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植物学家的锅|甜菜:甜蜜蜜的“陌生人”

甜菜:甜蜜蜜的“陌生人”

文|史军

图|张洋

萧亚轩的《最熟悉的陌生人》曾流行一时,大意是讲分手恋人之间的奇特感情。其实,我们身边的食物中就有很多熟悉而陌生的朋友。远的不说,我们熟悉的白糖就很可能来自陌生的植物——甜菜。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世界上有40%的白糖都来自甜菜而非甘蔗。

甜菜这名字光听起来就比甘蔗还要甜,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甜菜应该自带“甜掉人大牙”的神奇属性。第一次吃甜菜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那还是在瑞典,我在一盘蔬菜沙拉中发现一些红色的萝卜丁,吃到嘴里是煮熟萝卜的口感,但是一点萝卜味儿都没有,反而有一股“土味儿”,着实不讨人喜欢。后来才知道,这些红颜色的萝卜就是甜菜了。

其实加了甜菜的经典菜肴还不少,比如俄罗斯的红菜汤。很多人第一次喝红菜汤肯定会纳闷,这汤为啥不酸?大家都误以为这是番茄的作品。红菜汤的主料其实是甜菜,汤头中艳丽的红色就是甜菜的功劳。

话说回来,不管是甜菜沙拉还是红菜汤,都没有特别的甜味儿。这不禁让人怀疑,这些萝卜模样的菜真能制造白糖?至于中国南方大部地方吃的叶忝菜,又跟甜菜有什么关系呢?

从餐桌蔬菜开始

今天我们看到的甜菜都是一副萝卜模样,但是它们跟萝卜没啥瓜葛。论身份,甜菜同菠菜倒是一个家族的,它们都是藜科家族的成员,所以甜菜有点菠菜味儿也就不奇怪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甜菜的老家——地中海沿岸,最原始的栽培甜菜其实并没有萝卜那样的大块根,引人注意的是它们的叶子。

公元前800年,甜菜最早出现在亚述人的文字记载之中,当时的巴比伦人把甜菜当作空中花园的观赏植物;希腊人把甜菜当作贡品献给太阳神阿波罗;罗马人则把甜菜当作缓解发热的镇静药物使用。

一直到19世纪,在西方的餐桌上,甜菜一直都是配角。吃的方式也简单直接,要么生吃,要么煮熟了吃,而吃的部位则是叶子。那时甜菜的根就如同我们今天看到的干人参,几乎没啥勾起人欲望的资本。

与此同时,进入中国的甜菜倒是获得了更多关注。说来有趣,甜菜进入中国的时间非常久了。据《太平寰宇记》中的记载,公元5世纪的时候,甜菜就从阿拉伯末禄国传入我国了,当时被称为“军薘”。南朝人陶弘景撰写的《名医别录》记载:“忝菜,味甘苦、大寒。”可见当时甜菜已经作为药物和食物出现在中华大地上了。到唐朝的《新修本草》中,甜菜变身成为一种“作羹食之,亦大香美也”的蔬菜。这个时候的甜菜只是蔬菜,跟糖罐完全没有瓜葛。不过,在明朝之后,随着大白菜等其他新兴蔬菜的出现,甜菜几乎被赶出了菜摊,降格为牛羊享用的饲料了。

上海华尔道夫酒店的红菜头色拉,用黑醋烤过的红菜头微酸多汁

肯定没有人会想到,在两百多年后,甜菜会以全新的身份登上人类的餐桌,并且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支柱。

意外出现的糖罐

真正意义上的糖料甜菜出现在18末期的欧洲。1747年,德国化学家马格拉夫(A.S. Marggraf)从甜菜中提取出了一种有甜味儿的白色晶体,通过反复试验证明这种晶体就是蔗糖,与从甘蔗中提取的蔗糖一模一样。只是这个实验用的甜菜对于制糖几乎没有什么价值,因为其中蔗糖的含量只有1.3%~1.6%。

不过,马格拉夫的学生阿恰德(F.C.Achard)没有放弃,他测定了23个不同的甜菜品种的含糖量,并且选出了了含糖量最高的一个品系。随后,德国人在这个品系的基础上,培育出了所有现代糖料甜菜的鼻祖品种“白色西里西亚”。虽然这个品种的含糖量也只有6%,但已经是数倍于叶用品种了,并且让甜菜制糖成为可能。1801年,正是基于这个品种,阿恰德在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甜菜制糖厂。

