇宙的终结。世界末日总是充满一些道德意义或启示性的教训,而且每一个故事的结尾,似乎都有重生的隐喻。

现代关于人类灭绝的观点与传统的世界末日不同,因为它是跨文化和贯穿历史的。

直到人类历史的最近,人们才意识到智人,以及它认为有意义的一切,可能会永久消失。而且,就算人类消失了,物质宇宙也可以漫无目的地继续下去。这是一种真正的危险!

“人类会灭绝”,可以说,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甚至也许是人类的最大成就之一。为什么?因为只有当人类充分意识到所面临的风险时,才能真正为自己负责。而且,当意识到人类在宇宙中的全部价值命运都可能落在我们自己身上时,才可能开始面对在我们对这个星球的行动和决定中所面临的威胁。这是一个发现,无论人类多么脆弱和步履蹒跚,人类仍在吸取教训。

这个发现并不是偶然得到的,而是在科学和哲学领域经过数百年的艰苦探索之后,才认识到的。下面,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些最重要的里程碑。


约公元前7.5万年:多峇湖超级火山喷发使地球震动。一些证据表明,智人几乎灭绝了(尽管科学家在细节上持不同意见)。然而大约在同一时间,先进的人类行为和语言出现了:随着技术的配方开始在几代人之间积累,文化也慢慢形成。人类的文明史开始了……

第一阶段(史前时代–公元1600)

在这一时期,尽管古代哲学家们都在谈论大灾难和世界末日,但他们都相信,无论在自然中失去了什么,最终都会在时间中回归。换句话说,物种、人类和价值都是不可摧毁的。

  • 公元前360年:柏拉图说大灾难摧毁了先前的人文学科,但这只是永恒循环回归的一部分。永久灭绝是不可想象的。
  • 约公元前350年:亚里士多德声称一切有价值和有用的东西都已经发现了。一切可知和有用的东西都可以在“时代的智慧”中找到。无需考虑以前未记录的危险和风险,人类的物质条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或失败。
卢克莱修
  • 公元前50年:卢克莱修谈到了人类的“灭亡”,但同时也断言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东西是能被真正摧毁的,时间最终会弥补所有的损失。我们的世界可能会灭亡,但它最终会被重建。
  • 公元1100年:波斯神学家穆罕默德·安萨里发展了讨论可能性的逻辑连贯性,而不是先前经验的可用性,这对以后思考以前从未经历过的风险至关重要。
  • 公元1200年:引入欧洲的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在后来可以用来计算大的时间跨度,这将有助于发现过去和未来时间的深度,而不是永恒。
  • 公元1300年:伊斯兰和基督教的哲学家们发明了逻辑可能性,作为一种思考上帝创造世界的方式,这可能与实际情况不同。像奥卡姆的威廉这样的神学家在一个可能没有人类头脑的世界上进行了首次思维实验。不过,他们相信,上帝永远不会让这样的世界出现。
黑死病
  • 1350年:黑死病在欧洲和北非导致2亿人死亡,大约60%的欧洲人口死亡。
  • 1564年:杰罗拉莫·卡尔达诺使用新的可能性逻辑概念,通过将每个掷骰子视为更广泛的抽象可能性空间的表达,开创了概率科学。

第二阶段(1600-1800)

现代物理学的出现,让人类了解到,我们的地球是众多星球中的一颗。但这个时期人们普遍认为,宇宙是宜居的,而且充满了类人生物。每毁灭一个人口稠密的星球,就会有另一个星球成长起来。物种不会消亡,价值的不可摧毁性继续存在。

