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学杂谈之十九:纳甲筮法的祖师

按照先秦典籍记载,那个时候人们卜筮,占断结果都是根据卦辞和爻辞。我们知道卦辞加爻辞不过450条,用区区450条简短的断语去判断吉凶,显然是有点捉襟见肘的。因此,往往还要结合卦象,比如巽为风,坤为地之类,再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判断。

典籍中的记载,往往奇验,甚至让人怀疑的地步。如此简单的卦辞和爻辞,为什么能推断出丝丝入扣,分毫无差的结果,阿伟哥认为,那个时候的筮者重感应,就像现代“出马仙”一样,借助的是它界的阴灵,或者就像《易传》中所说的一样,“感而遂通”,本身具有神通。

到了西汉时期,随着卜筮的逐渐进入民间,占卜的内容不再局限在国之重事,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因此,原有的占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了。

《焦氏易林》正是适应这种变化而做出的改变,4096条占辞比《易经》足足多出了将近十倍,而按图索骥的形式也使占断变得极其简单。这就为普通人参与占卜创造了便利条件,也为后世各种“签诗”的开启了源头。

这种擅改经典,私自“造经”的行为,难免会被同时代的儒生所责难,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行为,类似的事例还有西汉扬雄模仿《易经》的体例作《太玄》,在当时都是饱受争议的。

相比于老师,京房步子迈得更大,走得更远。京房最终身首异处,虽然主要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但其中学术之争也有一定的因素。

京房最大的贡献就是将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引入易卦,以阴阳进退、五行生克定吉凶,从而改变了《易经》的卜筮方法,开创了后世”纳甲筮法“的先河,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

“纳甲筮法”和《易经》卜筮相比,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以说,两者除了都有六十四重卦外,几乎没有什么相同之处。

“纳甲筮法”和《易经》卜筮相比,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以三枚铜钱作为起卦方法,不再依靠蓍草。

京房的著作很多,但是传世的很少。现在流传下来的《京氏易传》里面收录了京房易的一些基本内容:八宫卦序、世应、纳甲、六亲等等,但是并没有记述如何起卦的方法。

三枚铜钱起卦首见于宋代《火珠林》。《火珠林》据说是麻衣道人,或者陈抟所著,系统记录了“纳甲筮法”的起卦和断卦的方法,被后人视为“纳甲筮法”开山之作,因此后世也称“纳甲筮法”为火珠林法。

南宋朱熹在《朱子语类》里讲过用三枚铜钱起卦的方法来自西汉焦赣、京房。宋代的项平甫、清代的任钓台以及清代的江慎修也都指出“火珠林法”就是源自所谓的京房遗法。

火珠林法很简单,取三枚一样的铜钱,首先确定硬币的阴阳面。一般来说,以有字的一面为阴,无字的一面为阳。

双手合十把铜钱夹在其中,然后随意摇动几下, 摇时心中要想着预测的问题,双手分开铜钱滚落,这期间不能人为的干预,待到铜钱不动后,观察它的正反面。

按照统计学,无非出现四种情况:

一个阳,两个阴,为少阳,记一点:、

一个阴,两个阳,为少阴,记两点:、、

三个都是阳,为太阳,记作:○

三个都是阴,为老阴,记作:×

将结果记下,然后继续摇卦,重复六次。第一次摇到的是初爻,然后依次往上,为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

《易传》中说“参三两地而倚数”,如果我们把阳面当作“3”,阴面当作“2”,那么上述四种情况的数字之和,分别是6、9、7、8,分别对应太阴、太阳、少阳和少阴。

由此可见,用三枚铜钱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所依据的原理却不简单,是从《易经》的象数数理中演化而来。

二、游魂、归魂为鬼卦,主体、客体分世应。

在《周易》中,六十四卦由八卦相重而来,每个卦由内外上下的区别,每个爻自初到上的分别,还有三才、得中,得位等讲究;在京房易中,卦爻除了有内外上下的性质外,还有两个独特之处:一个是在天地人三才之外,以游魂、归魂为鬼卦,以类“鬼神之情状”;一个是引入了”世应“的概念,世为主,应为客,用来作为主体和客体的象征。

