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复方《强力祛瘀通血方》治疗血管堵塞性疾病科研简介

1、血管堵塞性疾病的概念

血管堵塞性疾病包括:动脉在硬化基础上的血栓形成、心脏血栓脱落后的动脉栓塞、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后的血液回流受阻等;其临床表现的疾病主要有:眼底缺血性病变:(缺血性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动脉硬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等);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心梗、缺血性心肌萎缩等);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脱落引起肺动脉梗塞,房颤附壁血栓脱落致(脑、肠、肢体等)动脉栓塞,股骨头坏死等;以上诸多疾病统属血管堵塞性疾病。

2、血管堵塞性疾病的发病因素及治疗现状

血管堵塞性疾病的常见发病因素有四:血管壁硬化、血管痉挛、血液粘滞度升高、血小板聚集(硬化斑块脱落、硬化血管内膜下出血、非血栓性栓塞属特发性少见原因,不在此讨论之列)。

在治疗上目前通用的方法是:

(1)针对血管壁硬化——支架介入、血管搭桥(无论中西医就目前而言,均无有效药物);

(2)针对血管痉挛——中西医均有有效药物(如硝酸酯类、钙离子阻滞剂和中药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等);

(3)针对血液粘滞度升高的治疗——抗凝药华法林、低分子肝素及降血脂药,中药活血化瘀药、增加饮水量,针对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数增多的原发病治疗;

(4)针对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及活血化瘀中药等。然而,以上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药都是用于预防,对于已经在血小板聚集和血凝作用下形成的血栓的治疗,目前仅有纤溶类西药“尿激酶”等能对其溶解,但不足之点是其“有效时间窗”太短(仅有3~4小时),因而严重限制了其临床有效使用。

3、目前国际上溶栓药的研发状况

溶栓药分为三代:

第一代:尿激酶(UK),正常血液中存在,由人尿中提取,可溶解血栓,但易引起异位出血,全身纤维蛋白原消耗情况明显,90分钟血管开通率53%,血流完全再灌注率(TIMI3级)28%,有效时间窗在3小时内;

第二代:阿替普酶(rt-PA):属组织型纤溶酶,来自人体组织,溶解血栓时,不引起异位出血,全身纤维蛋白原消耗情况轻度,90分钟血管开通率大于80%,血流完全再灌注率(TIMI3级)54%,有效时间窗在3~4.5小时;

第三代:瑞替普酶(r-PA)、替奈普酶(TNK-tPA):属基因重组的组织型纤溶酶,溶解血栓时,不引起异位出血,以瑞替普酶为例,全身纤维蛋白原消耗情况中度,90分钟血管开通率大于80%,血流完全再灌注率(TIMI3级)60%,有效时间窗仍在3~4.5小时;

针对以上情况,中医界设计了不少中药复方处方,企图解决这一难题,但已上市的中成药,药理作用多数以抗凝作用为主,比较有影响力的药品如“脉络宁注射液(颗粒)、通脉灵片、脑心通胶囊、活血通脉片、血塞通片、通心络胶囊、血栓心脉宁片”等,临床疗效显示,对一般性缺血性血管病,疗效尚可,但对于动脉狭窄严重的冠心病、复发性脑梗、严重的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曲张并发重度溃疡,都显得“效力有限”。

综上所述,目前溶栓西药,仅管溶栓力强,但其“有效时间窗”太短,严重制约其临床使用,而已有中成药又显“药力”不足。正因如此,全国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就有99.8%的未能接受到特效药物的“溶栓治疗”(见《参考资料》)。因此研究一种中药复方可以有效治疗“重度、复杂的血管堵塞性疾病”,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4、研究治疗血管堵塞性疾病中药复方的目的、意义

血管堵塞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但此类疾病在治疗手段上除了支架介入和血管搭桥外,在药物治疗上,西药受“有效时间窗”限制,目前上市的中成药又显“药力不够”。严重制约此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本项目旨在有效解决眼底、心、脑、下肢严重缺血性疾病,对于保护视力、挽救生命,保护生产力有着极大的社会效益;对减少社会残疾人数量,降低治疗成本,减轻医保负担,也有极重要意义,同时对提高中草药在血管堵塞性疾病中的治疗地位,增强中成药企业的生存能力,提高民族制药工业的竞争力也有重要意义。