  • 1600年代:哥白尼引发了革命。在发现超新星之后,人们越来越认可行星和太阳可以被摧毁。但是,从恒星到物种,什么都不会消失:它将在其他地方再次出现。
  • 1680年代:罗伯特·胡克和埃德蒙·哈雷颇赞同大规模地质灾难导致史前灭绝的观点,这打破了传统观念。然而,这样的猜测仍然不是主流。
莱布尼茨和牛顿发明微积分
  • 1705年:莱布尼茨和牛顿发明微积分,这使得对自然的长期预测成为可能。
  • 1721年:人口科学站稳脚跟,人们开始认为智人是全球的总和。孟德斯鸠男爵写道,人类会因不育症而灭亡。
  • 18世纪40年代:在西伯利亚和美洲发现的巨兽化石引起自然学家的兴趣,也使他们迷惑不解。这些是灭绝的动物吗?
  • 18世纪50年代:关于人类灭绝的推测,作为一种自然主义的可能性,开始出现。然而,许多人仍然相信,人类只是在地球上重新进化而已。
  • 1755年:里斯本地震袭击欧洲。颇有影响力的地质学家乔治·布丰接受了史前物种灭绝的说法,并思考在我们死后哪些动物会统治地球。
  • 1758年,林奈在他的分类学中加入了人属。
  • 1763年:托马斯·贝叶斯关于概率的革命性著作出版,提供了在进行任何试验之前考虑事件概率的规则,证明了以后对先例风险的思考至关重要。
  • 18世纪70年代:首次宣布智人可能是地球特有且独特的,因此地球是特殊的。霍尔巴赫男爵写道,如果地球被毁,我们的物种将随之不可逆转地消失。
约瑟夫·拉兰德
  • 1773年:概率论被应用于全球灾难性风险问题,约瑟夫·拉兰德计算了地球被一颗穿越我们轨道的彗星击中的可能性。
  • 1778年:乔治·布丰首次提出了行星适居窗口的实验计算,认为地球最终将变得不可逆转地不适合居住。
  • 1781年:启蒙哲学的高潮是康德对我们以道德偏见和扭曲客观理论的方式的批判。我们可能喜欢这样的想法,即价值的量在宇宙中是恒定的,有价值的东西无法不可逆转地被破坏,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真实的。
  • 18世纪90年代:深层时间和史前绝种被公认为科学共识,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质学诞生了,他们揭示了一个完全非人类的过去。 乔治·居维叶说,我们的星球在过去经历了许多灾难,破坏了许多生物。
1793年,让·巴蒂斯塔·布鲁完成了对一具史前骨骼化石的解剖学重建
  • 1796年:关于人类长期潜能——改变物质条件和减轻痛苦——的最初概念开始在孔多塞等人的工作中形成。与此同时,萨德侯爵成为自愿人类灭绝的第一个支持者。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说,彗星碰撞的概率很低,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累积”。然而,他仍然相信文明会重新出现并重演。
  • 1800年:乔治·居维叶已经确认了23种灭绝的史前物种。

第三阶段(1800-1950)

在这个时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整个宇宙可能并不适宜居住或有人居住。宇宙默认是对生命和价值的敌视。许多人认为人类灭绝是不可逆转的。

  • 1805年:德·格兰维尔写了第一部名为《最后的人》的小说,然后自杀了。这是“人类灭绝”的主题首次出现在流行文化和通俗小说中。人们开始更清楚地认为这是一场道德悲剧,价值在宇宙中开始显得不可靠,而不是不可摧毁。
  • 1812年:科学家声称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是一颗破碎的行星的废墟。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试图精确计算形成这个小行星带所需的爆炸力。
  • 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发导致中国和欧洲饥荒,并引发孟加拉霍乱爆发。大气中的火山尘埃几乎遮住了太阳。这些灾难引发了人们对生物圈崩溃的设想。
  • 1826年:玛丽·雪莱的《最后一个人》,描绘了人类因全球流行病而灭亡。这是小说家第一次恰当地描述了人类灭亡后,非人类生态系统继续存在的灾难。我们的终结并不是世界的终结。
19世纪30年代,比拉彗星
  • 19世纪30年代:在天体物理学和地球物理学中,将大灾难作为某种解释的观点变得不受欢迎。同时认为宇宙是一个稳定且持久的系统的论点占了上风,这阻碍了对大规模灾难的研究长达一个世纪以上。
  • 1844年:针对托马斯·马尔萨斯的人口过剩理论,弗拉基米尔·奥多耶夫斯基亲王首次提出自我灭绝(即人为行动导致的人类灭绝)。他想象我们的物种在资源枯竭和人口爆炸导致文明崩溃后爆炸性自杀。奥多耶夫斯基还提出了人类经济走向世界的最初构想,以避免这样的结果。
  •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早期进化论中的进步主义倾向增强了人们对人类适应性和无懈可击的改进的信心。对退化的恐惧掩盖了对物种灭绝的恐惧。
  • 1863年:威廉·金假设在尼安德山谷发现的化石遗迹代表了一种已经灭绝的人属物种。“尼安德特人”成为第一个被确认的灭绝的古人类物种。
尼安德特人
  • 1865年:鲁道夫·克劳修斯定义了“熵”,并将宇宙热死理论化。尽管亨利·亚当斯和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等作家对此抱有悲观的看法,但这似乎还很遥远,以至于没有引起人们的过分关注。
  • 1890年代:随着费多罗夫和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第一部著作的出版,俄罗斯宇宙主义开始了,他们清楚地表明了灭绝的风险。他们都意识到,要想长期生存下去,唯一的途径就是离开地球。第一个呼吁通过确保人类在更广阔的宇宙中的立足点来逃避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
  • 1895年:齐奥尔科夫斯基首次提出了戴森球的设想:一个环绕太阳的球,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并建议对太阳系进行大规模重组,以进一步保护人类文明并确保其长期发展。
戴森球
  •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发了许多知识分子(包括温斯顿·丘吉尔)对自我灭绝的思考,但这种可能性仍然微乎其微。物理学家开始意识到可居住的条件可能是多么严格和罕见。然而,人们仍然高度相信类人生物会不可避免地重新进化。
  • 1930年:J.B.S.霍尔丹和J.D.伯纳尔首次提出了关于长期潜力、存在风险、太空殖民、太空工程、超人类主义、生物增强和文明陷阱的一致综合观点。霍尔丹指出,如果文明崩溃,但人类幸存下来,不能保证先进文明会重新进化。
  • 1937年:奥拉夫·斯台普登在他那令人敬畏的《明星制造者》一书中进一步将这些想法综合成对自我灭绝的比较研究。