确定每一卦的“世应”也很简单,八纯卦的上爻为世,以下依次按照卦变之爻所在,一、二、三、四、五爻为世,游魂四爻,归魂三爻为世,与世相隔两爻为应。

在“纳甲筮法”的逻辑体系中,主卦是所占之事的目前状态,世爻是事物所主,或者主体所在,应爻是主体相对应的客观环境,动爻是事物变动的关键因素,变卦则是所占之事的未来情况。

和《周易》相比,“纳甲筮法”除了保留了一些原有的概念外,更以游魂、归魂表征“鬼神之情状”,以世应作为主体和客体的象征,无论是从哲学意义上,还是占卜实践上,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三、以五行生克作为断卦依据,不再依靠卦辞和爻辞

五行生克是五行的最重要性质,是用来描述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工具。易卦引入五行,首先要确定的是八卦的五行属性。

很多人知道八卦有五行的属性,但不知道这种属性从何而来。虽然《易传》中有坎为水、离为火的说法,但是这里的水火是指自然的物象,并不是五行的概念。

兑为金,坎为水,震巽为木,离为火,艮坤为土,这是京房易确定八卦五行属性。八卦之所以能够和五行联系在一起,源于两者都与天文相关,都是圆道的体现。

八纯卦的五行属性确定了,那么以八纯卦为首的八宫卦的五行属性也就确定了。不过,我们还需要确定每一爻的五行属性,这就需要“纳甲”了。

纳甲法是在六十四卦的六爻上配以天干、地支,这样每个爻就都有了天干地支的属性,也就具备了五行的属性。

八卦纳天干:

八卦纳地支:

由于篇幅的关系,我们暂时不解释天干地支纳入八卦的理由,各位朋友只要记住什么叫纳甲就行了。

完成上面两步之后,我们确定了每个卦的五行属性,也确定了每个爻的五行属性(由十二地支推知,亥子为水,寅卯为木,巳午为火,申酉为金,丑未辰戌为土),这样卦和爻之间也就有了五行的生克关系。

实话说,到了这步,可能就会劝退很多发心学“纳甲筮法”者,因为太繁杂了,简直让人头大。

不过为了说清楚这些概念,阿伟哥还是以乾宫卦为例,把前面所讲的东西再捋一遍。

乾宫属金,乾、姤、遁、否、观、剥、晋、大有,这八个重卦都属金。

以山地剥为例,下卦为坤,初、二、三分别纳未土、巳火、卯木,上卦为艮,四、五、上分别纳戌土、子水、寅木。

这里面插一句,“纳甲筮法”中将五行的生克关系用六种社会关系来比喻,即:生我者父母,我生者子孙,克我者官鬼,我克者妻财,和我同类者兄弟再加上自身,这就是所谓的“六亲”。

假如站在剥卦六个爻的角度去看和宫(自身)的五行生克关系,初爻为土,则为金的父母,二爻为火,则为金的官鬼,三爻为妻财,四爻为父母,五爻为子孙,六爻为妻财。

乾卦其余七卦依次类推,其余七宫也可以依次类推。

如此这般,六十四卦每一卦和每一爻都被赋予了五行的属性,进一步按照五行生克的关系被赋予了“六亲”的属性,而天干地支所具有的更丰富多彩的关系属性也转移到了卦与爻上,相比较单纯依靠卦辞和爻辞的《周易》筮法,其所携带的信息量可谓成爆炸式的增加,从而使六十四卦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各种各样的生活现象和社会事件。

喜欢,就到我的公众号看看

阿伟哥只把真正的干货给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十四卦的八宫卦序——六爻预测的重要基础
最简单起卦方法,揭秘神秘的东方占卜
[转载]怎样用《易经》占卦?铜钱占卜法
易经学习方法
易经哲理与初学者卜筮实践
六爻卦的演变、装卦及卜财起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