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吉鲁家村“公司+村+家庭农场”模式分析

6年前,浙江省安吉县递铺街道的鲁家村还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如今已蜕变为“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的中国美丽乡村新样板。鲁家村以“公司+村+家庭农场”模式,启动了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和示范区建设,将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有农有牧,有景有致,有山有水,各具特色”的独特魅力呈现给世人。

鲁家村能有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其开创性的家庭农场集群模式,即利用本村的4000多亩低丘缓坡,建设18个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通过社会招商吸引外部资本和专业机构投资运营,带来乡村旅游的繁荣,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一、基本概况

鲁家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递铺街道安吉经济开发区东部,占地16.7平方公里。从脏乱差的垫底村到美丽乡村示范村,村集体资产从2011年不足30万元增至近1.4亿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1.8万元增至3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5万元增至3.29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迅速壮大和农民收入的显著增加。

鲁家村距安吉县县城中心仅20分钟车程,村中有4000多亩低丘缓坡,占村庄面积的九成,鲁家村通过农旅扶贫的方式,以土地流转、开辟家庭农场,把周边村落纳入规划范围整体联动、引入外部资本等措施逐步实现从外部输血到自身造血,从贫困到富裕的目标。

2017年7月,以鲁家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南北庄村、义士塔村、赤芝村三村,四村总面积55.9平方公里,组团成为首批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之一——“田园鲁家”田园综合体。

二、案例解析

1、顶层设计

为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家庭农场,鲁家村出资300万元,聘请高端专业团队,按照4A级景区标准对全村进行规划设计。先期设置的18个家庭农场,根据区域功能划分,量身定制各自的面积、风格、位置、功能等。其中包括一个核心农场,位于中心村,其余17家农场错落有致分布在四周。18家农场分别以野山茶、特种野山羊、蔬菜果园、绿化苗木、药材等产业为主,没有一家重复,这是鲁家村家庭农场的特色。此外还设计了一条4.5公里的环村观光线,将分散的农场串点成线,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组织架构

鲁家村采用“公司+村+家庭农场”的组织运营模式,与安吉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安吉乡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吉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鲁家分公司,前者负责串联游客接待场所、交通系统、风情街、18个家庭农场等主要场所,后者利用多年经验和客源做好营销宣传。后来又成立了安吉乡土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为鲁家村民、村干部、创业者、就业者提供乡村旅游方面的培训。三家公司均由鲁家村集体占股49%,旅游公司占股51%。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农场的投资运营层面,鲁家村引入外部资本对农场进行项目投资和运营管理。目前已有10多亿的工商资本投资这些家庭农场。

3、分配机制

鲁家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得村集体、旅游公司、家庭农场主和村民都能从中获得相应的收益,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

鲁家村建立了合作分红机制,由村集体、旅游公司、家庭农场主按照约定比例进行利益分配,村民再从村集体中享受分红。

三、项目规划

1、总体思路

以递铺街道鲁家村为中心,联动南北庄村、义士塔村、赤芝村,打造“田园鲁家”美丽乡村项目,总体布局思路为“一核、两溪、三区、四村”——

一核:鲁家村家庭农场集聚核心区

二溪:鲁家溪、梅园溪

三区:家庭农场集聚区、创意农业休闲度假区、生态农林乡居体验区

四村:鲁家村、南北庄村、义士塔村、赤芝村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村内重点进行农场的建设,达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农村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以整合农村特有乡土资源,通过建立新主体、新机制、新模式,充分利用和保护山林田园和乡村民居的资源优势,以村内家庭农场集聚区为核心,打通鲁家、南北庄和赤芝生态走廊,以线串点、以点带面辐射带动鲁家周边南北庄、义士塔和赤芝村,建设集“生产、研学、亲子、观光、养生、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全面构建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和农事体验于一体,产业布局合理、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环境生态的田园综合体。

2、功能布局

鲁家村田园综合体功能布局为“一院一环三区”——

一院:“两山学院”

绿色发展理念研学传播平台,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研学基地和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最新实践成果的传播基地。

