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宋旷世一战,虞允文以2万人击败40万敌军,主席盛赞千古一人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一生书不离手,他批注了大量史书。毛主席在阅读《续通鉴记事本末》时读到“丙子中书舍人、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虞允文督舟师,败金兵于东采石……南军呼曰,王师胜矣。遂并击金人”时,拿笔批注了八个字,“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虞公即南宋抗金名将虞允文,为何毛主席给予如此之高的评价呢?我们先来看看虞允文的生平。虞允文是如今四川眉山市仁寿县人,绍兴二十三年(1154年)考中进士,后出任通判彭州,权知黎州、渠州。

虞允文是一个大帅哥,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男神。秦桧在世时,虞允文未能得到重用,直到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死,他才得到了表现的机会。在中书舍人赵逵推荐下,虞允文担任秘书丞,后官至礼部郎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如果不出意外,虞允文将做一个好官,平淡过完自己的一生。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虞允文已经50岁,这一年金国皇帝完颜亮率40万大军南下,目标是“自古车书一混同,南人何事费车工。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面对金军数十万雄兵,当时淮河防线的宋军守将王权吓得望风而逃,一直逃到长江南岸的采石。

宋高宗直接懵了,他先将王权撤职,让李显忠代其职务,而同知枢密院事叶义问也奉命前往前线慰劳守军,当时虞允文的身份是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他领到的任务是协助叶义问抗金。

叶义问也是一个无能之辈,于是前线抗金的任务就落到了还是五品的虞允文肩上。虞允文到达采石时,当时只有2万人的宋军士气全无,而李显忠还没有到任。虞允文觉得继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虞允文迅速整顿军队,激励士气,他决定放手一搏。

面对兵力处于绝对优势的金军,虞允文决定发挥宋军的水师优势。虞允文的兵力安排是这样的,将步兵、骑兵隐藏在山中,并部署重型弓弩等武器,目的是冲杀登陆的金兵。水师则沿有江列阵,虞允文将战船分为五个部分,“其二并东西岸而行,其一驻中流,藏精兵待战,其二藏小港,备不测。”

在虞允文的指挥下,宋军以少胜多大破金军,取得采石之战的胜利。一个不起眼的官员,在国家危难之间挺身而出,他的命运必然会改变。此战过后,虞允文得到了皇帝的重用,经略川蜀期间政绩斐然。虞允文经略四川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治兵。

虞允文向宋孝宗表示,“今事之最大者,莫过于世仇未报,舆图未归,南北生灵未底于休息。”起初宋孝宗同意虞允文的看法,可虞允文一直没有提出出兵北伐的计划,这让宋孝宗很不满。虞允文还是兢兢业业,结果积劳成疾,于淳熙元年(1174年)二月病死,终年64岁。

虞允文死后,宋孝宗看到留下的士兵都是精锐之师,大为感动,于是赠虞允文太傅,赐谥号“忠肃”。虞允文死后归葬家乡,宋孝宗下旨附近宋氏家族给他守墓。宋氏家族至今已经为虞允文守墓守了800多年,如今守墓的是宋家第十三代的宋克成。

参考资料:《续通鉴记事本末》、《宋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2万人击溃50万敌军,毛主席称赞千古一人,一家族为其守墓800年
虞允文:雄壮的一介书生
这一战为南宋续命118年,毛主席称之“千古第一人”,他是谁?
一介儒生虞允文大败金兵
虞允文:身为文官,从未领兵打仗的他,如何力挽狂澜拯救南宋?
中华将星录 中华将星录宋元:虞允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