甜菜的出现为热爱甜蜜的人类提供了新的选择,特别是为温带地区的甜品嗜好者带来了福音。因为欧洲大陆几乎没有可以种植甘蔗的地方,在甜菜发展之前,欧洲大陆的糖几乎都来自加勒比海地区。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极大地推动了糖料甜菜的发展,他就是拿破仑。

糖料甜菜出现时,正是英法两国激战正酣的时候。英国人仗着强大的海军,切断了法国人获得白糖的海上通道。但是,日子总要过,白糖总得吃,甜菜就成了解决法国人吃糖问题的救星。为此,拿破仑特别设立了一所研究甜菜的学校,并且划定了28000公顷的土地来专门种植甜菜。天时地利人和促使甜菜产业迅猛发展。1840年的时候,全世界只有5%的蔗糖来自甜菜,到了1880年,这个数字猛增到50%。虽然后来甜菜糖的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但仍然能与甘蔗并驾齐驱,支撑着俄罗斯、德国等温带大国的蔗糖供应。

红尿元凶

今天我们再谈起甜菜已经很难想到,这些植物本应以真身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之上。不过我们还是有机会品尝到甜菜的特别滋味。出现在餐桌上的甜菜通常是红色,这种红色并不同于番茄的红,也不同于草莓的红,而是一种略带炫目之感的红色。这种红色就来自于甜菜中的甜菜红素。

不同于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只能溶解在油脂中,甜菜红素可以溶解在水中。这点倒是与草莓中的花青素性质相仿。如花青素一样,甜菜红素的颜色也会随酸碱变化,当处于中性和酸性环境时(pH值4.0~8.0)时,甜菜红素呈紫红色;当处于碱性环境时(pH值10.0以上),甜菜红素就变成黄色。另外,甜菜红素不耐高温,在100℃条件下加热15分钟,就会褪去靓丽的紫红色,变成黄色物质了。

除此之外,甜菜红素还有一种神奇的魔力——通过人体的吸收和代谢进入尿液之中。于是在大量食用甜菜之后,很容易产生了特殊的“红尿”现象。这时千万不要惊慌,只要足量饮水,加速新陈代谢,尿液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的颜色。顺便说一下,红心火龙果和枸杞中也含有大量的甜菜红素,所以大量吃这些食物也有可能引发红尿现象。

甜菜头中的甜菜红素经常被用于制作糕点

就像其他天然色素一样,甜菜红素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这种物质不耐高温,但是在各种冷加工糕点里依然有广阔的发挥空间。也许你吃到的紫色蛋糕就是甜菜红素制造的。

蔬菜中的土腥味

我个人其实并不喜欢甜菜。除了那种不软不硬、不甜不淡的中庸口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种蔬菜经常有一股土腥味。但是这甜菜明明是洗干净的,土腥味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这种土腥味并不陌生,每当春雨过后,空气中就飘荡着泥土的清香,如果我们仔细回忆一下就会发现,泥土的芬芳其实就是土腥味。不过,这种特殊气味并非来自春雨也不来自泥土,而是来自放线菌和蓝藻等微生物分泌的土臭素,特别是放线菌产生的孢子携带了大量的土臭素。如果是飘荡在空气之中,土臭素兴许能讨人喜欢,但是出现在食物当中就惹人讨厌了,谁愿意吃口饭像嚼烂泥巴呢?

通常认为,甜菜和菠菜这样的藜科植物很容易被放线菌入侵,从而产生一些难闻的味道。但是最近的研究也显示,甜菜本身也可以产生土臭素。至于甜菜本身为什么要合成这种物质,个中缘由我们还不清楚。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泥土味会影响我们的胃口,让菜肴质量大打折扣。也许在将来,利用先进的育种和种植手段,人类能培育出不带土腥味的甜菜。

从蔬菜到糖料,从糖料到染料,甜菜身份的转变,恰恰折射出人类饮食习惯的变迁。随着食物构成的变化,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也许还会有新的身份。不管怎样,它们在未来仍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甜蜜的滋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蔗糖
破解糖业困局 靠“人治”还是靠市场?
今日食普:甜菜,牛皮菜和红菜头,你吃哪种?
我们能吃到红丝绒蛋糕,或许还得感谢拿破仑
甜菜根怎么去土腥味 甜菜根榨汁怎么好喝
调节剂(六十七)增甘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