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会越现代,人情就应该越冷漠

每次听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候,我心里都是很膈应的。

每次听到“现代人越来越冷漠了”的时候,我心里更是痒得难受。

我特瞧不起那种“过去的才是好的”、“现在越来越糟糕”的说法,从心底里瞧不起。

对于前者,我仅能用“人类社会在进步,也会有对应匹配的道德观”、“现代社会的道德水准因为吃饱喝足一定是比古代高的”来辩驳一二。

对于后者,我没有一丝头绪,只好甚至我也认为“现代人越来越冷漠了”,只能说服自己这可能就是社会进步的代价吧?

直到今天我看到了一本书,提出一个非常妙的视角来解释这件事,看得我哪怕直呼“绝了”。

各位可以先尝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冷漠了?

表现为:不再重视家庭、邻里关系;不再频繁人情往来;不再重视宗族长辈……甚至感觉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联系都淡了?

好的,那我们开始。

不止是人情

家庭、亲戚、宗族、邻里……在农业社会中,不只是人情那么简单。

一个十三四岁的年轻人,正要准备自食其力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自食其力的条件。

要种地,地从哪里来?

父母或者家族分配。

要盖房,砖木从哪里来?

父母或者家族分配。

要娶媳妇,老婆从哪里来?

有了地有了房,还是需要父母去提亲……

没有父母或者家族,一个年轻人从零开始的难度太大了,现代社会还有些地方可以打个工卖个苦力,农业社会哪有那么多工作岗位?大家都要种地的,没地?连努力土里刨食都资格都没有!

除非打算找个大户人家卖身,也要看人家看不看得上。

家庭和家族在旧社会承担着极大的经济互助责任,启动资本(土地和房子)、人际关系都是继承自上一辈,毛头小子想白手起家,可不是靠一腔热血就能实现的。

子孙辈接收长辈的遗产,就要听长辈的安排,也要负责长辈的养老。

亲戚间有困难可以互相帮助,盖房垦地收麦子,挖渠放羊看孩子,都可以互相帮忙,打架都可以撑腰。

婚丧嫁娶,亲戚邻里随个份子钱,就是一种经济上的筹集启动资金。

家族集体办学堂分田地,不就是一种小型化的企业吗?

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社会里常见的保险、借贷、融资、养老、教育……都可以通过家庭和家族关系来实现。

作者如此写到:

「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单个人生存下去的能力是很低的,天灾人祸、生老病残时你都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所以,为了能够更顺利地活下去,也为了生命的延续,个人必须跟其他人进行跨时间、跨空间的利益交换,即人与人之间的金融交易是人类发展的必要行为。比如,原始社会时期,人靠捕获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果蔬养活自己。在那种生产方式下,个人时常会数天捕不到猎物,如果不是在部落之内人人共享狩猎采摘成果,亦即部落成员之间隐性地进行跨时间的价值交换,许多个人会很快饿死。

因此,人际金融交易是任何社会都必须进行的,只是实现人际金融交易的形式很不一样,今天我们熟悉的外部市场提供的金融证券只是其中之一。在原始社会里,部落公有制是一种实现形式。在那种安排下,个人没有自己的空间,没有自己的财产,但好处是所有劳动成果都共享,让群体活下去的可能性最大化。

在农业社会里,人际金融交易也以人格化的隐性方式实现,其交易范围缩小到家庭、家族这些血缘体系内。家庭、家族之内不分你我,养儿就是为了防老,子女即为人格化了的保险品、信贷品和养老投资品;亲戚间“礼尚往来”,就是我说的跨时间价值交换的代名词,得到一份礼就让你欠一份人情,下次回礼时你才还了那份人情。所以,那种金融交易安排下,交易头寸是以“人情”记录下来的,而不是以显性金融合约的形式记录的。

当养育子女是实现跨时间价值转移的最主要方式时,农民规避风险和养老的境况就不是由保险产品的好坏、股票的多少、基金的投资组合决定,而是由儿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也就是传统所说的“多子多福”。“四世同堂”之所以是一种理想境界,也因为这样进行人际隐性金融交易的范围就可以尽可能地大。所以,越传统的农业社会,越会在粮食产量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地让人口膨胀。

中世纪时期的欧洲,教会是血缘之外或者说与血缘网络并行的互助结盟组织,其结盟的基础不是血缘,而是对上帝的共同信仰。教会跟家族、宗族类似,一方面起到经济上的互助、互保作用,也就是实现成员间的跨时间利益交换,即金融交易;另一方面促进成员间的情感以及其他非物质交流,给成员提供安身立命的信仰基础。」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重要的组织结构,为什么越来越不重要了呢?

