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炼丹术?炼金术?一个关于神秘人的故事

今天这个故事,是笔者还在上初中时,听老房东讲的,故事的亲历者是老房东本家的一个长辈,这个长辈姓李,和老房东是叔侄关系,以下用李叔称呼。

李叔在当时的县城,是个小有名气的中医,因为医术精湛,常常有很多人,去他家求药,刚开始求药的人少时,李叔自己采药就可以,可是随着求药的人渐渐增多,李叔便放弃了进山采药,而是改成定期去县城采购成品药材。

当时的县城,还没有正规的药材铺,李叔每次购买药材时,也都要跑上好几个点,才能将需要的药材采购全,因为路途遥远,进一趟县城不容易,李叔每次采购药材时,都会照着一个月的量采购。

这件事发生时,李叔的名气才刚起来,进县城采购药材,总共也没几次,前两次,李叔都是雇个赶脚的车子,将他和药材一起送回村去,但雇了两次,李叔就觉得不值当了,因为赶脚的价钱很高,而这些药材,又是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的尴尬重量,李叔自己背回去可能受不了,但是换成一个壮劳力背回去,他觉得绝对不成问题。

所以李叔这次,采购完药材之后,并未直接去雇赶脚的,而是寻摸起了合适的劳力,看有没有人愿意接他这个活。

可不曾想,李叔转悠了大半天,愣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接他这个活,眼看着天色将晚,李叔正打算去雇车子的时候,却有一个穿着破破烂烂,看起来呆呆傻傻,整张脸挂满烫伤的壮汉,主动从身后叫住李叔,想要接他的活。

听口音壮汉不是本地人,李叔猜测,应该是河南那边的,而且壮汉声称自己不要钱,只要李叔让他吃顿饱饭就可以,如果李叔愿意的话,他甚至可以在李叔家里打长工,同样不要工钱,只要一日三餐管饱就行,即使常年的吃糠咽菜他也不嫌弃。

平白无故出现这么个人,而且还是不知根不知底的外地人,李叔当然不敢贸然领进家中,不过这个壮汉好像在县城待挺长时间了,周围人见李叔犹豫不决的,便主动出来帮壮汉说话。

壮汉给李叔的第一印象,本就不坏,现在又有这么多本地人替他说话,再加上李叔当时着实缺人手,便应了壮汉,答应他先收留他几天,之后看看情况后再做决定。

说好后,李叔便让壮汉背上药材,带着他向家走去。

这一路下来,少说也有十七八公里,且不说路况好赖,壮汉背的药材多少,平常人就是空着身子走下来,也够他喘上一阵子的。

但壮汉一路跟在李叔身后,既不吵累,也不喘粗气,背上背的那一麻袋药材,对他来说就好像背着包袱一样轻松,不知道的看到,还以为壮汉背了一麻袋鼓囊囊的棉花一样。

李叔见壮汉一身好力气,不禁心下暗喜,将壮汉领进家,观察几天后,李叔对壮汉越发的满意了起来。

别看壮汉呆呆傻傻的,但是手却不笨,李叔带了壮汉几天,他便能自己处理药材,而且壮汉的记性特别好,李叔家里的药材,没几天便记了个遍,抓起药来,手也稳的很,几乎从没出过差错。

还有一点,就是壮汉除了处理药材,配药时脑子灵光一点外,其他时候,就又变成了呆呆傻傻的状态。

而且没事的时候,壮汉大多数时间,都是将自己关在他的小配房里,不是呆坐着就是呼呼大睡,从来不主动去村子里瞎转悠,就连李叔家的其他房间,也很少主动的进去。

李叔见此,彻底对壮汉放下了戒心,从此之后,壮汉便在李叔家里安心的住了下来。

如此这般,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快一个月,自从壮汉到李叔家之后,李叔接连治愈了好几个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据李叔说,这些病人的病情,大多都是顽疾,他以前也试着开过方子,但大多没什么疗效。

