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PCI术支架并发症病例汇总

本期心在线编辑汇总来自中青年冠脉专家沙龙的6个与支架相关的并发症病例,包括支架脱载、变形、断裂等,供大家借鉴。

病例目录

1. 左主干分叉处支架脱载,支架挤压处理1例

2. 功能性CTO的陷阱:支架脱载原位释放1例

3. 左主干支架脱载,抓捕器取出1例

4. 操作不规范,支架意外脱载1例

5. IVUS回撤过程中,支架纵向变形1例

6. 后扩张不理想,支架即刻脱焊1例

Case 1

左主干分叉处支架脱载,支架挤压处理1例

53岁男性,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冠脉造影(CAG)提示:左主干(LM)原支架通畅,前降支(LAD)近段80%狭窄,回旋支(LCX)开口70%狭窄,原支架通畅,右冠状动脉(RCA)基本正常。

拟在LAD近段置入支架,送入支架时,发现支架不能通过LM,回撤时支架脱载(上图左)。导丝尝试重新穿过脱载支架失败,小球囊也不能通过LAD,后使用大球囊扩张LCX后,小球囊通过LAD,然后使用球囊高压扩张将脱载支架贴到对侧。最后于LM释放1枚支架以挤压脱载支架,于LM-LAD、LM-LCX行球囊对吻扩张,最终造影结果良好(上图右)。

提示

对于中重度成角病变、既往置入支架远端病变,要预防支架脱载发生的可能。

Case 2

功能性CTO的陷阱:支架脱载原位释放1例

73岁女性,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有高血压病史。考虑对角支严重狭窄,且为开口病变,血管偏细,处理困难。RCA为功能性CTO,决定先开通RCA CTO病变。

使用6F AR1.0指引导管,在微导管支撑下,Floppy、Fielder XT导丝无法通过闭塞段,反复尝试,后将Conquest Pro导丝送至RCA远段,微导管仍不能通过。

使用由小及大3枚球囊扩张RCA近、中段病变,拟送1枚3.0×28 mm支架,但不能通过RCA近中段钙化病变。使用球囊再次扩张病变,采用双导丝技术,另1枚2.5×24 mm支架仍不能通过。采用5进6技术加强指引导管支撑力仍不能通过,此时RCA近中段可见夹层,指引导管被弹出(上图左)。

更换6F AL 0.75指引导管,于RCA近段至开口置入1枚3.0×28 mm支架。尝试将1枚2.5×24 mm支架送入RCA中段时,支架于RCA近段支架内发生脱载。遂以18 atm原位释放,使用球囊于RCA近段至开口行后扩张,复查造影显示RCA中段仍可见夹层,前向血流TIMI2~3级(上图右),停止操作。术后选择药物保守治疗,10天后患者好转出院。

提示

① RCA为功能性CTO,而功能CTO多数以钙化为主,属于非常严重的病变,处理起来特别棘手,一定要慎重。因此,术前的读片,病变的判定一定要仔细;

② 本例最大的失误是没有旋磨。因此,在病变没有准备好之前,盲目置入支架;

③ 本例中,指引导管支撑力不足一直都是核心问题。

Case 3

左主干支架脱载,抓捕器取出1例

63岁男性,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CAG提示单纯LM病变,LCX开口未见明显狭窄。评估后选择介入治疗,拟采取Crossover术式。

导丝通过病变后,使用1枚2.0×15 mm球囊以18 atm预扩张,置入1枚 3.5×12 mm支架。后撤半个球囊,以18 atm再次扩张,复查造影见LM体部仍有狭窄,未见支架影?!

分析

① 支架已释放,大部分在LM外,仅少部分与LM相连;

② 支架直径大于指引导管直径(上图左),把支架直接拉回指引导管难度较大。

双导丝缠绕法:未能拉动支架。

先心网篮抓捕法:穿刺右侧股动脉,选择9F股动脉长鞘,JL4.0 7F指引导管,'5进6'子母导管,先心网篮至升主动脉,2根导丝穿支架网眼后,先心网篮抓捕2根导丝头端,逐渐将导丝连带支架拉至降主动脉(上图右)。

继续PCI,于LM-LAD近段置入1枚支架,复查造影未见残余狭窄及夹层,前向血流TIMI3级。

提示

① 支架脱载的原因考虑为支架选择偏小,如果没有把握,建议使用血管内超声(IVUS)辅助选择支架;

② 支架脱载的原因考虑为预扩张不充分(使用2.0球囊)。由于左主干开口部富含弹力纤维、钙化成分,如果预扩张不充分,容易产生'西瓜籽效应',从而会使支架脱载。因此,左主干病变预扩张一定要相对充分,可使用等直径的球囊预扩张,必要时可用切割球囊。

