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志智漫谈二十四节气养生——立秋:阳消阴长去燥润肺
 

         立秋一般在每年8月的7、8或9日。它的到来,预示着一年四季里的第三个季节秋季的到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养生专家杨志智提醒,进入秋季,人们要注意养肺,起居上宜早睡早起,饮食中需少辛多酸,锻炼时需平缓持续。
●秋凉时节即将到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古书中有云:“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阴气开始上升、渐盛,人们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严格意义上讲,立秋和立春都不是说已经进入秋季、春季了,它们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因此,立秋也就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在立秋之后,人们会渐渐发现一些进入秋天的信号。比如民间谚语说:“立了秋,把扇丢。”立秋之后,渐渐就会有凉风刮起来了。比如人们说“立秋一日,水凉三分”,意思就是立秋之后的雨水越来越凉,不像小暑大暑的时候,人们淋了雨不一定会感冒,立秋后的雨要是淋上,就很可能着凉生病。再比如立秋之后,早晚的温差渐渐大起来,而且有阴凉的地方也会觉得凉快了,蛐蛐儿、蝈蝈儿、油葫芦这样的秋虫越来越多了。作为收获的季节,秋天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瓜果基本全都熟了,最先熟的秋果应该是海棠、大枣,渐渐地,苹果、葡萄、老玉米、花生、毛豆全都一窝蜂地上市了。需要注意的是,在众多秋季的特点中,当您发现清晨有自然形成的露水点缀在草丛间时,就要注意了,秋天彻底到来,老年人在早晨锻炼和傍晚纳凉时一定注意不要着凉。
●滋阴润燥宜养肺
  秋季正是养肺的好时候,但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肺主呼吸之气,是主管人体生理调节、代谢的重要器官,它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开窍于鼻,通过肺的呼吸,人们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而肺不断地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吐故纳新,促进了宗气的生成,并调节着气机,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宗气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们一般常说的“中气足”里的中气,是一个人身体强健与否、精神矍铄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


  秋季养肺适合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莲藕、银耳、梨等,以及一些白色的食物,如杏仁、白萝卜等等,尽量避免出现咽喉干、肠燥便秘这样的状况,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警惕秋季便秘。这些症状很明显就是您已经有秋燥的状态了,必须马上缓解,不然会严重影响健康。
  而在起居上,此时不再像夏天时需要晚睡早起,立秋之后应该渐渐培养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习惯。中老年人可以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而为了不辜负秋天的大好风景,爬山、旅游、散步都是很好的选择,既能锻炼身体,又可以让心情更舒畅。
●贴秋膘必须因人而异
  在民间,立秋最讲究贴秋膘。简而言之,就是要吃肉,为不久后抵御秋天和冬天的寒凉天气储藏能量。
  的确,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但是,必须建立在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的基础上,补充夏季的消耗,切不可乱补。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营养水平早已不是几十年前困难时期能比的了,所以适合贴秋膘的人群也就大大减少了。在杨志智看来,一些夏季“苦夏”很严重的人和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如老年人,若立秋后食欲逐渐好转,则可以开始贴秋膘了。
  不过专家提醒大家,贴秋膘可不意味着顿顿红烧肉地吃着。刚刚走出苦夏,人的胃肠功能较弱,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一下子吃太多的肉类等油腻的食物,会增加胃肠负担,影响胃肠功能,出现肚子痛、腹泻症状。因此吃肉要适当,每周吃一两顿足矣。需要谨记的是,一些患有胃肠道疾病、高血脂、慢性中风等疾病的人,不宜摄入肉食太多。
  立秋进补的原则是“少辛多酸”,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适当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养肝。要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另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
●秋季的饮食须知
  除了贴秋膘,立秋还有“咬秋”、“啃秋”的习俗,就是在立秋当天,要吃应季的瓜果梨桃。可是您也许不清楚,秋天的瓜类一定不要多吃,民间就有“秋瓜坏肚”的说法。秋瓜包括西瓜、哈密瓜、香瓜、菜瓜等等。杨志智说,之所以秋瓜容易坏肚,是因为几乎所有的秋瓜都是夜晚生长的,性质均偏阴偏寒,生吃吃多了会损伤人体的阳气,特别是脾胃的阳气,使脾胃的抗病能力下降,出现腹泻、下痢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
  杨志智还特别为读者选出了在秋季滋阴润燥、最适合吃的食物——莲藕。杨志智说,藕是生吃、熟吃、凉吃、热吃都相宜的食物。另外,多吃一些低热量的青菜、竹笋、海带、菌类都是很好的选择。他还建议大家可以在早餐时,变着花样喝一些有营养好吸收的粥,并且可以在粥里随意搭配组合一些银耳、莲子、枸杞,这对滋养身体非常有益。
●秋季几大注意事项
  第一,立秋之后,应适当减少游泳的次数,接近露水节气时,就要避免在室外游泳了。因为此时,露天游泳池中的水会越来越凉,容易让老人和孩子感冒、受寒。
  第二,人们形容秋天,多说是“秋高气爽”,最适宜出游。而针对秋天很多人容易悲秋,产生伤感、忧郁的心情,登高远眺就成了非常适合这个季节的运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饱带干粮热带衣,无论天气如何,外出时多带一件长袖外套是很必要的。
  第三,外出游玩除了防止天气变化引起的感冒着凉,更要警惕花粉过敏。易过敏人群出游须做好对旅游地的提前了解以及防护工作。
  第四,入秋之后,人们出汗量并没有明显减少,但此时阴气又渐盛,极易造成阴阳不平衡,加上此前夏季的肠道抵抗力和消化功能本就不算强盛,因此不少人会出现秋季腹泻。这样一来,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就变得更为重要。
  第五,虽说秋后的蚊子和蚂蚱一样,没几天活头了,但是更要防止秋季蚊虫的叮咬,防止传染病,一定要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第六,告别了热得让人打蔫的夏季,人们要在舒适的秋季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好好锻炼身体,为寒冷的冬天打下好的身体基础。年轻人适合跑步、快步走这样的运动,老年人则适合练练太极拳、太极剑,以及慢跑、散步、爬山等相对舒缓的运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立秋之后如何养生?
白露节气养生
立秋时节话养肺
立秋如何养肺?中医专家提醒重在滋阴润燥
秋季容平 养收之道
今日立秋,这些事你一定要注意!否则冬季百病缠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