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乐者---蕭泉山书画精品展(书画鉴赏| 2015.6)


>>中国画坛网官方微信公众号:zghtwnet

>>书艺公社www.shufa.org      中国画坛网www.zghtw.net


  

蕭泉山书画精品展

——————————————————————————————

书艺公社网/推荐支持

2016.6


蕭泉山,重慶銅梁人,幼承家學練習書法,先后就读于云南艺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在云南、北京、山东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联展等,作品发表于“荣宝斋”“中国书画报”“美术报”“文化月刊”等核心刊物。作品集有《当代笔墨百家花鸟-萧泉山》《萧泉山画集》《翰墨藏真-萧泉山》等。现居北京。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
                                   —-记青年画家萧泉山

文/刘洪郡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书画市场的跟进,以及带来的激烈竞争,“包装、炒作、急功近利”已是普遍现象。然而也有甘于寂寞的画家,他们志承高远,不斤斤于眼前,对中国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激情,并以自已的坚定执著、脚踏实地践行着中国画探索,以传承经典、正大气象的笔墨精神作为追求,青年画家萧泉山便是这样的范例。也因此,他所呈现的格调纯正的中国画面貌受到越来越多同道们关注。


 在中国画领域,从古至今人们最为热爱的还是山水画,热爱山水精神。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不单单是指绘画,更是一种崇尚自然、陶养性灵,一种品德与境界的比喻。山水画不但可赏可憩,并可从中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学问、品格、修养等诸多信息。故一代又一代的画家寄情于此,泉山也酷爱画山水,并以此作为自已毕生修业奋斗的方向。


  画山水首先涉及到取法的问题,前人有“取法乎上”之哲言,即定位准确乃是一个成功的开始。泉山凭着他之前所学与自已心性,选择了近代大师黄宾虹作为重点学习研究的对象。黄宾虹是一位举世公认、承前启后的山水画大师,是集传统文化之大成者,其在画学、画史、画论、古文字、经史、诗詞等诸多方面的成就光耀古今,因此学习黄宾虹难度也极大,泉山便下了很大苦功来学习。他的学习方法比较独特,他从黄宾虹入化境之前的六七十岁时学起,从一树、一石、一山、一水、笔法、墨法,都认真练习、对比,参照理论反复实践。每画完一幅便悬于墙上远观近察,遇到始终画不好难于突破的,他就把画悬于就寝的床头对面,朝夕相对、分析原因,同时溯本求源,把黄宾虹曾经研习过的唐宋元明清等历代画家的风格认真梳理分析、探究来龙去脉;再结合自已的理解,从理论和实践经验当中去验证,从局部到整体、从形到意考其优劣、用长舍短;而且他还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时在书页的空隙处记下理论与实践中对比总结的心得体会。泉山的这些学习方法和状态一直保持至今,为不让时光虚度,他出门坐车也要带本书稍有闲暇即品读思考。


  然而也有些朋友不赞成泉山学习黄宾虹,认为黄宾虹能入不能出,以后很难有自已的风格。的确,黄宾虹的高深、经典,几乎是近代中国绘画难以跨越的巅峰,观几十年来学者无数,有成就者却凤毛麟角。不过泉山有着自已的见解,他认为这样的担心可以理解但不够辩证,这些年他学习黄宾虹后感觉到:“真正读懂黄宾虹后,其不但可学,而且学习黄宾虹恰恰可能是一条深入传统而又最有机会创新的捷径,感觉学得越好越有机会创新。只要顺应中国画继承发展的规律,找对方法,特别是先要从黄宾虹金石书法上下大力气,再以书入画,不但学其形迹,更须感通其精神,感悟他画学内美思想和知行合一的品格。同时也不能只宗黄宾虹一家,另需参照历代风格突出的大家,吸收长处。待功力日深之后重在多从生活中感悟,以自然和造化为师,在真山真水中激发自已创作激情,再说各人的时代、经历、性灵不一,只要理顺思想,不断实践,掌握好各个阶段研习的重点,长此以往,不求风格而风格必自来。反之,若没深入传统就刻意要与前人不一样,或纯以描摹自然形貌而‘为风格而风格者’,未得前人精髓、未与古人精神感通,是谈不上真正的创新。表面或形式上的风格,虽可吸引眼球或显赫一时,但终不被鉴家所重。因此,搞清创新风格的意义所在,把经典传承与发展,也是我们这一代学画人应尽的努力。”