比如,其中有一个老太太,患有很严重的风湿,整个膝盖部位已经肿的成了黑紫色,李叔之前已经帮她治过好几次,又是行针,又是敷药的,但都没什么起效。

可是这次她只将李叔开的药敷了一次,肿便消了下去,不再疼痛,就连行动也丝毫不受影响了。

所以当老太太的家人,提着礼品来感谢李叔的时候,李叔懵了好久,也没想明白是咋回事。

而且老太太的家人,还将老太太敷完的药渣带了过来,这些药渣里面有一只刚死不久的蜈蚣,听说是敷完药之后,出现在药渣里面的,李叔开的药方里面并没有蜈蚣,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蜈蚣,李叔也百思不得其解。

这件事,李叔以为是巧合,过去之后,就没再多想。

后来又有一个肾结石的病人,也是服了李叔开的药后没啥起效,李叔都放弃治疗的那种,这次病人磨破嘴皮子,又求了一次药,没想到,回家后只喝了一剂,碎石竟然成功排了出来。

要知道李叔这个碎石药,是属于民间偏方一类的,功效很是霸道,大多数结石患者,一副药最多只需煎服三次,便能将结石化了排出体外,李叔靠这个方子,曾治好了不少结石患者。

但是这个方子却有个弊端,那就是第一副药喝完,如果碎石排不出来的话,再喝第二第三副的药,就等于废了,是不会起作用的,而且第二副药会很伤身子,这也正是李叔从不开第二服碎石药的原因。

(题外话:这个治疗结石的方子,李叔曾传给了老房东,笔者也曾见过,里面有一味药是背阴处的干南瓜蔓,其他两味药材也都是常见的中药,并不稀奇,但奇怪的是将它们按照比率配好之后,就能碎石,且起效很快,当真神奇无比。)

李叔自己开的药,自己当然知道咋回事,当初李叔也是被病人缠的烦了,才开的第二副药,而且怕伤了他的身子,李叔还将方子里面最霸道关键的那味药去了,所以这幅碎石药,说白了,就是无效的,但是这位病人只喝了一剂药,结石竟然自己就排了出来,显然有点不合常理。

也就是这时候,李叔起了疑心,思前想后,都觉得问题多半是出在壮汉身上,因为自从壮汉会认药材之后,李叔就只管开药方,至于抓药的事,则全部是由壮汉一人完成的,如果有什么问题,自然是出在壮汉身上的。

所以,自此之后,李叔表面上不露声色,私底下,却开始留意起壮汉的一举一动。

一天晚上,大概夜里一两点钟的时候,李叔因为着凉,起夜去门外的旱厕上厕所,回来时路过壮汉住着的小配屋门口时,突然闻到一股子东西烧焦的味道,据李叔形容,那种味道非常类似糊锅味,但却没那么冲。

李叔本就对壮汉起了疑心,所以在闻到这种特殊的味道后,便放缓脚步,小心翼翼的向壮汉的房间走去,李叔本打算透过门缝和窗户缝隙偷偷观察壮汉的,可不想,壮汉的门口和窗户都是黑漆漆的一片,丝毫没有光亮透出,好像屋子里的人已经吹灯睡觉一样。

虽如此,但刚才的奇怪味道却还在不断的从壮汉的房间向外传出,而且李叔将耳朵贴在门板上后,能听到房间里有悉悉索索的响声传出,虽然声响并不大,但足以证明壮汉还未睡觉。

不甘心的李叔,转身向房间后面走去,这间配房后面是李叔家的菜园子,当初盖这间配房时,并未打算住人,所以为了进出菜园子方便,李叔特意在配屋挨着菜园子的那面墙上留了个后门。

只不过后来因为其他原因,又将后门堵了,堵这个后门时,是李叔自己动的手,当时为了省事,只用了些碎石块垒了垒,而后抹了些泥土就完事了。

泥土嘛,风一吹,没多久就开裂了,当时这个房间没住人,李叔便没太在意,后来壮汉住进去后,李叔怕这里漏风,便临时堆了些玉米秸秆在后门处,打算先凑合一下,等不忙了再重新拾掇一下,没想到,当初的凑合,这时候却派上了用场。

李叔到后门处,轻手轻脚的将秸秆搬开之后,便将身子趴在墙上,借着缝隙向房间内偷偷瞄了起来。

透过缝隙,李叔看到壮汉果然没有在睡觉,此时的他手中捧着一本破旧的老书,正借着蜡烛的光亮,皱着眉头在专心的看着书上的内容,而门窗上则分别挂着一块厚实的黑布,将光线遮的死死的。

