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实录 | 张帆:元朝的统治Ⅴ:汉化迟滞问题

本文是张帆《中国古代史(下)》的课堂实录“元朝的统治”系列感谢张帆老师的支持。更多北大史学课堂内容,请点击上方tag或在文末私信中回复“书单”或“实录”后查看。

“元朝的统治”系列内容包括:①治国方针的转折;②经济与社会的变化;③征服与和平——元代的对外关系;④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⑤汉化迟滞问题。本讲为“元朝的统治Ⅴ:汉化迟滞问题”,张帆老师从皇位继承制度、统治者的汉化水平、八思巴字、硬译公牍文体等角度解读了元朝的汉化迟滞问题,分析了元朝汉化迟滞的原因。

元朝的统治 Ⅴ :汉化迟滞问题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张帆

本文共3800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元末,社会矛盾不断积累,爆发大规模动乱,元朝就灭亡了,好像是按照中国古代的“王朝周期律”又走了一遍。但是,作为疆域空前辽阔的大一统王朝,而且是一个基本没有外患的王朝,元朝统治一百多年就崩盘了,实在早了一些。因此它灭亡的原因就具有一定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有可能要从文化背景方面去寻找。

我认为,元朝的短命而亡,主要是亡于统治集团与被统治地区的文化差异未能弥合,亡于汉化迟滞。由于这种文化差异或汉化迟滞,元朝统治者无法对社会危机作出敏锐和准确的反应,在及时疏导社会矛盾方面很不成功。

一、皇位继承制度

元朝的皇位继承不太稳定,一直出现各种各样的风波。下面这张图描述的是忽必烈以下历代皇帝的传承情况。

忽必烈以后元朝所有皇帝都是忽必烈皇太子真金的后代。皇太子真金比忽必烈死得早,留下三个儿子。一开始接班的是老三,老三死后,皇位转到老二后代手里,后来一度转到老大后代,最后又转回到老二的后代。传接次序很乱,因为元朝没有确立前代中原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说明元朝接受汉族制度文化是不到位的。历史上凡是汉族王朝,原则都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少数民族王朝对这个制度不太认可,但也会逐步接受。倒不是说嫡长子继承制有多么正确,只是说这套制度比较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如果没有一个基本固定的继承原则,皇位争夺就太容易发生,对国家损伤严重。

元朝从忽必烈算起一共十个皇帝,在位时间差别很大。忽必烈在位三十多年,最后的元顺帝在位三十多年,中间八个皇帝加起来一共也才三十多年。皇帝在位时间短,导致皇位更迭频繁,皇位争夺不停地出现,加剧了元朝的早衰。

由于元朝统治者不太接受嫡长子继承这种观念,所以一直保留着草原旧俗,皇位继承要经宗亲贵族开会确认。即使前面的皇帝立了皇太子,开会这个程序也不能缺少。开会定人选,就增加了很多变数,大则引发政变甚至内战,小也激化许多矛盾。最终结局确定,新皇帝即位,宗亲贵族们还得大吃大喝好多天,然后各自回归草原。有诗描写吃喝场景说:“万羊肉如林,万甕酒如泽。国家富四海,于以著功德。”铺张浪费相当严重。

皇位更迭频繁,还更容易导致权臣专政。皇帝在位时间不长,有些大臣却连任几朝,拥有实力和人脉。他们很容易搞政治投机,把宝押在某个人身上,帮他夺取皇位。一旦得逞,自己有拥戴之功,地位就更高了。这些权臣为把持和巩固手中的权力,拉帮结派,不择手段,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元顺帝时,一个叫伯颜的大臣就是典型代表。他的官名长达几百字,除本职(中书右丞相)和一些荣誉头衔外,主要是各种兼职。兼职多了徒具形式,等于没有兼职,这么长的头衔其实显示了此人政治水平的低下。

简单来说,元朝中后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政局不稳,一方面皇位更迭频繁,另一方面朝中大臣内斗不休。进而催生权臣专权、财政危机,促使元朝统治走向终结。

二、统治者的汉文化水平

蒙古统治者的汉文化水平不高,势必使其在统治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帝国时感到捉襟见肘。不光汉文化水平低,在文化取向上也与汉族文化相去甚远。我们看几条材料:

先生(许衡)每有奏对,则上(忽必烈)自择善译者,然后见之。或译者言不逮意,上已领悟;或语意不伦,上亦觉其非而正之。

——《元朝名臣事略》卷八《左丞许文正公》

许衡是元初大臣,也是个理学家,名声很大,所以忽必烈对他比较重视。这则材料是说,每次许衡要去汇报工作,忽必烈都事先安排一位高水平翻译,然后才接见他。有时候翻译的人结结巴巴译不出来,但是忽必烈已经听懂了;有时候翻译译得不太准确,忽必烈也能发现并纠正。这则史料非常形象,展现了忽必烈和许衡这样的汉族儒士是如何交流的。到元朝最后面的文宗和顺帝,汉语水平才达到可以与汉人自由交流的程度。

第二则史料是元末一位宰相说的话:“臣素不读汉人文书,未解其意。”(《元史》卷139《阿鲁图传》)意思是,我这个宰相从来不读汉人的书,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意思。

第三则史料是有关元末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的。这位皇太子还没有即位,元朝就被推翻了。他曾经跟人聊天说:“李先生教我儒书许多年,我不省书中何言,所言何事。西番僧告我佛法,我一夕便晓。”(权衡《庚申外史》至正二十二年条)也就是说,皇太子学习儒家经书多年,也不知道里面说些什么;但是学习藏传佛教理论,一下就懂了。

这些材料说明,以皇帝为代表的蒙古高层统治者汉文化水平不是太高,而且也缺少学习兴趣。前者是文化素质的问题,后者是文化取向的问题。这种情况,对统治的效果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八思巴字

在元朝,蒙古语广为流通,也造出了一套相应的文字,叫八思巴字。本来,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后已经让人创造了蒙古文。到忽必烈时代,他觉得以前的蒙古文不够气派,于是让吐蕃高僧八思巴在藏文字母基础上改制出一套新的字母,即八思巴字。这套字母首先用来拼写蒙古语,但也被用来拼写汉语和其他语言,相当于同时给汉语造了一套拼音字母,这种想法是很超前的。八思巴字在元朝被定为“国字”,普遍推行,重要的文件都使用这套文字,汉字居于辅助地位。今天我们见到元朝的授官文书,就是委任状,上面写一行八思巴字,再写一行对应的汉字。元朝印刷的《百家姓》,也有八思巴字、汉字对照版。

但是,这套字母不好用,因为它很难兼顾不同语言的发音体系。因此到元朝灭亡,就废弃了。八思巴字的创制和推行,说明元朝并不想跟汉地文化完全融合,而是想保持并发展自己的特色文化。当然这不能说不对,我们只是顺便指出这个现象。

四、硬译公牍文体

上面提到,元朝皇帝的汉语水平基本不过关,大部分人无法用汉语熟练地与人交流。所以在元朝的御前国务会议、就是大臣向皇帝汇报工作的场合,都用蒙古语交流,蒙古文(应当是八思巴字蒙古文)记录。参会的蒙古人自然没问题,那色目人和汉人怎么办?他们早就学会了蒙古语。如果不会蒙古语或没学好,在元朝是做不到高层管理岗位的。

但是,把会议文件发到下面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因为汉族老百姓,包括很多基层官吏,大多不懂蒙古语文,得给他们翻译。翻译的话又出现一个问题,就是蒙古语和汉语的语法规则有很大不同,如果精雕细刻地翻译很费事。于是,元朝发明了一种新的办法:主要把文字翻译过去,语法规则不一定全部转变,有时间就多变点,没时间就不变。简单来说,就是把蒙文翻译成蒙语风格的汉文。学者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硬译公牍文体”,也有叫“蒙文直译体”的。这种文体的产生,说明元朝上层统治者和汉文化之间还是比较有距离的。他们开会时既不用汉语讨论,也不用汉字记录,因为要给老百姓看,才把文件勉强变成汉字。这是元朝独有的一种文件,别的朝代没有这类文件。