  泉山正是基于这些深刻的绘画思想和实踐,使得他的画艺格调纯正、功力渐深。观泉山作品,笔力入纸,元气淋漓。去年在画展上,著名画家吴悦石先生见到萧泉山的画时,他仔细看了看后说到:“这个画笔墨纯正,线条沉实但画得轻松,中国画一笔见性,很难!能画到这个水平可见其有灵气、有才华,难得。”吴先生这个评价是中肯的。诚然,中国画以线造形的笔墨线条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笔墨不仅是一种功力和技术,其中蕴含了更多作者的思想、才情、品格和功力等综合的因素。所以中国画的难度、高度也多在笔墨上,这是真正的行家才能感受得到的。泉山在山水画上取得的成绩,除了他善思踐行,据我所知也与他多年修练书法、篆刻、花鸟功夫息息相关。泉山的书法我认真看过,他基本功扎实。不狂不怪、线条凝练遒劲、有金石味,即使他恣肆奔放的书法细品之,也不失法度。泉山的花鸟尤其是他画的孔雀和蔬果系列作品,用笔简洁老辣,很多同道和老师在见到泉山本人之后都颇感慨,未想到这笔墨老练的书画作品是出自一位年轻画家之手。他的恩师、已故著名画家袁晓岑先生当年曾说:“泉山年少笔老,犹为难得。”著名画家范扬先生评泉山之画说到“泉山书画均好,笔墨雄强”。泉山正是基于扎实的笔墨功力寄情山水,起点高、路子正,又肯下苦功,所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来与泉山多有接触,几次深聊之后,尤感泉山诸多优秀品格、他热情真诚、重友谊,低调,特别是对待学问那种追求真理、真知灼见的态度;在他眼里,无论别人有无名气,只要作品好,他都真诚地向其学习,真诚赞赏,逢人就讲,毫无门户之见。泉山的爱好也很广泛,他除了对书画的热爱,对政治、军事、国际形势也颇为关注,他说:“绘画是小道。世间万物息息相通,能融通万物与人生修为,乃入大道。”泉山是位善于感通、对艺术真心热爱的人,他的坚毅、自信、他的激情都深深地打动着我。


    如今,泉山客居北京,潜心绘事,2008年入国家画院以来得众名师指点,画艺日益精进。已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他,依然饱醮激情探索着中国画学问。我深感从他的思想和作品气象已可映照出他的未来,他的前途必将一片光明。


山 水 画 鉴 赏




花 鸟 篇 鉴 赏


情致生动  逸气迥出

                      ——萧泉山花鸟画艺术简评

文/耀文星

      

      与萧泉山兄相识又有几个年头了。我们刚认识的时候,泉山兄以他独特的艺术品格和对艺术的真诚和执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几年来,我们虽然见面的机会并不是太多,但我一直关注着他的进步和发展。泉山兄长我六岁,我们实际上属于一代人,他在艺术上的造诣,在我们这代人中出类拔萃,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萧泉山是重庆人,生长于巴山蜀水之间,从小就感染于巴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种下了艺术的因子。及长,他游学于外地,曾在云南师从国画大家袁晓岑先生,特别是在画孔雀这一点上,受袁先生启发良多。这几年来,萧泉山又负笈远游,在京华受到范扬等名师的指点,同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师友同道们交流,眼界日宽,在艺术上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同龄人中,萧泉山的艺术履历是颇为丰厚的,很少有像他这样在青年时期就得到这多名师的指点,加上他自身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这一切构成了他将来能在专业本身上出一头地的学术保障。

   

