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团圆节,失亲者如何“不被悲伤淹没”?

著名心理学家库伯勒-罗斯在她生命中最后的一本书写道,“‘节日应该和亲人共渡',在我们还是幼年时,便已经深深刻入我们的内心”。

节日里亲人团聚和彼此祝福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充满喜乐和亲情的节日通常是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但是当节日随着岁月的脚步匆匆临近时,您最期望与他们共渡佳节的人却不在你的身边,本该全家团聚的年夜饭上,那把椅子却空空荡荡,那温暖而熟悉的音容笑貌不再重现。

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日子里,您所思念的亲人却无法和您团圆。

“节日使幸福的人更幸福,使痛苦的人更痛苦。”

节日,尤其是春节,映射出“万家欢乐几家愁”的巨大反差。每年的新年和其它重要节日对失亲者来说是一个必须要去应对的挑战。


哀伤没有时间表


哀伤来之于对挚亲的爱,只要有爱,哀伤就会一直存在下去。对于很多失亲者来说,哀伤没有时间表,没有终点站,更没有“毕业证书”。

有时候,您发现自己的心情从哀伤的幽谷中一点点攀爬出来,重新看到灿烂的阳光和多彩的世界。有时候您会突然又重新坠入谷底。

这种反复在失亲者逐渐适应失亲经历的过程中是正常的。即使在失亲若干年甚至多年之后,这种反复依然有可能出现,尤其在某些特殊的日子,比如春节或其它节假日以及已故亲人的生日祭日等。

似乎已渐渐缓解的悲痛在特殊日子的反复中往往可能会令失亲者重新深陷痛苦。




在特殊节日常见的反应


  • 悲痛。这与您失去生命中最宝贵的一部分有关。
  • 恐惧和焦虑。您在亲人离世时曾有过这样的感受,它可能卷土重来。
  • 沮丧、愤怒和内疚。尤其在您的亲人离世时,您曾有过这样的感受,而且依然不时被这种感受困扰,特殊节日来到时,它们也可能会重来,并可能更强烈。
  • 孤独感增加。节假日的喜庆会给您压力,因为您不能像往年那样与所爱的人共度节日,您身边的亲友街坊邻居难以体会您的感受,您也许会感到人们并不在乎您的感受,反过来,您却要小心小心翼翼地去在乎别人对您的感受,因为您担心“别扫别人的兴”,这可能会使您感到格外孤独。
  • 躲避。有人试图采用躲避的方法来应对节日,他们会把节日当作一个平常的日子。其实,这往往不是一种安全的尝试,因为是否能把节日当作一个平常的日子来过,并不是您的主观压抑可以控制住的。
  • 疾病的增加:尤其是心脏疾病、感冒、头痛、饮食紊乱、睡眠、抑郁等。
  • 注意力不能集中:事故增加。

我们要学会,即使我们无法不感到悲伤,但我们要能与悲伤“和平共处”,而不是被悲伤淹没。

面对伴随着节日可能到来的悲伤情绪的巨大反复,我们需要做好情绪反复的准备。




过节的参考建议


  • 请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节日来临时的痛苦可能比您所预期的要更为难以承受。
  • 回忆美好。尽量多回忆有关逝者的美好和令自己轻松愉快的往事,那些快乐乐只要存在于您的记忆里,它就永远不会消失,并将永远属于您。努力让痛苦和美好平衡。
  • 参加会令自己心情放松的社会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一天
痛苦中的徘徊,失去后的懂得
那么,请别悲伤
自杀告急(四)|当最糟糕的事情发生时
对于死亡和各种丧失,哀伤是悲伤(grief)的一种体验和修通的过程
亲人死亡后,不哭不悲的人是什么心理?心理专家终于讲出实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