Case 4

操作不规范,支架意外脱载1例

53岁男性,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CAG提示:冠脉呈右优势型,LAD中段70%狭窄,远段向RCA发出侧支循环;LCX远段80%狭窄;RCA中段100%闭塞,伴血栓影。拟在临时起搏器支持下行急诊PCI治疗。

送导丝通过病变并到达RCA远段。首先进行血栓抽吸,复查前向血流恢复。于病变处球囊预扩张后,置入1枚支架。其后发现RCA中段夹层,球囊后扩张后夹层依然存在。后经IVUS证实血管内未见支架。从桡动脉入路开始沿途反复寻找,都没找到支架。最后,于该处病变置入另1枚支架,复查IVUS见支架贴壁良好,血流TIMI 3级。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但是支架在哪了?最后在地上找到了这个支架,推测为术者操作不规范,助手紧张导致支架意外脱载。

提示

① 分析支架脱载原因,最有可能是从环鞘或塑料保护套中抽出支架时发生脱落,另外,术者推送支架时也未能及时发现,最终导致一起“乌龙”事件。

② 该病例提示,无论是术者还是助手,规范细心操作至关重要。

Case 5

IVUS回撤过程中,支架纵向变形1例

76岁男性,诊断为劳力性、自发性心绞痛。CAG提示LAD近段90%狭窄,中段70%狭窄,重度弥漫钙化;LCX近段90%狭窄,中度钙化;RCA中段90%狭窄。本例为三支病变,患者拒绝外科手术,行介入治疗。开通LCX后,拟处理LAD。

使用1.25 mm和1.5 mm旋磨头进行旋磨,2.5 mm球囊行预扩张,IVUS检查提示LAD为180°~270°钙化。于LAD中段、LM-LAD分别置入1枚支架,并行后扩张。后扩张后,LCX开口似乎有问题?于球囊对吻扩张后,又使用IVUS检查了一下,提示LCX开口没有问题。然而,在回撤IVUS导管的时候,却发现撤出困难。用力提指引导管后成功回撤,但造成LAD支架远段折叠变形(上图)。

由于支架严重变形,导丝重新通过困难,故重新在小球囊支持下进导丝,先后尝试从软导丝到硬导丝,最终,Crossit100在1.25 mm球囊支撑下通过病变,然后依次由小到大使用球囊将变形的支架充分贴壁。并于远段补充置入1枚支架,最终复查造影血流良好。

提示

① 在手术相对顺利的情况下,可以不使用IVUS,以预防IVUS的副作用;

② 本例支架变形,考虑跟手术操作有关。在遇到阻力的情况下,不能用力回撤,要往前送一点,旋转后再回撤;

③ 支架纵向变形跟支架材质关系不大,因为铂铬合金的材质很硬,支撑力相当好;而是跟支架设计有关,多见于偏峰设计的支架。

Case 6

后扩张不理想,支架即刻脱焊1例

59岁男性,急性胸痛起病,心电图提示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CAG提示LAD急性闭塞,LCX存在局限性重度狭窄。拟直接PCI开通LAD,2周后开通LCX。

LCX介入治疗:选择BL 3.5指引导管,使用1枚2.5×12 mm球囊行预扩张,提示LCX狭窄处病变未能充分扩张。置入1枚2.5×24 mm支架(Resolute),以10 atm释放,使用1枚3.0×12 mm球囊(Grip)进行后扩张,最大释放压力12 atm,扩张3次后发现支架显著延长,中间可见支架金属丝呈线样。行IVUS检查,提示支架断裂,部分靶病变内可见仅有1根金属丝和结构。遂再次置入1枚3.0×24 mm支架,并行后扩张。复查IVUS提示新支架已充分覆盖靶病变。

提示

① 后扩张球囊不宜选择太短。如果选择较短球囊行后扩张,球囊扩张起来后,支架就容易形成'中间凸出、两边偏窄'的纺锤形,这样容易造成支架断裂;

② 支架直径较小,后扩张球囊直径较大,这种相对比例关系是支架断裂的一个重要因素(后扩张球囊比支架直径大0.5 mm,在支架直径≤2.5时容易出现断裂,而支架直径≥3.0时较少发生);

③ 乳突球囊并不特别适合用于后扩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介入云端——张俊杰教授实战分叉,步步惊心还是步步为营?
【自查自纠】你们医院的“PCI术”高不高级,全靠这个编码说了算
编码分析25篇(24)冠状动脉血管分叉部位操作的编码探讨
介入治疗左主干病变,IVUS是必需的吗?
PCI规范化操作——专业创新教育主题会:阜外医院教育中心专场侧记
李妍:识别高危探究CHIP治疗六问六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