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大宅院门前为什么只有上马石,古人是如何下马的呢?

在古代,讲究的大宅院门前设有两块巨石,它们是为骑马的人上下马准备的,一块为上马石,一块为下马石,分别位于宅门两侧。下马石因语言禁忌,所以两者均称为上马石。

上马石起源于秦汉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相传西汉的王莽因个子矮小,上下马不易,便于门前竖立了上马石,自此以后就成为风尚。特别清代最为流行,成为宅门前的一道风景。 

从侧面看,上马石为L形,是一个具备两步台阶(有的是三步,但以两步居多)的巨石。第一步台阶高约30厘米,第二步台阶高约60厘米。石重一千公斤。通常多为青石或花岗石,也有白色大理石,有朴实无华不加雕琢的,但也有经精细雕琢的。 

不要小看这两块石头,它们的作用是极大的。一是显示主人的等级,因马、驴、骡是旧时代步的主要工具之一,加之清代满蒙等民族有骑马狩猎的祖习,清规定满洲文武官员,均需乘马,以不忘先祖遗风。所以,旧时北京的府第和大四合院、大会馆的门前都在左右有上马石。住宅门前有没有上马石也是宅第等级的一个划分标准。

二是生活中真的需要上马石。每当主人外出时,仆人便牵马备鞍至上马石前,主人通过上马石,就可以轻易地脚登马蹬、骑马出行。

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的承恩寺门前的上马石较为著名,此上马石位于承恩寺门前两方,东西分立,石质近于汉白玉,形制一模一样,重约一千公斤,应为清代石刻。每块上马石侧面呈L 形,长约四尺半,宽约二尺,高近二尺。

底为须弥座,边框饰祥云纹饰;一级踏台长方形,朴素无华,长约二尺半;二级踏台比一级高约一尺,平面二尺正方,周边饰繁缛纹饰的锦缎和金钱,寓意'锦绣前程''福在马前(钱)'或'马上前(钱)程'。

这些上马石经历着沧桑巨变,目睹着朝代的兴衰更替,除上下马外,也成为古代大宅院门前必不可少的装饰。留存至今的上马石,虽经历上百年的风雨,但上面雕刻的丰富多彩纹饰,仍是石雕文化中的明珠。



最新预告


第六期古建营造技艺高端人才游学班——开始报名了

开班时间:2018年9月12日

地点:山东曲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合院印象——上马石
农村老宅院墙上一块小小的石头却能透露出当年主人家底的殷实?
古代为官者,宅院的台阶可以分出品级
话古代的马厩与变迁
【签约作者专题月】那残朽的牌匾,是记忆带给这座宅邸的吻痕
明清晋商大院 青砖里的风水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