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的在“用课文教”吗?
前情提要:我们班在学习“走近古典名著小说”这一单元的过程中,已经经历了自主学习阶段和合作探究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笔者通过作业设计,打通了课后和课上时间,以“如何读懂半文言的小说”为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草船借箭》和《景阳冈》两篇课文的内容,摸索出了“读懂半文言小说”的两种方法,一个是通过列故事提纲来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即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二是运用表格的形式,通过分析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来分析人物的特点。
基于上述活动,今天语文课的内容是,运用《猴王出世》和《红楼春趣》两篇课文的内容来检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两种学习方法。因此,今天语文课的学习活动是,从《猴王出世》和《红楼春趣》两篇课文中任选一篇,运用“列故事提纲”和“人物分析”两种学习方法,读懂半文言的小说。
这样设计学习活动的意图在于,是通过这种方式在“用课文教”,而不是在“教课文”(自以为是)。这样判断的依据是,笔者把学生学习第二单元的目标定位在了“如何读懂半文言小说”上。这一目标的定位源自于学生自主学习阶段中学习结果的呈现,以及合作探究阶段中师生共同对学习方法的提炼。这样做是否才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这样做是否与第二单元阅读训练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相违背?(自以为虽不违背,但确有“拔高”嫌疑)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随时省察。
虽然我至今还没想清楚,但这不重要,最起码我进行独立思考了,这样的我已经很厉害了,不是嘛?
言归正传。今天学生利用课上时间完成了“单元检测”的学习任务,通过浏览学生的学习成果发现,关于“列故事提纲”还存在两种问题,一是把作文提纲和故事提纲混淆了,二是故事提纲不指向“这一篇”课文,具体情形如下:

 
这两个学生提纲中,第一位学生是把作文提纲和故事提纲混淆了,作文提纲可以简洁明了,因为作文是你自己写,而作文提纲的目的在于帮助自己从结构上进行构思,但故事提纲存在的意义在于,其他人通过提纲,就能够了解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即起因、经过和结果。而第一位学生的提纲不能达到这个目的;第二位学生的提纲的问题在于,他列的提纲不能指向“这一篇”课文,换句话说,从他列的提纲中,不能体现就是《猴王出世》这篇文章,因为提纲内容太“大众”,随意替换成什么内容都可以。这两位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他们还是不理解为什么要列故事提纲?故事提纲的作用是什么?
当然,也有同学对故事提纲进行了创新,比如小郝的故事提纲,就不是模仿小许的故事提纲,借助人物来串联故事情节了,而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列的提纲,具体情形如下:
 

她在跟我交流时告诉我,她是借鉴了四上《观潮》的学习方法。学习《观潮》时,我们是按照“观潮前——观潮中——观潮后”的时间顺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她对这种方法进行了迁移运用,在梳理《猴王出世》故事经过的时候,她按照“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的顺序对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是一种新的思路,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体现。
今天的语文作业是,列出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的作文提纲,明天课上进行反馈,并完成习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节作文课的感想
《促织》教案7(三课时)
《荆轲刺秦王》教案
用课文教语文——《威尼斯的小艇》教学思考
老师随记录
“用课文教语文”到底是怎么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