只见壮汉身前的地面上,用石头支着一口海碗大小的锅,这口锅的形制非常少见,锅体也非常薄,就好像纸片一样,锅底下燃烧的也并不是柴火,而是一根低矮粗壮的蜡烛。

这颗蜡烛也不知是什么材质做成,燃烧出的火焰是那种蓝幽幽的绿色,而且蜡烛显然很耐高温,即便是在锅下面,周围围着石头狭小又高温的地方,也丝毫没有要融化的迹象,这一点,李叔想了很多年都没能想明白,到底什么材质的蜡烛,才会如此的耐高温?

锅另一侧的地面上,还散落着一些黑乎乎的块状物,李叔猜测刚才的糊锅味,应该是这些东西散发出去的。

壮汉盯着书本看了会后,便收了起来,而后从桌子上随手拿起一个木盒子,打开之后,便将木盒中的液体向锅中倒了进去,李叔见此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因为木盒中盛的液体,不是一般的常见之物,而是在当时的农村,乃至现在都极为少见的水银。

要知道,水银经过加热之后,是会产生有毒气体的,稍有不慎,就会中毒。

而壮汉好像一点都不怕的样子,只管拿着个小铁棒不断的搅拌正在加热的水银,等水银变得颜色微黑,像水一样稀拉时,壮汉便速度奇快又井然有序的依次向锅中加起了东西。

壮汉最先加入的东西,不过是些碎石、玉石,可是后面加入的两粒羊粪蛋大小的丸子,以及些不知名的粉状物,李叔就不知道是什么了,待锅中腾起一股白气后,壮汉面部表情一喜,飞快的将锅搬移到地面上后,壮汉便拿出双筷子,快速的从锅中向外夹出了好多类似黄金(也可能就是黄金,不过李叔不敢确定)样的块状物。

壮汉做完这一切,又如法炼制了一锅丹药后,就将东西收拾一空,一股脑藏在了床底下,才吹灭蜡烛,翻身上床呼呼大睡。

李叔见此,知道壮汉是个异人,但他一时也搞不明白,壮汉来此是何目的,是好是坏,所以并未惊扰,便转身回屋,打算休息一晚,待天明之后,再去询问壮汉缘由。

这一夜,李叔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都在想着壮汉炼丹时的场景,心中一会担心,一会又有些期待,担心的是,怕壮汉是个歹人,见事情败露后,对自己以及家人不利,至于期待,李叔自然是希望壮汉能传他炼制丹药,以及黄金的本事了,不过,李叔也承认,他期待最大的自然是壮汉炼石成金的本事了。

就这样,李叔脑子里的念头,犹如脱了缰的马儿一般,围绕着壮汉的事情,哒哒哒的跑了一晚上,直到天明,村民们都陆陆续续的起床活动后,李叔才迫不及待的向壮汉的房间奔去。

不曾想,此时的壮汉早已不见了踪影,配房门板大开不说,就连屋子里也收拾的整整齐齐的,就好像一直不曾有人住过一样。

后来,李叔在房间的桌子上,发现了一块核桃大小的黄色金属,和一块平平无奇的鹅卵石。

几天之后,李叔曾问过金匠,确定黄色的金属,就是真真正正的黄金,在二者之下,还压着一张纸,上面留着一首七言诗,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

金是金来石是石,尊卑贵贱人尽知。

二者源来是一物,莫因利字分高低。

这张写有诗词的纸张,李叔连同桌子上的石头和金块一起收藏了起来,这三样东西,李叔一生很是看重,从来不让别人碰一下,直到他临死之前,才舍得传给后人,并一再嘱咐他们好好收藏,莫要遗失。

(晚安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第一气血双补方,万千人验证,只需两味药材,它是——
老中医得罪天下大夫,也要公布这个惊世骇俗大补气血的方子
连石头都可以穿破!无坚不破,结石、囊肿、增生、肌瘤、血管瘤有救了
只用三味药,治好了年仅60岁的偏瘫多年的母亲
乌鸡白凤丸,补肝第一,还治痛风,男人也可以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