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论语·雍也篇(26)读书人被大道理骗了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
(1)宰我,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2)虽,《说文》:“虽,似蜥蜴而大。”即像蜥蜴但比蜥蜴大的动物。

(3)告,《说文》:“告,牛触人,角箸横木,所以告人也。” 即牛用角撞人,古人在牛角上系横木,用它来告发罪人,横木撞到谁,谁就是罪人。

(4)井,《说文》 :“井,八家一井,象构韩形。” 即古制八家共汲一井。“井”字像木头纵横构架的形状,像汲瓶的样子。据说古昔时代一个叫伯益的人最早发明了水井。

(5)从,《说文》:“从,相听也。”清段玉裁注:从听者,聆也。引伸为相许之称。

(6)逝,《说文》:“逝,往也。”即往,向……去。

(7)陷,《说文》:“陷,高下也。”即从高处坠入阱坑。

(8)欺,《说文》:“欺,诈欺也。”

(9)罔,《尔雅·释言》:“罔,无也。”这里是迷惑。

【译文】

宰我问孔子:“对于一个仁者,虽然你告诉他“井”这个典故里有关于仁的道理,他还会这样做吗?”孔子说:“君子遇到任何事情都会去面对,不会逃避,但是不会落入其中不能自拔。可以被人欺诈,但是不会被这种欺诈一直迷惑。”

【解读】

宰我,孔子认为他是“言语”科的高才生,排名在子贡前面。他比孔子小二十九岁,能言善辩,曾跟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宰我问孔子“井有仁焉”一说,后世注经者皆以为是仁者掉进井里,该不该去救的问题。然后孔子回答君子该如何如何做。宰我为什么在本章拿“井”来发问?仁者是如何掉进井里的,井里又如何有仁呢?这些发问听来有些单纯,甚至幼稚。虽然注经家多以为这是宰我给老师出难题,用语言来刁难夫子,也只是猜测而已,不足相信。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提到宰我,我们首先会想到“朽木不可雕也”。在《公冶长篇》我们学到,是因为宰我身体不好,所以孔子说:“腐朽的木头不适合雕饰,粪土之墙不适合粉刷。对于宰予这样身体不好的人还有什么责求!”另一次提到宰我,就是和鲁哀公为了除掉三桓打暗语的对话,宰我用他对夏商周三朝采用社树的不同,暗示哀公在祭祀的时候除掉三桓。最后被孔子得知后制止,也没有起到作用。这件事说明宰我虽然博学,但是在如何处理事情上还是不能掌握好分寸的。


这里的“井有仁焉”,并非宰我空穴来风,随便拿井里面有仁者来打比方,而是有其典故。《左传·宣公二年》记载:“狂狡辂(ya)郑人,郑人入于井,倒戟而出之,获狂狡。”在战斗中,宋国的大夫狂狡迎战郑军时,见到郑军一士兵掉入井中,他倒拿着戟将这个士兵救出,但这个士兵被救出后反将狂狡俘虏了。宰我在听到孔夫子上面的一连串的关于“知者”和“仁者”的教育,想起了这个典故,就拿来问孔子。对于一个仁者,虽然你告诉他“井”这个典故里有关于仁的道理,他还会这样做吗? 从,是听从的意思,也就是听从“井有仁焉”这个典故其中关于“仁”的道理,并且按照去做。郑军的士兵掉进井里,狂狡救他出来,从表面上看来狂狡是一位仁者,但他得到的却是被俘获的下场。一个仁者做好事却不得好报,所以宰我拿这事来请教老师呀!


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在《左传》中,是如何评价的呢?“君子曰:‘失礼违命,宜其为禽也。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易之,戮也。’”君子说,不遵从战争的法则,违背命令,狂狡当然要被擒获。凡用兵之道,应该发扬果毅精神,并使之牢记于心,这叫做“礼”。敢于杀敌叫“果”,养成这种果敢精神叫“毅”。若要违背,就要自取灭亡。《左传》中对狂狡的这种所谓“仁”给予的结论是违背“礼”的。 所以,孔子在回答宰我时,先反问了一句“何为其然也?”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孔子的回答和《左传》讲的是一个道理。逝,往,向……去。陷,从高处坠入阱坑。“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是说一个君子遇到任何事情都会去面对,不会逃避,但是不会被落入其中不能自拔。欺,诈欺,即被人用语言欺诈。罔,迷惑,即被人欺诈后而不能明白。“可欺也,不可罔也。”也就是说,君子可以被人欺诈,但是不会被这种欺诈一直迷惑。为什么呢?因为君子是以仁心为根本的,很容易被小人欺诈,但是君子会很快明白,不会被迷惑其中。这里面有“知者”的道理,这也是本章前面一直说的“知”和“仁”的道理。


读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宰我举的这个例子,虽然谈到仁者,比如狂狡在战场上救郑国士兵一事,狂狡缺乏的是智慧,违背了“礼”。我们在现实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他把事情做坏了,总是说“我本来是好心呀,没想到把事情弄成这个样子!”究其实,这种所谓的“仁心”因为不符合规矩,违背了常理,反而走向相反的结果。哪一种人最容易犯这种错误呢?就是读书读的最多的宰我这类人,道理一大堆,其实最符合的只有一个道理。学问越多,理由就越多,说辞越多,麻烦就越多。接下来,孔子对这种博学的所谓“知者”,告诉该如何做。


各位君子,“天山国学苑”公众微信平台,“集百家之说,近一家之言”,每日解读一句《论语》,告诉你被误读的《论语》背后。“天山国学苑”公众微信号:tshgx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心说|公冶长篇5.10:白天睡觉怎麽了?論宰我为甚麽白天睡觉
孔子小心眼
2009年10月16日《论语·雍也第六·26》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6.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论语中的修身哲学
国学经典名句上篇,老祖宗留下的瑰宝,记下来受用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