       在讨论萧泉山的花鸟画之前,有必要谈一下他在书法上下的功夫。古人说“书画同源”、“八法通于六法”,中国书画本来就是姊妹艺术,结合的非常紧密。中国画之所以千古不朽者,首要在于笔墨,舍笔墨无以言气韵。而非笔无以运墨,书法的练习尤为关键之所在。然而今人不能学古,不从书法下手,百蔽丛生,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笔墨不过关,尤其是用笔不过关。这一点,萧泉山是比较清醒的。他的书法,渊源于古人,多圆笔中锋,点划朴茂浑厚,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萧泉山练习书法,远取颜真卿、王觉斯的骨意,近参黄宾虹行书的利落跌宕,总而言之,妙处在于提的起笔,压的住纸,这是他的长处所在。虽然萧泉山不以书法名世,但在这一问题上,他胜过了许多的所谓书法家。当然,萧泉山最擅长的自然是花鸟画艺术。我见过他大大小小一大批作品,应该说,他在花鸟画下的功夫的贴实而全面的。在面对各种题材的时候,他的显得稳定成熟,游刃有余。萧泉山的花鸟画艺术第一个特点是笔墨老辣,用笔圆而厚,用墨灵活,前文说过,这与他在书法上的训练有关。他花鸟画第二个特点是造型准确洗练,同时富有情致和生活意趣。当然,笔墨和造型是中国画艺术的两大方面,一般画家在这两个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长处,但萧泉山的优点是能把笔墨和造型结合的非常好,以笔墨画造型,同时借物言情,抒写出自己对生活对生命的点滴感悟,这是他高于一般画家的地方,也显示出他的悟性和才气。此外,萧泉山的花鸟画在取法上走的也是正大的路子,他对青藤、白阳到吴昌硕、齐白石这一路的大写意花鸟画都做过研究,同时他又深入生活,观察各种花草小鸟的生活习性、姿态,画了很多速写,他一头扎进“传统”与“生活”这两本大书中,矢志探求,孜孜不倦,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天道酬勤,信也!

      

        萧泉山的花鸟画艺术中孔雀是他下功夫较多的一个品类。萧泉山画孔雀受法于乃师袁晓岑先生,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个人特点。孔雀被视为'百鸟之王',是最美丽的观赏品,是吉祥、善良、美丽、华贵的象征。而通过中国画笔墨的形式将这种华贵的珍禽表现出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袁晓岑先生是当代公认的孔雀大家,他把孔雀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仪态万千,堪称成为中国画坛一绝。萧泉山继承了乃师的艺术事业,这些年来,也一直在孔雀画上勤奋探索。他领略了大自然当中孔雀的幽雅与野逸,试图用中国画的笔墨之道,将其淋漓尽致的表达在纸面上。萧泉山笔下的孔雀用笔自然潇洒,与孔雀的生动姿态结合的非常好,同时墨气灵动,有种俊逸之气,用色富丽堂皇,描绘了孔雀的雍容华贵,但是不火气、俗气。这些都可见他对笔、墨、色的火候都把握的很恰到好处。中国画是辩证的艺术,古人历来强调中和之美,中和本质上说是一种对火候、对度的掌握,如此方能不激不厉,风规自远,显然萧泉山的艺术具有这样的品格。值得一提的是,萧泉山近来画了一批水墨孔雀,他在挑战新的难度和高度,他希望通过中国画最传统的水墨的方式,把孔雀的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书写出他心目中的“百鸟之王”。与前人相比,萧泉山的这种孔雀画更具备文人画的品格,尚士气、尚质朴、重笔墨、重韵味,摒弃华艳,唯取真淳,深符古人对文人画“绘事后素”、“返朴归真”的本质界定,同时也更加具备一种野逸之趣。我以为这与泉山多年来潜心研习传统和黄宾虹书画理论不无关系,众所周知,宾虹先师是以笔墨精神构成其书画最本质的核心,内涵极为丰富,后学者要想在书画上有所成就都会从中学习用心吸取,泉山也是如此,他除了画花鸟画也间作山水,并把山水画丰富的笔黑技法融入在孔雀的创作中,目前还在以此探索着水墨孔雀的艺术之路,我相信他走的这条路是对的,也具备一定的独特性,相信他能在这条路上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萧泉山的内心敏感而丰富,在艺术中,他寄寓融入了远离尘世的理想和忘情于大自然的自由心境,也在学习和感悟中渐渐形成自已的笔黑格调。这几年来,他为了追求艺术漂泊京华,经历了更多的酸甜苦辣,想必他对艺术和人生也有了更多的体会。作为朋友,我深深的为他祝福,也期待着他更大的进步。

                    

  于京华石垢书屋





书 法 篇 鉴 赏





书艺公社APP内测版!

“此”进入语音发帖时代~~~




2016.5

书艺公社新版APP尝鲜

新玩法、新特色!


语音发帖


轻松录音上传
倾听ta的声音






圈子功能





周边用户


查看周边用户、周边帖子
查看网友发帖位置





消息推送


回复信息及时通知
和好友实时语音交流


 



视频直播、发现等新功能也即将更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似之似|黄宾虹花鸟画选读
国画与书法的关系
国画与书法
当代邱皛雨作品
不倦探索 辛勤耕耘 ——卢云标的中国画
文萃专稿之刘继红教授大写意精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