5、与血管堵塞相关的药物分类

目前在血管堵塞性疾病治疗方面: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是支架介入和血管搭桥)方面分西药和中药。

(1) 西药情况:其药理作用主要分为

Ⅰ、针对血管痉挛用药:

①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单硝酸异山梨酯——预防为主,硝酸甘油——以急救治疗为主);

②钙离子阻断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Ⅱ、针对血栓形成用药:

①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②抗凝药——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等;

Ⅲ、针对溶栓用药

①尿激酶:可溶解血栓,有效时间窗在3小时内;

②阿替普酶:溶解血栓时不引起异位出血,有效时间窗3~4.5小时;

(2)中成药情况:已上市的改善供血的成药有数十种,如脉络宁注射液(颗粒)、通脉灵片、脑心通胶囊、活血通脉片、血塞通片、通心络胶囊、血栓心脉宁片等;

本项目所涉内容是在祖国医药宝库中,从补气、行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诸药中,按中、西医病理,结合中药药理,组合而成。与以上现有药品及专利无重复、无相搏之处。

6、本中药复方与现国内外药物疗效的优势比较。

目前国际上主要产品是“纤溶类”药物,现已研发到第三代,而在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是第一代(尿激酶)和第二代(阿替普酶);国内现有上市的具有改善供血的中成药,从其重新开通血管的效能方面比较,总体表现效果不显著、不理想。本复方与其比较如下

(1)比“有效时间窗”:现有“纤溶类”西药,无论是第一代(尿激酶),还是第二代(阿替普酶),其“有效时间窗”都低于4.5小时,而本复合方剂却远远超过了这一时间范围,已达“数月、数年”。

(2)比血管开通时间:虽然纤溶类的西药开通率达50%~80%时需90分钟,而本方用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约开通50%左右)一般在5~20天,但是,根据心、脑细胞耐受缺血缺氧的时间分别为30分钟和6分钟的生物学特性分析,无论用西药或中药,其血流再灌注时间都大于30分钟,因此无论西药还是中药,对心、脑缺血核心区组织的复活都无实际意义,相反对于挽救缺血边缘区组织,促使其细胞复活,对于有效时间窗较长的中药复合配方确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其竞争能力远远高于具有纤溶作用的西药。

(3)比同类中药复方:现有已上市的中药复方虽能改善已堵塞血管的供血状况,但对严重缺血性血管病,多数显得“无能为力”,至今鲜有关于单用中药口服,使糖尿病足Wagner分级Ⅳ级以上者痊愈,使心脏的左右冠状动脉、前降支、左旋支及二根桥血管均狭窄95%~100%的病人康复正常生活达数年,使脑部5部位血管重度堵塞的患者正常生活的报导。(详见举例)

7、该方目前适应症及使用效果简介

(1) 眼科疾病:缺血性眼底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高血压性视网膜病、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等),用本方后可使症状明显改善,有些病人则视力完全恢复正常;

(2)神经内科疾病:可控制反复发作性脑梗;亦可使部分康复期超过一年仍然瘫痪的病人能重新行走,或本来行走能力很差的病人大幅度提高行走能力;

(3)心内科疾病:已经行冠脉“支架介入”或“搭桥手术”后,血管重新严重堵塞,且不能再重新进行非药物治疗者,可使其改善供血,恢复心功能;也可以使已达支架介入标准,并具有典型的、严重的心绞痛患者在未介入支架的情况下,通过单纯使用中药治疗,达到症状消失,并能参加正常室内外活动;

(4)周围血管病:糖尿病患者下肢已明显供血障碍数年,出现溃烂、坏死数月至数年,甚至出现严重感染需要截肢时,经单纯口服本方中药可使血流再通、炎症消退、溃疡修复、并正常生活。下肢静脉曲张已出现肿胀、骚痒、抽搐、溃烂、甚至久治不愈的溃疡,使用本方后,可在1月左右症状缓解,3月左右溃疡痊愈。对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动脉栓塞、股骨头坏死可显著改善症状。