一环:田园鲁家·两山绿道

通过建设连接鲁家(二庄)-南北庄(宜茂村)-赤芝(赤山),总长20km的绿色环线廊道,连三区跨四村,具备自驾、骑行、健步等功能。与近期规划的303、304及206省道形成交通圈,串联两区与一湖。实现各村联动互助,功能互补。

三区

(1)“溪上田园”——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

作为核心先导区,包括长思岭—鲁家村—彭家边带状区域。根据安吉鲁家“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生态格局,从项目自身亮点、区域完善、战略发展及创新示范各个角度综合考虑,确定以原生态山水景观为环境保障,以亮点山水游乐产品与高端服务产品为综合配套,提升田园鲁家农业产业结构体系。将现有项目整合提升并打造核心亮点,与“两山”学院组合,形成整个田园鲁家的核心启动区,带动周边业态发展,从而实现以鲁家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南北庄村、义士塔村、赤芝村共同发展。

(2) “岭上家园”——创意农业休闲度假区

是先导区的产业延伸区域,包括:南北庄村—宜茂村水库—大坞角—赤山村带状区域,这一区围绕核心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特色创意农业产品开发,融合二三产业,引入特色农业加工业、手工业以及休闲服务业态,促进多产业融合,进一步推动休闲农业向下延伸。

(3)“溪谷林园”——生态农林乡居体验区

是绿色生态休闲农业为核心的拓展开发区域,主要以梅园溪为纽带,包括:南北庄村—义士塔村—赤芝村带状区域,通过加强区域交通串联,产业互通,打造新型发展模式,增加产业种类,以生态农林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乡村旅居体验,最终实现三区联动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以梅园溪为纽带,项目区内水资源丰富,可以充分利用坡地资源,重点打造中高端民宿的集聚区,以弥补鲁家乡村旅游建设土地指标空间不足,游客栖居场所不足的短板,形成与鲁家乡村旅游互补模式。

四、项目总结

1、创新思路

鲁家村的主题农场集群是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模式上的一次大胆创新,特别对于大型农业园区或村集体主导下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采取类众筹的方式,借助社会化的力量,突破了资金、人才的瓶颈,实现了资源资产资金的聚合。它解决了规划的统一性和定位的差异化的问题,美丽乡村、规划先行。面对资源较为分散的状态,在不改变农业种植业为重点的产业基础上,制定“家庭农场”规划战略。

2、共赢理念

生态圈的打造和多方共赢的合作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鲁家村注重生态圈的建设,18家农场不是孤立的存在,在它的周围,分布着村民自主经营的农家乐、民宿、农副产品,为农场提供配套服务,形成了一个循环机制,整个产业链健康且完善。

3、生态为本

鲁家村坚持以农为本的自然生态理念,立足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及周边村落实际,有效突出递铺街道鲁家村等4个村落资源特色,以花卉中药材、特色水果两大农业主导产业为引领,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同时发掘花卉文化、中药文化、养生文化、农耕文化、木艺文化、民俗婚庆文化等,发展休闲农业;通过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现代化水平,增强园区村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确保带动农民积极参与与受益,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确保乡村治理能力有效提升。

前瞻产业研究院观点:鲁家村的家庭农场集群模式有其特定的生存环境和土壤,比如自然资源禀赋较好,低丘缓坡地形适宜发展乡村旅游,土地较为集中,基础设施较好,颜值较高(早在2011年就耗资1700多万元成功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这些资源条件为家庭农场集群的打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仅仅有资源、有“颜值”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的地方不难找,难的是找到一个好的带头人,设计一套好的商业模式和利益机制,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用“公司 村 家庭农场”模式,打造了18个休闲农场,整合社会资本近20亿
这才是真正的田园综合体!利用“公司 村 农场”模式,6年时间村集体资产增长300多倍
实现乡村振兴的家庭农场模式解析(附案例)
央视点赞!湖州破解农村产业发展用地难题有妙招
这个鲁家村:一口气打造18个家庭农场,成为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
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鲁家村“公司 村 家庭农场”模式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