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汉有重宝

作者:读犊

与今天已经历改革开放40载的广东不同,五代十国时割据岭南一带的南汉王朝总是带着些许神秘。与中原各更替朝代相比,文字史料相对匮乏,又受后世史家的正统思想束缚,一直不是太受重视。这种情况在新中国成立后,才有明显的改变。

南汉作为唐末一个割据的封建政权,偏居岭南,自有一片天地,也自有一番风情。

南汉崛起

唐末,刘谦与望族韦氏联姻,又因镇压动乱有功,获任封州刺史。其子刘隐继任封州刺史后,通过进贡唐朝和后梁来巩固自身的地位,获任清海军节度使,被封南海王,确立了刘氏家族对岭南地区的实际统治,为后来南汉立国奠定了基础。刘隐逝世后,其弟刘岩继任清海军节度使,逐渐巩固和扩大在岭南地区的统治,拥兵自重。后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刘岩承父兄打下的基业,立国称帝,都兴王府(今广州)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刘氏的南汉政权全盛时期,疆域包括唐岭南道(今广东、广西和越南北方)全境,湖南郴州(唐属江南西道湖南观察使)之地,共六十州。“坐拥百粤,闭关自擅”,“五十五年来,岭表无事”,偏居于岭南一带,近半个世纪的安定,加上大量北人的南迁,丰富了人力和技术,使南汉能够大力发展经济,最终成为几可与江浙比肩的富庶之地(可见安定多么重要,安定才能繁荣)。

乾和十二年(公元954年)南汉疆域图

乾亨重宝

六朝时,岭南地区百姓“盐米布交易,俱不用钱。”到了唐代,民间仍处于“用布帛处多,用钱处少”。大历以前,岭南除用银之外,“杂以金、锡、丹砂、象齿”。可见当时的岭南地区经济尚不发达,货币体系尚未建立。这种情况在南汉时期有了显著的改变。据研究称,刘隐统治时期,刘氏政权开始铸有铅质“开元通宝”和“开平元宝”。

疑为刘隐统治时期所铸的开元通宝

(铅质,传形,19.3×0.9mm,1.5g)

至南汉立国,刘龑(刘岩自觉飞龙在天故改此名)政权于乾亨元年(公元917年)开始铸造铜质乾亨重宝。到乾亨二年冬十月,刘龑于南郊祭祀,大赦,改国号为汉,以“国用不足”为由,开铸乾亨重宝铅钱,又以“铅钱十当铜钱一”,并逐步形成“城内用铅,城外用铜”,铜钱“禁其出入,犯者抵死。俸禄非特恩不给铜钱”。自此,铅质乾亨通宝开始了长达53年的铸造和流通历史,最终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铸量最大的铅钱,而南汉也成为五代十国期间唯一一个主要以铅钱作为本国货币的割据政权。

史载铅质乾亨重宝有大小两种,“大径寸,重三铢九参,小径九分,重三铢六参”。本人曾收集铅质乾亨重宝钱约近百枚,分别测量,其直径从23~30cm不等,重量在3.5~7.0g之间,大概能分出大小两种钱,但尺寸与重量的界限不甚明显。背字方面最常见的有光背、背邑和背邕,其中光背为多,背邑次之,背邕最少。这个背邑和背邕的涵义与区别一直争论不休,有说背邑是背邕的简化;也有说背邑是京城广州所用的铅钱,背邕是刘龑长子耀枢封为邕王坐镇邕州时所铸……总之各种说法不一而足,至今还没有盖棺定论。

乾亨重宝

(铅质,光背,27.9×1.8mm,6.9g)

乾亨重宝

(铅质,背邑,24.3×1.3mm,4.3g)

至于讲到“乾亨重宝”四字的书法就真的不敢恭维了。据一般的说法,“乾亨重宝”四字多为铸钱工匠所书,字迹不一,制作粗鄙。南汉的乾亨重宝虽始铸于立国初期,但与盛唐的开元通宝远不能比,也不能和后面北宋的种种美泉相较。加上铅钱较软,常常磨损腐蚀严重,要细分版别,还得多花眼力。

有意思的是,不知是否铸钱的工匠们粗心大意还是有意为之,这种南汉所铸的乾亨重宝常有配错范或者传形的现象,按比例来说,在古泉中算是很高的一个品种了。配错范和传形的出现,也暗示着乾亨重宝是通过钱范浇注而得。1982年,在广东省阳春县的铁屎迳村发现南汉时期的铅钱铸造遗址。遗址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出土有“乾亨重宝”石质钱范、铅锭,等文物,堆炉中含大量炉渣。铁屎迳山上仍有溪涧、铅锌矿,推测南汉时期在此就地挖矿、冶炼和铸钱。从中发现的乾亨重宝石质钱范,足以证明上述乾亨重宝由钱范浇注而出的推论。而在后续的考古挖掘中也相继发现了许多关于南汉铸钱的器物,南汉一国的铸钱情况渐渐为世人所知。

乾亨重宝

(铅质,传形26.7×1.3mm,5.0g)

乾亨重宝石范

南汉铅板,2009年广州市越秀区景豪坊工地出土,板上方形小孔,便于提拿。约20×30cm。

南汉铅锭,正面阴刻“官”字款,侧面刻有“春州制十斤”字样。该铅锭可能为铸钱所用原料,或者上贡、进奉的礼品。

商贸腾飞

偏居岭南,社会稳定,海岸线绵长,这些都为发展经济,尤其发展外贸经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乾亨重宝成为铸行量最大的铅钱,在东南亚多地,甚至远至中东的阿曼也有出土,南汉当时的商贸之盛可见一斑。对内与南唐、闽、越,外贸东南亚诸邦,使南汉迅速积累大量财富和域外奇珍。那时的南汉珍珠、玛瑙以斗量罐装,波斯蓝釉、玻璃器皿也不算少见。1997年,在印度尼西亚印坦油田发现的印坦沉船上,发现了大量瓷器和各种器物,其中还包括145枚乾亨重宝铅钱。这些乾亨重宝铅钱,不知是为当时贸易所剩,还是船员的个人储蓄。印坦沉船的发现,也正好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南汉与东南亚诸邦间的商贸历史,同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见证。

印坦沉船上遗留的乾亨重宝

2003年康陵出土,西亚玻璃瓶

随风而去

及至公元971年,北宋大将潘美,率精兵挟风而至,在短短的数月之间,横扫南汉军队,南汉后主刘鋹望风而降,俯首称臣。至此南汉灭亡,国祚55年。南汉的一切都随风而去,岭南地区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那个富庶的南汉,曾经拥有数之不尽的金银财宝,珍珠玛瑙,古董珍玩,现在都已无从寻觅,而铅质乾亨重宝作为南汉经济活动的重要见证,至今仍有大量存世。正是这些出土少则数十斤,多则数百斤,甚至上千斤的乾亨重宝,构建着、支撑着南汉的经济,成为南汉经济发展的载体,诉说着南汉商贸曾经的故事,也为中国钱币史添上了绚丽的一笔。

乾亨重宝,才是南汉真正的重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的一位暴君和他的铅质钱
五代十国 南汉 乾亨重宝铅钱 鉴赏
收藏什么升值空间大 选择乾亨通宝收藏
五代十国南汉“乾亨重宝”背“邑”小平铜范钱的来龙去脉与品赏
朝梁暮晋 偏踞岭南:南汉高祖刘公式与乾亨重宝
广东出土完好南汉“乾亨重宝”铅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