更高效的金融

古代社会的“互助集体”通常以家庭和家族形成,家庭和家族也尽量变得庞大,这样互助效率才会更高。

比如说保险,三五人互保一定没有三五百人互保的效果好、风险低;比如教育,请个老师教家里的三个孩子肯定没有教全村的三五十个孩子效率高……

既然是越大越好,为什么无法形成比家庭家族更大的经济互助组织呢?

因为信任。

如今我们走在街上很少会担心被抢钱,大半夜吃个宵夜马路上瞎溜达心里也不会发慌,但在古代,法治跟不上,社会安全没有保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无从谈起。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法治基本上只维护统治者利益,都是纳税、谋反之类的罪名,只有在现代社会法治中,才会有民事纠纷的部分,古代社会这部分都只能有宗族、村落的长者按照习惯来仲裁。

这种非共识、小范围的社会规则,自然无法让一个广西人和一个东北人互相信任,而不信任会愈演愈烈直至激化。

最终导致,信任只在家庭和家族中小范围存在,陌生人=不信任。

古代社会建立了小圈子的互助,是因为只能建立起小圈子的互助,因为广泛的立法执法还没有建立,大圈子互助无从谈起。

作者的表述也非常精妙:

「现在我们熟悉的由金融市场提供的信贷、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产品,并非人际跨时间、跨空间金融交换的唯一形式,只不过,它们是超越血缘、超越社团组织的非人格化的实现形式。在金融市场上,那些金融公司不管你姓什么,是谁的儿子,读过多少书,有什么意识形态,持什么政治信念,信过什么宗教,只要你具有交易信用,有支付能力,它们就会跟你做金融交易。

那么,为什么并非所有的社会都选择发展外部化、非人格化的金融市场呢?为什么在传统的中国没有出现现代证券市场呢?这又涉及人际金融交易的性质、所要求的信用支持架构。仔细思考一下,我们会发现,正因为金融交易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人际价值交换,是把交易双方在不同时间的收入进行互换,那么,彼此信任是交易能否成功的关键,信用和交易安全是核心。换言之,金融交易跟一般商品交易有本质差别,商品交易往往是现货,以现金交易,所以,交易双方即使素不相识,问题也不太大;但是,金融交易一般不是现货交易,而是价值的跨期支付,不能是一锤子买卖,所以,没有互信、没有保证金融契约执行的制度基础,就没有金融交易的发展。

现代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等,是伴随着现代法治制度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没有支持陌生人之间交易的现代商法、合同法、证券法等方面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我们熟悉的那些外部化了的金融证券市场;反之,金融证券交易在陌生人之间的深化过程,也带来了更多、更深层次的法治要求,促进了后者的演变。在这个意义上,人际金融交易范围的不同,对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对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要求也会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现代之前,几乎所有的农业社会都有立足于血缘的文化和社会秩序,传统的儒家文化也不例外。血缘关系是一种个人出生之前和出生之后都无法选择的关系,出生在哪家、谁是你的父母、谁是你的兄弟姐妹、谁是你的爷爷奶奶等等,这些都不是你能挑选的,也是你一辈子不能改变的。这种稳定和不可选择性,对于还没有外部非人格化、建立法治体系的传统社会来说,最有利于建立并维护诚信,血缘关系的永恒就是信用。所以,从金融的视角来看,传统的“育儿防老”是一种基于血缘的跨时间、跨空间的人际利益交换安排,而“三纲五常”所规范的“名分等级”秩序则是支持这种交易体系的文化制度保障。在“三纲五常”的安排之下,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其名分、等级,越位就是“犯上”,甚至朝廷法律也明文规定不孝子该杀。这种刚性秩序当然能增加“孝道”下的人际隐性金融交易的安全,父母不用担心在子女身上的投资会没有回报,兄不用担心弟的回报。因此,在传统中国社会中,人们普遍对儒家建立的这种刚性交易体系“放心”,家庭、家族内的金融交易风险小,这也是这一体系能运作2000多年的原因。」

说回冷漠

现在我们知道了,是因为我们没那么依赖家庭和宗族了,好像我们没有那么有人情味儿了。

那这是一种好事还是坏事呢?

我倾向于认为,很多人脑海中的美好时光,都是加了个人滤镜的,现实可能非常窝火。

如果你喜欢的是温情的人情味,现代社会也应该是更好的选择,因为没有那么多“不得不”的利益绑架,让感情变成单纯的感情。

需要经济互助的部分交给专业的金融,让家庭回归单纯的感情,不是一种更有人情味的方式吗?

