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直接灸法的具体操作事项(必修课)

想不得癌症 ,一定要多拍打“小腿”

艾灸治好妈妈的卵巢囊肿,太神奇了!

艾灸10分钟,迅速提升下垂脸!简简单单就变美!


不少灸友留言咨询直接灸到底如何操作,虽然小编发过数篇文章,可能还不够详尽,今天补充的一篇来自谢老的经验总结,大师的操作心得值得大家学习,要认真看的。


直接灸法


即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烧,温度约达70℃。此法又分为两种,一为化脓灸,一为不化脓灸。


一、化脓灸(重直接灸)


化脓灸也称瘢痕灸、着肤灸、打脓灸。古代多用此法。因艾炷大如枣核,要求下广三分,一二次灸成,令发灸疮、致皮焦肉烂,痛苦不堪,人多畏惧,不愿接受。现代仍有沿用此法者。如有些地方防治哮喘,慢性气管炎,专门在三伏天,炎热季节,灸背部俞穴,大炷烧灼,致令成疮,称为打脓灸。效果虽好,但一般医者多不主张急于求成,而改为小炷多次的缓和方法,代替了大炷灸法。徐徐灸之,日久见功。

操作技巧:首先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安置体位,审定穴道,用75%乙醇棉球消毒,也可以用甲紫药水或红药水点个小点,打个记号,取极细之艾绒,做成麦粒大小(比麦粒稍大也可以)圆椎形之艾炷,然后把它直立放置于穴位之上,再用线香从顶尖轻轻接触点着,使之均匀向下燃烧。


第1壮燃至一半,知热即用手指按灭,或快速捏掉;第2壮仍在原处,燃至大半,知大热时即按灭或捏掉;第3壮燃至将尽,知大痛时即速按灭或捏掉,同时医师可用左手拇、食、中三指按摩或轻叩穴道周围,以减轻痛苦。经灸数次,然后再灸,就不太痛了。耐心灸至10余次后感觉一热即过,却无甚痛苦了。连续施灸,不数日即能达到化脓之目的。若不化脓,只要这样长期灸下去也同样收效,如此可免炮烙之苦,现在多采用此法。

使用直接灸法,必讲技巧,才能减少灼痛,灸得舒适。每当患者觉大热时,术者要立即用示指将火压灭,或用拇、食二指迅猛捏掉。压灭的好处是等于又刺激一次,缺点是患者会感到更加热痛一下;迅猛捏掉,患者就会立即消除热痛感,而术者亦不觉烧灼,二者任选一法。如果无经验,一见火就胆怯、犹豫、动作缓慢,则术者必觉手指烧痛;动作迅速,大胆压灭或捏掉就没有多大感觉。当患者喊疼之际,切忌慌忙将火擦掉,因为猛一擦会损伤皮肤,不如压灭或捏掉合适。


临床上灸关元穴治缩阳症、遗精、早泄,一次可灸二三百壮。用小艾炷灸至三百壮时,约有3cm×3cm皮肤起红晕,2cm×2cm组织变硬,1cm×1cm即中心部被烧黑。初灸时尚觉灼痛,以后一热即过,没有痛苦,反觉舒服。


用这种灸法,初灸之后,局部变黑、变硬、结痂。下次再灸就在痂上施灸。如果化脓,可以按压排出脓液再灸。如果痂皮脱落,可以用敷料覆盖,等结痂后再灸,或用艾绒烧灰敷上再灸。


至于灸疮化脓,多属无菌性,勿须顾虑,这和一般疮疖或创伤性炎症不同,未见发生过什么问题。只要溃疡面不弥漫扩大,只管连续施灸。如果化脓过多,溃疡不断发展,脓色由淡白稀薄,变为黄绿色的脓液,或疼痛流血,而且有臭味,即为继发性感染,可以用外科方法处理,很快就会痊愈。


化脓灸属于良性刺激,能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千万不要一见化脓就顾虑重重,影响施灸。通常灸疮不加治疗,20~30天就自然痊愈了。但化脓灸面积扩大时要用敷料保护,以防继发感染和摩擦。


《医心方》引《小品方》云:“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太平圣惠方》说:“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差;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可见灸疮化脓是提高疗效的好事,并不可怕。


化脓灸适应证:哮喘、慢性胃肠病、体质虚弱、发育不良、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症、心血管病、慢性气管炎、肺结核、阳痿、遗精、早泄、缩阳症、妇产科病、其他慢性病、顽固病均可使用,也可以灸治癌症、艾滋病及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现在经验,凡心、肝、脾、肺、胰、肾、胆囊等内脏疾患均可灸之。但不要在面部或活动多的部位用化脓灸法。


关于直接灸法,宋代闻人耆年在《备急灸法》上说:“要之富贵骄奢之人,动辄惧痛,闻说火艾,嗔怒叱去,是盖自暴自弃之甚者,苟不避人神,能忍一顷之灸,便有再生之理。自当坚壮此心,向前取活,以全肤体,不致枉夭,岂不诚大丈夫欤。”这是鼓励人们要有勇气,敢于使用灸法治病。笔者多年来一直使用此法。直接灸足三里,亲身体会到,日久之后,不仅没有痛苦,而且有温热舒适,直达深部放散远方的感觉,好像刺入一根热针,同样有感传作用。灸足三里后5年来不曾感冒,自觉身心舒适,精力充沛。没有经过实践的人是体会不出来的,正如陆游诗里所言:“书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非化脓灸(轻直接灸)


取麦粒大小之艾炷,如上述方法放在穴位上燃烧,知痛即捏掉或按灭。每穴一般灸2~3壮,局部发红为止,最多起小水疱,一般不至于化脓,不须处理。如果施灸过重,起大水疱,可用消毒针穿破放水。如需连续施灸,可在原处或稍移位置再灸。


用这种方法比较方便,治慢性病必须常灸,每次多灸几穴,才能收效。现代日本医者多用此法,应用很广,凡是灸法之适应证,均可用此法施灸。根据我们临床实践的体会,化脓灸和不化脓灸,只是程度上的不同,酌情使用,亦无需严格区别。此法的优点是:人体各处均可使用。肘劳、痄腮、咽痛、崩漏、月经过多、面神经麻痹等有些病一二次即愈。


关于直接灸法烧伤程度及现象:


第一度烧伤: (充血期)40~45℃之热力,灸后发红发热,一会即过,此为轻度。

第二度烧伤: (水疱期)约50℃之热力,灸后发热发痛,经久不消或起水疱,此为中度。

第三度烧伤: (焦化黑色期)60~70℃之热力伤,灸后烧黑,结痂或化脓,此为重度。一般化脓灸,即等于第三度烧伤。


关于灸疮愈合后的组织变化:停灸后3~4周,灸疮即脱痂,出现赤褐色创面,逐渐缩小变成白瘢。其表皮、真皮、皮下结缔组织、乳头、毛囊、汗腺、皮脂腺均消失,形成永久性平滑的皮肤表面,即灸疮之瘢痕。这种瘢痕灸法对组织破坏较重,但因其面积很小,对人体是无害的。

  • 以上内容来源于《谢锡亮灸法》,本平台重在交流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喜好艾灸的灸友可以在书店和网上购买此书,内容非常详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谢锡亮:几种简便易行的施灸方法
学习灸法的相关材料
如何看待艾灸出的 “灸疮”
现代灸法篇—— 皮肤科疾病 177 带状疱疹 ①
自灸日记(十五天流水账)
中医外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