由于临床实践证明该方效果独特,故冠名为《强力祛瘀通血方》或《强力活血通脉方》。

8、本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举例

(1)脑缺血性血管病

夏××:男,就诊时67岁,江苏省大丰市大中镇人。

患者于2011-7-23在田间劳动时突然晕倒,后自动缓解,二天后吃饭时再次晕倒在地。经当地某县级医院诊为“脑梗”,住院治疗二次,疗效不佳,而于2011年8月3日在原病基础上,出现手麻,口词不清,去省人民医院诊治。影像学检查中,仅核磁共振就显示有五处狭窄或闭塞。具体见:(1)B超:双侧椎动脉流量低;(2)头颅CT:两侧脑室旁腔梗;(3)头颅MRI:右侧大脑前中动脉近端管腔闭塞,右侧颈总动脉近分叉处管腔狭窄,左侧椎动脉变细,管腔呈节段性显示,右侧椎动脉远端及基底动脉近端管腔狭窄,局部基本闭塞。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7年,糖尿病史6年”。住院期间,经用多种西药和活血化瘀中成药静脉滴注,出院时续用阿司匹林、硝苯地平、硫酸氯吡格雷(玻立维)等药物,但病情非但无明显减轻,反而加重,于2011-9-11服用本方,经用药一个月,症状明显减轻,治疗三个月后症状全部消失,病人能骑电动车行走,各种社会活动恢复正常。至今未见病情反复。

(2)心脏缺血性血管病

徐××:男,江苏省大丰市某建筑公司职工,就诊时69岁。

高血压病史20多年,1999年因心脏冠状动脉狭窄,在省人民医院行支架置入,2000年行冠脉搭桥手术。2011年7月中旬突发心绞痛,经当地某县级医院治疗病情缓解,但心绞痛仍频发,于2011年7月28日经某省级医院冠脉造影显示有六处全部或基本堵塞,具体为:(1)左主干末端95%狭窄;(2)前降支全闭,可见近端支架影;(3)回旋支全闭;(4)右冠脉近端60%左右狭窄,后三叉前95%狭窄;(5)桥血管造影:①SVG—RCA:近段90%狭窄,吻合口95%狭窄;②SVG—LCX:近段40%狭窄,吻合口90%狭窄;③LIM—LAD:大致正常;侧支循环:无。因全身情况不能重新行手术治疗,故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及“硫氮卓酮”改善冠脉供血;“阿托伐他汀”调脂;“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美托洛尔”控制心率;“氯沙坦”控制血压;“来得时”、“诺和锐”降血糖治疗。但心绞痛仍频繁发作。于2011年8月底服本方中药,经治一月病情稳定,近二年来,维持治疗病情无反复,能正常生活,出行,可骑电动车带人,并参加一般社会活动。

(3)下肢缺血性血管病

4、 郭××,男,就诊时51岁,工人,江苏省大丰市人

患糖尿病十余年,出现糖尿病足三年多。左足小母趾已坏死截除,因右足无名趾破溃流水住当地某县级医院治疗近三月,经用多种活血中、西药及抗生素治疗无效,右足无名趾已坏死脱落,中趾食趾已变黑发枯,整个足面严重感染,伴水肿、糜烂、流脓。病人由内分泌科转至骨科准备截肢,因患者拒绝,而将右足底溃烂处刮除坏死组织,遗留的一条深沟已感染渗液,全足坏死发臭,气味熏人。右下肢重度水肿,站立不稳,不能行走。于2011-7-9到我处就诊。经服用本方中药十天,水肿消退近一半,服药一月后足底部溃疡愈合,足面部仅前三分之一处有肿胀,服药二月后炎症全部消失,能正常走路、骑自行车,生活已能自理。

(以上病例均门诊治疗,单独使用本方中药,未加用任何西药及其他中成药,也未外用药物。详细病例请参阅相关病例介绍)。

附参考资料:

《健康报》2012-7-5第一版《缺血性卒中治疗定下“双20”目标》一文中部分内容如下:“根据“十一五”期间的调查显示,我国仅有16%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3小时内被送到医院,其中只有1.3%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血管不好,需要用药活血化瘀吗?
轻微脑梗塞症状是什么
抗凝与溶栓的概念及药效现状
〖三七真相〗三七粉真的那么好吗?能代替西药吗?
治疗脑梗塞的西药有哪些?
有救了!犯人张三公开一脑梗祖传方子,全国各地已治愈6968人,长效稳住不复发,都说好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