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槐树遗址[河南郑州巩义河洛镇的历史遗址]
双槐树遗址
双槐树遗址
河南郑州巩义河洛镇的历史遗址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双槐树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黄河南岸以南2公里、伊洛河东4公里处。遗址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780米,残存面积达117万平方米,处于河洛文化中心区。
双槐树遗址被专家学者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河洛古国”。经考古勘探发掘和科学测年确认,该遗址是距今5300年前后。遗址入选“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名单。2021年4月13日,双槐树遗址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3][4]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河洛镇
所处时代
仰韶文化中晚期
中文名
双槐树遗址
占地面积
1170000 m²
距今年代
5300年
考古研究
双槐树遗址
为持续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位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双槐树遗址连续进行了考古工作。[5]
双槐树遗址考古发掘项目成为郑州市级首个被纳入国家重大社科基金的人文项目;科技部将双槐树遗址作为全国11个具体项目之一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将对“双槐树”进一步解读。[6]
考古遗存
双槐树遗址发掘现场
双槐树遗址有仰韶文化中晚阶段3重大型环壕,具有最早瓮城结构的围墙,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大型夯土基址、采用版筑法夯筑而成的大型连片块状夯土遗迹。还有3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3处夯土祭祀台遗迹,围绕中心夯土祭台周边的大型墓葬。
另发现有与重要人物居住的大型建筑融合的用九个陶罐模拟的北斗九星天文遗迹,20多处人祭或动物祭的礼祀遗迹以及制陶作坊区、储水区、道路系统等,并出土了一大批仰韶文化时期丰富的文化遗物。[3]
环壕
遗址被三重环壕围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并均发现有对外通道。内壕周长约1000米,上口宽约7.5米,深6.15米。发现有疑似吊桥的内壕出口遗迹。中壕周长约1500余米,上口宽30.5米,深9米。在其北部发现有宽达10米的道路出口。外壕残存周长约1600余米,上口宽17.2米,深10.5米。在外壕的东南、西南分别发现外壕出口的道路各一条。宽大的壕沟显然具有防御外敌入侵的功能。[7]
居住区
大型中心居址区位于内环壕的北部正中。在居址南部修建有两道围墙,主体长约370多米,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封闭的半月形结构,面积达18000多平方米。[5]
围墙
两道墙体在中心居址的东南端呈拐直角相连接,在拐弯处和东端35米距离范围内各发现门道1处,两处门道位置明显错位,形成较为典型的瓮城建筑结构。[7]
墓葬区
遗址内发现3处墓葬区。共有1700多座仰韶文化时期的墓葬,分布在遗址西北部、内环壕内侧、外壕与中壕之间三个区域,均呈排状分布。墓葬为东西向,墓主人仰身直肢,头向西。这批墓葬是目前已知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规模最大、布局结构最为完整、最具规划性的墓葬区。[7]
夯土
大型夯土基址。该基址位于内壕中部,大型居住中心基址前面。该基址建设使用具有相当的时间跨度,其中第一层建筑基础面积至少有2400多平方米,第三层有一座建筑基础面阔竟达15间。[5]
版筑
大型版筑遗迹夯土保存较好,部分夯土厚度达2米多,残存的夯土最宽处仍有9米左右,已发现的部分长度达100多米。该遗迹采用了当时中国最为先进的土木工艺法式——版筑法。[5]
历史价值
宇宙观
  • 双槐树人可能已有了较为成熟的“天地之中”宇宙观
三重环壕组成的严密防御设施,在仰韶文化中晚阶段繁荣时期共存,连同融合北斗九星图案的重要建筑等遗迹,表明双槐树人在聚落布局中高度重视礼仪化设计思维,可能已有了较为成熟的“天地之中”宇宙观。[7]
奉天承命
  • 发现的“北斗九星”,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典型代表
双槐树遗址连附近青台遗址的“北斗九星”大型遗迹及有关建筑,既是科学的天文遗迹,也明显具有特殊的人文含义。这些高等级的人文与天文遗迹融合的现象,应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典型代表。[7]
农桑文明
  • 出土我国最早的骨质蚕雕艺术品,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时代最早的代表
双槐树遗址还出土有我国最早的骨质蚕雕艺术品,它是一条正在吐丝的家蚕形象,与青台遗址、汪沟村等周边同时期遗址出土的迄今最早丝绸实物一起,实证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从事养蚕缫丝。这一时期各地代表性文化的农业都较为发达,但并没有与桑蚕纺织业有关的确切发现。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从这一角度讲,位于黄河流域中心的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聚落群,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时代最早的代表。[7]
历史地位
双槐树遗址出土的彩陶钵
通过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等各方面分析,双槐树遗址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这一中华文明形成的初期,发现的规格最高的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而以它为中心的这个聚落群,也是这个时期、这个区域规模最大,且唯一的大型城址群。
在5300年前后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是黄河文化之根,华夏文明之魂,被专家学者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而以其为代表的“中原文明发展模式”,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性思维,具有引领性的文明发展模式,规模宏大的高等级建筑,严谨有序的聚落布局,中国地理中心最早城市群中的核心位置等,呈现出古国时代的王都气象,尤其是北斗九星以及诸多凸显礼制和文明的现象,被后世夏商周等王朝文明所承袭和发扬,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主根脉有望追溯至此。[8]
河南巩义市双槐树遗址,是距今5300年前后,经过精心选址的都邑性聚落,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其他
2021年3月26日,一年一度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宣布了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6个入选项目,分别为:浙江余姚市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9]
所获荣誉
2021年2月25日,入围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1]
2021年3月,入选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6个入选项目。[10]
2021年3月19日,荣获“2020河南五大考古新发现”。[2]
2021年4月13日,双槐树遗址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1]
2021年10月,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12]
参考资料
[1]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河南三大考古项目入围-大象网 · 大象网[引用日期2021-02-25]
[2]
“河洛古国”双槐树等遗址入选河南五大考古新发现 · 新浪网[引用日期2021-03-20]
[3]
专家确认巩义双槐树遗址为5300年前古国时代都邑(组图)|巩义 · 新浪新闻[引用日期2021-03-20]
[4]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河洛古国”填补中华文明起源“三大关键” ·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2021-03-20]
[5]
考古大发现!揭开五千年前“河洛古国”神秘面纱 · 央视网(cctv.com)[引用日期2021-03-20]
展开
相关合集
2020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共10个词条639阅读
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
遗址
余姚井头山遗址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双槐树遗址
河南郑州巩义河洛镇的历史遗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300年前的巩义双槐树遗址:中国最早的“宫殿”,陶罐摆出“北斗九星”,专家称“河洛古国”,早于陶寺、二里头、偃师商城等夏商都城
重大考古成果! 郑州巩义双槐树遗址被誉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河洛古国”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历史
名字定了就叫河洛古国,最新考古发现确定这里是中华文明之源!
穿越五千年,近观中原文明胚胎
河南公布又一重大考古发现!是迄今为止黄河流域唯一大型城址群
重大考古发现!五千年中华文明终于找到了源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