举个典型的例子。上图是元朝皇帝发给地方一个寺院的圣旨,作用是保护这个寺院的财产和权益,不要让其他人骚扰、侵占。同时,也提醒这个寺院不要做违法的事情。大家阅读一下这个圣旨,我相信很难看懂它在说什么。这还是加了标点,没有标点更难懂。可以说,由于上层统治集团对汉文化接受程度不高,导致本族文化与汉文化相融汇,形成了一种新的、独特的文化产品。

上图是明修《元史》保留的一份元朝“硬译公牍文体”皇帝即位诏书。一般来说,皇帝即位这样的大事,不应该使用“硬译公牍文体”,还是要由汉族文士起草一篇典雅的汉文诏书,抑扬顿挫,对仗用典。因为这代表王朝形象,不能随便糊弄。但是有一次出现意外情况:泰定帝在草原即位,身边没有汉族秘书,只能写蒙文诏书,再硬译为汉文。这份诏书保留到了《元史》里面,大概是历代正史当中唯一一份白话诏书了,而且还是带有蒙语风格的白话。大家可以阅读一下,这个文件翻译得稍微好懂一点,没有上一份蒙语色彩那么重。

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间,重印二十四史,乾隆皇帝觉得这段硬译诏书有些土,让翰林院替元朝把它改成规范文言文。上图就是改后的样子,里面只保留了一些音译的蒙古语词汇,语法已经全部变成汉语了。大家可以对照阅读。

这种文体到了明朝也没有马上消失。朱元璋在位期间,曾经给青海某部落发过一份诏书,就是上图呈现的《谕西番罕东毕里等诏》。内容是恐吓该部落:“你们赶紧来朝贡啊,不来朝贡我可要去打你。我要打你,你后悔就来不及了。你好好想一想。”威胁利诱并用:“你只要是主动来朝贡,咱们就和平相处,我还给你赏赐、官职。不来的话那非常危险,我们军队过去你可糟糕了。”颠来倒去地说这样一些话。大家可以看一下,基本还是元朝风格的,以后就逐渐没有了。

元朝中期,朝廷找一些汉族官员学者给皇帝开设讲习班,学习汉文化,这就是之前讲过宋朝创立的“经筵”。不过,宋朝的课两天上一次,元朝却是十天上一次,可见元朝皇帝的学习带有较大象征性。学习内容也非常简单。现在能见到一两份当时的讲稿,上图就是其中一份讲《通鉴》的,内容是汉高祖入咸阳约法三章。这个故事十分简单,按说都不用解释,但元朝不行。得把它先从古文译成白话,加一些讲课人的白话发挥,再将这份白话讲稿译成蒙古文,才能和皇帝讲。可惜蒙古文翻译稿现在看不到了。

五、汉化迟滞的原因

与北魏、辽、金、清等北方民族王朝相比,元朝的汉化为何显得迟滞不前?我认为大约有三个原因。

第一,蒙古族在进入中原以前从事比较单纯的游牧、狩猎经济,对汉族农业文明几乎全无接触和了解。认识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接受相关的一套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对他们来说相对比较困难。他们不像女真族那样有自己的农业基础,也不像契丹、鲜卑那样,建立政权前已经在汉族边缘生活了一段时间,对汉族农业文化有所了解。

第二,蒙古建国后除汉文化外,还受到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乃至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对本土文化贫乏的蒙古统治者来说,汉文化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药方。换句话说,蒙古统治者的眼界比较开阔,觉得各种复杂文化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对汉文化谈不上有多么崇拜。

第三,尽管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已经分裂为元王朝和四大汗国,但在相当长时间里,元朝在名义上一直还是蒙古世界帝国的一部分。漠北草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存在着一个强大而保守的草原游牧贵族集团。这就使得元朝统治集团仍不能摆脱草原本位政策的影响,长期难以做到完全从汉族地区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这种情况也是其他北方民族王朝不完全具备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71忽必烈建立大元
蒙古语乌兰的意思是()。
朱元璋取代元朝,承认元朝为中国的正统王朝,元清非中国说?
忽必烈当皇帝时,从不碰的一样东西,现在很多人却疯狂迷恋!
元朝败亡启示录:武力征服是次要的,正确的统治才是主要的
元朝以皇帝为代表的蒙古贵族接受汉文化十分缓慢/元朝的开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