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复旦到牛津,为什么中西高校都格外看重这种能力?

“入乡随俗,让我们既正视与前人的差距,又期待未来,在尚学、求知的环境里探索我们的学问。力奋是这种精神的代表。”翻开学林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牛津笔记》,牛津大学新学院院长杨名皓如是评价这本书的作者。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也是资深媒体人,他用直白明快的笔记体文字记录了2017年在牛津大学客座一学期的所见所闻所感,《牛津笔记》是对时事、人文、历史和生活的洞见,也是英式essay与中式小品的曼妙结合。

“在我的词典里,文化的真髓,一是思考方式,二是做事习惯。我在东西文化各走了一大圈,有所悟,有所得,也有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在申报馆THE PRESS的新书发布会上,张力奋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福家,两代新老留学生探讨中外文化交流、中西方大学教育等热门话题。他发现,从复旦到牛津,中西学生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而是否善于提问题,不光是做记者的基本功,也是做学问的基石之一。

对此,现任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杨福家,也深有感触,1963年他被选派到丹麦玻尔研究所做访问学者,从事核反应能谱方面的研究。1993年被任命为复旦大学校长,2001年起担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成为出任英国名校校长的第一位中国人。后又回到中国办大学,引入英国特色教育。初到丹麦,杨福家不大习惯,但在丹麦,学生随时可以打断课堂,提问越多,表现越好。

“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年轻人要进步,必须要提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老师也要鼓励学生提问。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如何回答问题。”杨福家对复旦的校训印象很深——“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他记得,校训墙落成时,诺奖得主李政道揭牌时说过,尤其欣赏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学”和第二句的第二个字“问”。他强调,所有重要的发现都源于问问题,“智慧”比“知识”更重要,“知识”会过期,而“智慧”永恒。

学习,不止是学课本知识,还有对社会的认知。“我们似乎对世界变得越来越熟,是因为接近它的成本越来越低。互联网正把世界拉平,不仅是地理和空间上,而且我们认知、趣味的地平线正变得一览无余,甚至平庸。”张力奋观察到这一现象,因此他也看中摄像,“比起文字,摄影的视觉体验要自由、狡猾许多。我喜欢文字与影像合伙,这样,世界便更有机理、更暗潮涌动、更像寓言。”

而谈及大学校园,张力奋亦有独到思考。近年来,中国知识界引用颇多的一段话,“大学,大师也,非大楼之谓也”,出自留美的清华校长梅贻琦。“不过它有被误读的嫌疑,似乎除了大师,大楼对大学无关紧要。关键在于,大学的楼不是一般建筑,得像大学,有知识之庄严,人格之崇高。静水流深,思想方有家园。一所大学,若没有大师,已很遗憾,若连一栋有品位的建筑都没有,那就是罪过了。”

在节制、内敛的语调下,跌宕起伏的世界风云,况味良多的个人遭际,构成一部真实可信的个体当代史。“不同于其他笔记体著作,《牛津笔记》带来了久违的陌生化体验,他的语言仿佛汪洋大海中漂浮的浮冰,是碎片化的,同时又是温情的、娓娓道来的,能够感受到他可爱的灵魂和宏阔的视野。”特约编辑陈季冰如是评价。

图片:出版方

编辑:许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刚刚中国巨星陨落!
【经典导读】从《博雅教育》中看教育管理者走向卓越教育家的道路
杨福家与复旦的故事
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逝世,他曾说:人和人的不同,在于心中的“火种”
院士炮轰高教怪象:一二三本之分“完全错误”
什么是一流大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