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八思巴文与元朝钱币


成吉思汗缔造蒙古汗国时,尚没有自己的文字,早先用回鹘文字书写蒙语,到元世祖忽必烈时才由西藏喇嘛教萨迦派首领八思巴创制了一种属于蒙古族的文字,亦称“八思巴文”。



萨迦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一支教派。公元13世纪,当中原社会进入元朝时,萨迦派在雪域高原发展成为具有强大政治势力的教派。 

 

萨迦派的第四世祖萨班和第五世祖八思巴(1235-1280年)分别为元帝国的巩固做出过巨大贡献,是西藏乃至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八思巴本名罗追坚赞,据传他3岁就能诵咒语,8岁就能背佛经,因绝顶聪明,被称为八思巴,意为“圣人”。1244年,蒙古帝国统治者急于解决西藏问题,便邀请萨班到凉州共商国事。此时,八思巴年仅10岁,跟随叔父萨班到达凉州。


八思巴像


1268年,蒙哥的国师那摩和八思巴率领三百名佛教教徒与张真人率领的二百名道教教徒展开激烈辩论,八思巴一战成名。


1265年,萨班去世,巴思八接替了萨班教主地位,成为萨迦派第五世祖。他坚持萨班的政策,在政治上充分施展了自己的宏大才能,使西藏和中原保持了统一的局面。


1253年,八思巴被忽必烈召至左右,为忽必烈夫妇等二十五人授佛戒。1260年,忽必烈即位,尊八思巴为“国师”,授玉印,任中原教主,统天下教门。


八思巴觐见忽必烈


1264年,忽必烈迁都大都(今北京)后,设总制院,掌管全国佛教和西藏地区事务,巴思八受命担任该总院院事。忽必烈苦于蒙古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就下诏巴思八去创造一种适合蒙古族使用的文字。忽必烈说,我们没有自己的本民族文字,日常全靠畏兀儿字拼写,现在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文字,供蒙古族和外族使用。


忽必烈要求要求这种新文字可以“译写一切文字”,包括蒙文、汉文、藏文等。《元典章》是这样记载的:

 

朕惟字以書言,言以紀事,此古今之通制。我國家肇基朔方,俗尚簡古,未遑製作;凡施用文字,因用漢楷及畏吾字以達本朝之言。考諸遼、金以及遐方諸國,例各有字。今文治浸興,而字書有闕,於一代制度實爲未備。故特命國師八思巴創爲蒙古新字,譯寫一切文字,期於順言達事而己。自今以往,凡有璽書頒降者,並用蒙古新字,仍各以其國字副之。

 

八思巴领命之后,日夜思索,终于从古藏文中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文字,于1269年颁行。后世为纪念八思巴,就把这种文字称为“八思巴文”,俗称蒙文。


八思巴文字在历史上使用时间不长,随着蒙古帝国的瓦解而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一种“死文字”。但作为文化的传承,今天,我们仍能够在元代遗留下来的一些文物,包括钱币上见到这种文字。


元代主要流通纸币,铸钱比其他朝代都少,且多以汉文钱为主,但也用八思巴文铸过有限的几种钱币。经认真梳理,计有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的“至元通宝”、成宗元贞年间的“元贞通宝”、大德年间的“大德通宝”、武宗至大年间的“大元通宝”等钱币面文皆为八思巴文。


至元通宝折三蒙文

华夏古泉网  2011-01-10

成交价:33600元

元贞通宝折三蒙文

华夏古泉网  2015-11-27

成交价:41040元

大德通宝折三蒙文

华夏古泉网  2010-11-22

成交价:210000元

大元通宝背圈纹

华夏古泉网  2012-11-19

成交价:15225元


以八思巴文为面文的钱币的读法与汉文钱币的读法略有不同,前者是上、下、左、右,后者一般是上、下、右、左。元朝用八思巴文作钱文,是效仿西夏的铸币制度又有所发展,不仅正面用八思巴文,背文也有用八思巴文的,如在元末顺帝至正年间所铸的面为汉字“至正通宝”的大小钱中,有的背穿上分别有“寅”、“卯”、“辰”、“巳”、“午”五种八思巴文地支纪年,有的则背穿上、下分别为八思巴文和汉文的对照纪值数字,这个制度被后来满族建立的清朝所沿袭。


至正通宝折三背寅

华夏古泉网  2012-07-23

成交价:42000元

至正通宝折十背十·壹两重  

华夏古泉网  2017-09-20

成交价:61560元


除以上铸币外,在元代“宝钞”(流通纸币)上也出现过八思巴文字,如“至元通行宝钞”上部面额两侧就各印有四个八思巴文,分别是“至元宝钞”、“诸路通行”。


至元通行宝钞贰贯


八思巴文是一种由字母组合的方形文字,是根据古藏文字母,仿照汉字体制而成的文字,共有41个字母,字数只有一千多个,与蒙文一致,自左而右,自上而下拼写,按照音节划分。这种蒙古新文字,被用于官方文件与印章中,为蒙古社会的文化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堪称古代的“国际音标”和“世界语”。


但这里要强调一下,因八思巴文难以辨认,拼写困难,故其在民间的推广使用受到很大阻力。因为当时蒙古人使用回鹘文字多年,不愿学习八思巴文,汉人也看不懂,藏人习惯横写,因此八思巴文只限官方通行。十五世纪以后,八思巴文不再在蒙古族社会中使用。


八思巴文字母对照表


从现存文献上看,八思巴字除拼写蒙古语外,还拼写汉语和维吾尔语,并转写藏文和梵文。八思巴文虽然已经成为一种“死文字”,但我们今天仍能在各种八思巴文钱币及其它元代文物上见到它,如1345年的北京居庸关石刻六体合壁拓片中,就有长达700余字的八思巴蒙文。还有元代金圣旨牌。


  元代圣旨牌(金)


铜柄钮“太尉之印”

故宫博物院藏

印文为八思巴文



可见,八思巴一生为加强西藏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促进汉藏文化的交流,发挥过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蒙古族的文明与文化中,渗透了这位年轻藏族喇嘛的智慧。


八思巴文的创立,

是八思巴,

这位雪域高原的智者为

蒙元文化做出的重大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代八思巴文国号钱"大元通宝"收藏记
八思巴字大元通宝/乃家崖村
钱币收藏(四十三)——元世祖忽必烈的至元通宝
大元通宝在市场上为什么如此火热
八思巴文钱--大元通宝
一张图,教你看懂钱币上的八思巴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