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打磨、不求人,无损辨别黄花梨小件妙招

近日明清家具秋季拍卖会此起彼伏,异彩纷呈的黄花梨看得藏家、爱好者们眼花缭乱,太多的高潮迭起让人感到有些审美疲劳。另外,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藏品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网友发来消息,想了解一些易于入门、上手的方法。 

和家具类大家伙相比,黄花梨小件唾手可得,容易在实践中体会到收藏的乐趣。还有,对于材质不太开门的黄花梨,不开窗打磨的话,很难得出确切结论,但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对小件进行验证,极大的方便了初入门者掌握或提高辨识黄花梨水平。 

一只仙鹤口衔灵芝立于岩石之上,旁边松枝了了,传递的长寿、吉祥的美好祝愿。这件巴掌大的木雕取材于黄花梨根料,随型设计雕琢而成。由于材料形状不规则,成品表面又多有鸟羽、松针等细密装饰,很难看清木头的纹理、棕眼等细节。 

其中黄花梨特征最明显的部分,是中间一块下洼的浅塘。拇指大小的局部莹光泛滥,仿佛被丝绒所覆盖,但根料极为致密,几乎看不见毛孔,如何在不破坏包浆的情况下,证明它的黄花梨属性? 

一只大号的塑料罐,便可轻松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知道,木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表面气味散发殆尽,刮开局部或重新打磨就可闻到原木的味道。 

将松鹤灵芝雕件置于罐内,木头内部散出的气味被封闭,浓度逐渐加重,两周后打开盖子,便可闻到明显的黄花梨降香味道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品黄花梨小件家具
黄花梨随形镇尺
【编号650123】 清早期 黄花梨瘿木大笔筒
紫檀 黄花梨小件精品欣赏
海南黄花梨的油梨与糠梨
唐朝寺庙被发现,百吨黄花梨打造,专家称世间罕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