作者如此写到:

「只不过,这种刚性体系过于偏重父母、兄长作为“投资者”的权利(甚至权力),压制子女、年幼者的权利。只要你出生的时间晚,哪怕只晚一点,这一辈子的地位就永远低于先于你出生的人。特别是在这样一种隐性金融交易的安排下,“养儿防老”等于把子女当成了经济工具,家庭的建立、子女养育等,都过多地受利益驱使,使利益和感情无法分离。

因此,虽然家庭、教会、金融市场都能提供人际的跨时间利益交换,这几种交易安排之间也的确有极强的替代性,但是,它们的利弊差异极大。比如,在“养儿防老”体系下,人更多的是作为投资、保险、信贷交易的载体而存在,人首先是经济工具,而人性价值、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被牺牲太多。一个人可以因“不孝”而被处死,等于在说人存在的金融工具作用,就是体现“养儿防老”,不承认超越金融交易载体的人权。

相比之下,非人格化的金融市场发展之后,压在家庭、家族之上的经济交易功能逐步从家庭、家族剥离,信贷、保险、投资功能都可由金融市场来承担。这就是为什么我说金融市场正在把中国家庭从利益交换中解放出来,让家庭的功能重点定义在情感交流、精神世界上,家应该是情感的天地,是精神上安身立命之所,而不是利益交换场。」

一个案例

作者还列出了一个经典的案例,我们一起看下:

「2005年,刘教授来耶鲁大学访问一年。他对我讲到他的亲身经历:2004年,他在上海的内弟小王准备结婚,要花120万元买150平方米的房子。小王和未婚妻都在金融公司工作,年收入加在一起18万元,他们手头的积蓄有30万元,还缺90万元。那90万元怎么找到呢?

一种可能当然是小王去银行做按揭贷款,如果做30年到期、年息5%的按揭,小王今后的月供大约4832元,年供不到6万元,他们当然能支付,但占小王夫妻未来年收入的1/3。

不过,小王和未婚妻不愿意做按揭贷款。他们跟父母说,如果做按揭贷款,不是让他们一结婚成家就背上月供的包袱吗?小王的父母想想,觉得也是,不能让年轻夫妻背上这么重的包袱!他的父母60岁出头,已退休,手头有60万元养老用的积蓄。就这样,小王父母拿出手头60万元的积蓄,刘教授夫妇把手头仅有的20万元积蓄贡献出来,另一位亲戚出10万元,给小王买上了150平方米的房子。

当然,刘教授讲的故事对中国人很普通,没有什么稀奇。只是这种安排改变了小王大家庭的关系和性质。

第一,刘教授现在一想起这事就恼火。作为历史学教授,他的收入不高,20万元的积蓄是他当时所有的钱。他说自己在广州的房子还不到70平方米,凭什么他要用自己所有的积蓄供他内弟买那么大的房子?所以,从那以后,提起他内弟,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过去的积蓄,而不是他跟内弟的感情有多么好。况且因为那笔钱,刘教授跟夫人的关系也变得紧张!

第二,本来,小王父母可以把自己的60万元养老钱做投资理财,若干年后自己能有钱养活自己,也能有自己的尊严。但是,现在钱都给了儿子,今后的养老就要很大程度上依靠儿子、女儿了。也就是说,不管今后跟儿媳、女婿是否处得好,都没有别的选择,只好跟他们一起住,或者靠他们供养,等着他们给钱。这样,本来可以自立养老的小王父母,今后就只能看别人的脸色养老了,不能有自己的自主生活空间,不能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了。

第三,同样糟糕的是,正因为小王这么容易就得到90万元的帮助,他无法感受到靠自己劳动养活自己的责任,那看似“免费午餐”的90万元,只会培养懒惰。

而如果小王通过按揭贷款获得90万元,表面看会给小王夫妇带来月供压力,但是,这种压力不是坏事,会迫使小王奋发向上,增强责任感。同时,这也让其父母留住养老钱,不需要看子女的脸色。另外,对刘教授夫妇来说,他们的关系就不会出现紧张,当然也不会让刘教授一想起内弟就想到自己失去的积蓄。

实际上,这两种安排,给每个人带来的自由度也截然不同。试想,小王拿了亲戚的90万元买了大房子,他们夫妻俩今后消费什么东西,亲戚自然有权过问、有权管,就像刘教授抱怨小王的房子比他的大很多一样!等小王父母更老、靠子女的钱养老时,他父母花钱也会受到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的监督,花别人的钱能那么自由吗?」

金融塑造自由,自由必然冷漠。

完!

我是揉揉人人,这是我的第371次成文,是他又一小部分平凡而无聊的人生,也是他又一点小小的进步。

欢迎来公众号“揉揉人人”找我玩。

感谢阅读,感谢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统家、孝文化背后的隐性经济思维
中国的人际交往行为
何为高人
不管多大,还是亲戚眼中“不懂事的年轻人”?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社交规则:人际交往中的错误,地位越低越难被原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