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壹群?早期水平壶专访

  

早期水平壶深受壶友喜爱,但随着市场的热捧,仿品也越来越多,《壹群》就群友关心的问题,特别专访了专心收集水平壶十多年的东苕溪老师,整理如下:


东苕溪:大家好,水平壶其实我也研究不多,就个人的看法随便说说,而且很多壶和章的年份,玩家们都还在不断的根据出现的水平壶实物作修正。


Q:最早什么时候出现的?

A:根据我的观察,似乎是在清末开始出现这种壶形。


Q:常见的有哪些年代?

A:目前水平壶玩家玩的,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一些年代,清末民国,40 50年代,60年代,70年代,70末80初。80期以后的,较少玩了。上述每个区间的年份,壶的泥料,壶形,做工等都有明显的特征,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


Q:常见容量和X杯的对应叫法?

A:一厂生产出来的时候,有少量的壶盖内会有12杯,8杯,6杯这样章盖在里面的,比较有名的就是宜兴惠+12杯, 6杯盖、4杯体。但就目前我们约定俗成的说法,8杯6杯这么叫,和盖子标明的杯数是不同的。换算成容量,一般8杯就是150-160cc左右,6杯是110-120左右,4杯是85cc左右,3杯60-65cc。宜兴惠+12杯的,比普通的8杯感觉要略大些。8杯的盖款,极少见到。至于盖内有水平字样的,一般多见于民国,其实文革时候的水平,盖内我没见过有“水平”字样的。因为泥料的略有不同,收缩比不同,所以壶是会有容量差异的。


Q:常见的底款有?

A:

南孟臣



宜兴惠:



四脚溪:



大字溪:


小字溪:


60期以前,常见的就这几种了,之后就是中国宜兴款的天下了。大字溪,应该有3个章以上,小字溪,依我所见就一个章。还有些比较少见的,多见于民国壶。大字溪,小字溪,一般认为就是60年代。60末开始,有“中国宜兴'四字款出现。根据我所见过的实物,四脚溪,南孟臣,宜兴惠,都有在民国壶上出现过。


Q:常见的泥料有?

A:民国有红泥和朱泥,四五十年代的,泥面比较有浆感,色黄,烧出来的壶比较容易有窑伤窑线。六十年代我感觉是目前本人最喜欢的泥料。未用时色偏黄,会越用越红,变化很明显。70年代的红泥,未用时,壶往往就很红,烧的窑温似乎比60年代的高。


Q:哪种底款的水平最受追捧,或者说价格最贵!

A:目前来说,宜兴惠+12杯,可能是标平里最贵的吧,60年代。再早点的全手四脚溪,精工好壶,特别是大容量的。


Q:如何鉴别真伪?

A:除了个别的底款和容量外,60年代的工较精细。60前的,看章款吧,对的机率还是很高的。看盖内,有没有特殊的妊娠纹。前面看到有朋友讲到盖唇的厚薄。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办法。当然,光凭章款是不够的,盖内,壶内孔,壶底,壶内墙的清理痕迹。还有盖墙的高低,盖内的形装,盖子隆起的弧度,盖墙的倾斜角度。

有特意做高一圈的底座的,是仿品。

这个是60期大字溪的盖内,妊娠纹就不明显:



70年代中宜的,就相当明显:



看看下图的盖内,这样的特征的红泥水平,目前很难有仿出来的。


Q:您个人比较喜欢哪一类水平壶?

A:我个人很喜欢8杯。的子的形壮,流是否粗壮,把的线条是否圈润。这是我个人挑水平的几个要求吧。还有些朋友喜欢流特别翘起来的。



Q:盖内妊娠纹是如何形成的?

A:根据我们比较通用的说法,70年代水平壶盖子用钢模敲的。窑烧时泥料中的水份受热出来,最终形成这样特殊的纹理,这是时代特征。上次有朋友说60年代,是用石膏模做的盖子,石膏会吸收泥里的水平,所以盖子的泥会干点,窑烧后,就很容易出现窑线,这种说法也可以参考下。我手上几个60期的壶,多多少少都有点这样的现象。


Q:荆溪6字款,在厂壶里一直用到什么时期为止?

A:我认为就是到60期。


Q:70年代的厂壶水平,一般都是什么底款?

A:70年代,一般就是中国宜兴的。


Q:水平壶基本是独孔吗?

A:关于壶内孔,一般绝大多都数都是独孔,目前只有 60 70的鸽嘴是18孔,60末的10孔8杯是10孔。70末80初,有些水平也是网孔的,这个我们就不太玩了,关注不多。


Q:早期水平壶有球孔吗?

A:球孔的早期水平壶是后仿的,99%不对,我说的不对,是指不到70期,80以后的不研究了。


Q:四六方章是60代吗?

A:四六章得看。四六章有好多个,至少有10个以上。


Q:人名款的水平壶怎么看?

A:一般有人名款的,都是比较靠后的,请饮除外。


Q:印款和年份如何推断?

A:泥料和壶型。半手和全手。比如大字和小字,一般多见于60年代,我没见过别的特征年份的壶出现过。四脚,宜兴惠,南孟臣,比如在40 50年代,一般全手为主,泥料表面呈浆感,色黄,膨盖。著名的三杯小膨盖,追的人很多。我们玩水平壶,没有一厂的教科书,都是根据出现的壶,泥料,章款,成型方法,壶的特点来判断年份。


Q:有说一厂90年前后出了几批红泥水平,包括庚午水平等,所用红泥是80中末以来的最佳,有没有这样的说法吗?

A:我玩的水平一般就到70为止。80中以及后的,基本不玩了,因为感觉80中后,水平壶的泥料,款式,做工,章款都极不稳定,以前我也想玩过庚午水平,研究过一阵子,但感觉差异太大了,见过十多个章款,都不一样。90期的壶,我的感觉和新壶也没啥区别吧,工又差,粗。相对来说,早期的水平因为泥料,款形,做工,章款比较固定,有大量的实物可以验证,所以比较容易识别。


Q:价位比较高和热门的水平有?

A:高汤婆,半边卵,宜兴惠12杯,南孟臣12杯,宜兴惠+线漂的芭乐。目前市场价都过万。一般目前比较受追捧也比较少的,四脚溪,四脚溪应该有好几个,另一些见于民国壶,后期似乎并没延续下来。宜兴惠,追的人也不少。


(高汤大字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宜兴紫砂工艺厂(紫砂一厂)历史
文革紫砂壶鉴赏
紫砂壶-厂壶篇
壶底落款是中国宜兴的,这样的壶有收藏价值吗?
民初陶号
颠覆你我认知的紫砂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