第四阶段(1950年~至今)

核武器第一次使灭绝成为一个政策问题,它从推测的可能性转向了迫切的合理性,随之而来的是人为风险。互联网的诞生为以前分散的社区提供一个个公共平台。

  • 1942年:爱德华·泰勒担心核裂变炸弹可能会点燃地球的大气层并摧毁所有生命。尽管科学家们后来得出结论,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才能确定这种生物圈毁灭事件绝对不会发生,但原子弹的研制仍在继续。
  • 1945年:广岛和长崎。原子弹改变了我们在宇宙中的地位,对文明必然进步的信念进行了沉重的打击。科技智能并没有因其适应性而反复出现、无所不在,而是被视为一种潜在的威胁。
  • 1950年:利奥·西拉德提出了可以杀死地球的“钴炸弹”的可行性。恩里科·费米阐明了现代科学中最重要的谜题——费米悖论。灾难论开始卷土重来,科学家们开始质疑过去的大灭绝是否是超新星引起的。
  • 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研究的现代领域正式开始。
  • 20世纪60年代:最初的外星信号搜索的SETI计划只带来了不祥的沉默。生物学家开始坚持认为类人生物不一定会在其他星球上进化。技术文明似乎越来越不可预测,加大了灭绝风险的可能性。
  • 1962年:蕾切尔·卡森的书《寂静的春天》敲响了气候灾难的警钟。
  • 1965年:I.J.古德预测,人工智能可能会不断地自我改进,从而引发失控的“智能爆炸”,把我们远远甩在后面。这将是人类“最后的发明”。
  • 20世纪60年代末:对人口过剩的担忧在新马尔萨斯主义中再次出现。越来越多的讨论认为,太空殖民是人类繁荣和生存的唯一长期保障。与此一致的是,像弗里曼·戴森这样的科学家提出了大规模的天体工程作为进一步巩固宇宙立足点的方法。
阿波罗11登月
  • 1969年:第一个载人任务登陆月球。
  • 1973年:布兰登·卡特阐明人择原理,然后从它推导出世界末日的论点。它使用贝叶斯概率来估计有多少代人可能会出生。
  • 20世纪80年代:贝叶斯方法在统计学上得到证明。路易斯·阿尔瓦雷斯和沃尔特·阿尔瓦雷斯报告了他们的发现,他们一致认为是小行星或彗星杀死了恐龙。通过这一点,灾变论被证明是正确的:天文灾难可以显著影响(并威胁)地球上的生命。
  • 1982年:乔纳森·谢尔撰写《地球的命运》,强调核威胁和人类整个未来丧失赎回权的道德意义。
  • 1984年:德里克·帕菲特出版了《原因与人》。人口伦理阐明了人类灭绝的独特道德严峻性。
  • 1986年:在南极洲发现臭氧层空洞一年后,埃里克·德雷克斯勒发表了《创造的引擎》一书,暗示了纳米技术带来的灭绝风险。
南极洲臭氧层空洞
  • 1989年:史蒂芬·杰伊·古尔德出版了《美好生活》,坚持认为类人智能不是进化的必然结果。汉斯·乔纳斯在他的《责任的迫近》一书中,要求“为遥远的未来承担责任的新伦理”。
  • 1990年:美国宇航局的任务是追踪小行星和近地天体的威胁。互联网使不同的团体能够融合在一起,这些团体关心超人类主义、外向主义、长期主义等等。
  • 1996年:约翰·莱斯利出版《世界末日:人类灭绝的科学与伦理》。这本里程碑式的书仔细研究了卡特的末日论。
  • 2000年:马文·明斯基提出,一个负责解决黎曼假说的人工智能可能会将我们以及太阳系中所有可用的物质转化为“computronium”,从而在无意中消灭人类,以拥有完成这项任务的资源。
  • 2002年:牛津哲学家尼克·博斯特伦引入了“生存风险”这个术语。
  • 21世纪10年代:深度学习的腾飞,引发了人工智能研发的又一次繁荣。
  • 2012年: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制造了高致命性和高毒性的H5N1病毒。
  • 2013年:CRISPR/Cas9技术首次用于基因组编辑。
  • 2018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有关全球升温1.5ºC的灾难性影响的特别报告。
  • 2020年:澳大利亚哲学家托比·奥德撰写的《悬崖:生存的风险与人类的未来》出版,书中指出,捍卫人类的未来是我们时代最重要的道德问题之一。同年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席卷全球,显示出全球风险系统的薄弱和准备不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学好故事|人类灭绝大讨论|末日
《生命永生理论和地球灾难周期》
人类的最终归宿
科学家列举多个事实,证明史前文明的存在,进化论或是错误的
每隔200年就会有一次小行星撞地球大灾难, 核武器将可能光荣地成为地球的保护伞!
塑造世界的九大科学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