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钱”这一名称的由来


1.“钱”这一名称的由来

 

说到“钱”,我想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这是现代人们对货币的一种“俗称”。实际上,“钱”这一名称并不是现代才有的,它出现的很早,可以说是货币最早的名称。因为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就叫“钱”。


下面我就给大家说说“钱”的来历。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钱”,最初竟然是一种农具的名称。这可能有点出乎大家的预料,是真的吗?


确实是真的!这样说是有依据的。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有一篇《周颂·臣工》,记载的是周王在举行农耕仪式时唱的一段歌词,其中有一句就提到了“钱”。歌词是这样说的:“命我众人,庤(zhi)乃钱鎛(bo)。意思是周王命令他属下的做农活的人们,说他要去视察开镰收割庄稼,要他们整理好铁锹和锄头等农具。

这里的“钱”,《说文解字》解释说是古代的一种农具,与铲同类,类似我们所用的铁锹,使用的时候,器身与土地垂直,用于起土;“鎛”是指锄,也是一种农具,使用的时候,器身与土地平行,用于锄草。


由此可知,“钱”“鎛”都是当时农具的名称,分别相当于我们现在用的“铲”“锄”。后来被称为“钱”的那种青铜货币,显然就是从农具“钱”逐渐演变而来的,我们现在将货币统称为“钱”就是来源于此。又因为在古代,“布”是“鎛”的同声假借字,可以相互借用。因此,春秋战国时期将铲形铸币称为“布”,也是源于此。


西周的时候布币是从铲形农具演变来的,这除了在《诗经》中能找到依据之外,从出土的实物上我们也能发现它们之间的承继关系。


因为华夏文明根植于中原地区的农耕社会,因此,在早期的商品交换过程中,用青铜制作的农具自然最容易被大家接受,因此就演变成为一般等价物,并逐渐发展成为了货币。也就是说我国古代最早的青铜铸币,是由原始的农具“铲”演变来的。这种演变的痕迹,从钱币实物上就可以看出来。比如,早期布币的上端即首部,仍然保留有一个用来插木柄的銎(qióng)。因为銎是空心的,所以在銎里还保留有泥土,被称为范芯。


布币虽然是我国早期最重要的金属铸币,但是它最早出现于什么时间?却是一个难于做出准确界定的问题。这是因为实用的生产工具铲,与早期用于货币的原始鎛(布)之间是很难划分的。

一般说来,越早的布币,其形状就越接近于它所演变的工具,后来因为逐渐减重而演变成为各种形制不同的布币。根据考古资料,钱币界大多数专家,都认为最早的布币大致出现在商朝的中后期。


布币的首部因为中空并呈銎状,因此被钱币界形象地称为“空首布”。


空首布因为源自原始的农具,完全模仿了实用铲的形制,因此保留了原始体型上的一些先天性的缺陷,比如:方形中空的首部、大而薄的形体。这样既不容易保持完整,又不便于大量的携带或是储存,限制了其货币职能的发挥。特别是随着商业的发展、贸易的繁荣,当货币的使用更为频繁之后,空首布体型上的这些缺点就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因此,从春秋后期开始,空首布的形制便逐渐地开始发生变革,进入到战国以后,最终逐渐演变成为了“平首布”。


所谓平首布,是指上端首部不再是中空的,而是呈扁平的实体状。


平首布的式样非常复杂,但是,绝大部分都是有足布,就是底部带有两个脚。因此,根据它们底部不同形状的“足”,大致上又可以分为: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和桥足布四种类型。


说到这里,不知大家平常注意到没有,我国的央行即中国人民银行的行徽,就是由三枚布币构成的一个“人”字形。这个设计非常经典,它不仅精准地反映了我国的央行被称为“人民银行”,简称“人行”的这一属性特点,同时还深刻地揭示出源于铲形农具的“布币”,在我国古代货币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正是因为布币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货币形态,为早期金属铸币的产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后来才被选作央行行徽的构成元素。


除了中原地区的布币之外,我国先秦时期的货币还有三种:


一是北方地区的刀币,由实用的工具刀削演化来的。刀币流通使用的范围没有布币广,主要是在北方的燕、赵等国的狩猎民族和东方从事渔猎的齐国使用。这与中原地区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先民,选用农具“铲”作为货币是一个原理,在以狩猎及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北方先民中,刀削自然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生产工具,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为用来交易的货币。

二是西部地区的圜钱,它是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在以往贝币、布币、刀币之外,又新出现的一种独立的货币系统。我们前面讲到布币源于农具铲、刀币源于生产工具刀削,那么圆形的圜钱又是来源于什么呢?


关于圜钱的来源,目前还存在分歧,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是从手工工具纺轮演变而来,举早期的“垣”字以及“共”字圜钱边郭与穿孔之间尺寸的比例,与仰韶附近出土的纺轮边郭与穿孔之间尺寸的比例相同为证明;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圜钱是由古代的玉璧发展而来,并例举古代文献中有以玉为币的记载来作为依据。


有关圜钱的来源,虽然意见还不统一,但是钱币界基本上一致认为圜钱可能最早产生于魏国,后来被秦国所采用。也有认为本身就是秦国最早铸造的。

三是南方地区的铜贝,南方楚国的货币是由殷商时期的铜贝逐渐演变而来的,形式上仍然保持了天然贝壳的式样。如正面凸起,背部扁平或凹入,端有穿孔,面部铸有阴刻的文字,很像“咒”字。这种钱币,史书中没有记载,后人不知道应该怎样来称呼它。因为铜贝上的文字与小穿孔组合起来,很像一张丑陋的面孔。因此,民间就戏称为“鬼脸钱”。世人又望文生义,认为它可能是被用来殉葬的冥钱。又感觉它像一只蚂蚁,于是又称为“蚁鼻钱”,以为是被用来防蚂蚁用的冥钱,也有说是筑堤时用来防蚂蚁的。



上述四种货币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四大货币体系,其中,以中原地区的布币出现的时间最早,使用的也最为广泛,是四大货币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可以说是先秦时期货币的代表。


这种布币,因为又被称为“钱”,因此,“钱”就成为了货币最早的名称,后来的圆形方孔钱也沿用了这一称呼,并一直沿用至今。大家习以为常之后,反而不知道“钱”原本是一种铲形农具的名称了。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形制独特,甚是罕见的西周钱币
异彩纷呈的春秋战国货币
钱币学基础知识(3)
不得不说的中国古钱币二三事| 科普
中国古代钱币(组图,上中下)
古老的钱币——刀币和布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