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保守主义为何是对的?

近期感到久违的闲适与心灵宁静,似乎和纷乱荒谬的现实世界扞格不入,国家描绘的遥远之世界图景与幻想已在我的灵魂中渐行渐远……

幻灭之后,惟余惆怅!

个人的际遇固然跌宕,但较之陷入巨大虚妄、悖论丛生的国族运命而言,就不值一提了。

读书阅世,方能领会世事的诡谲、人心的莫测与个体理性的重要。近来愈发觉得保守主义之重要。

保守主义一词,在国中很长一段时间,被民众所误解。国人以为“保守主义”就是僵化、守旧、食古不化、墨守陈规的代名词,这其实是美丽的“误会”。

保守主义(conservatism)是盎格鲁-撒克逊的古老传统,理论型模在18世纪已臻于成熟,在埃德蒙·伯克的阐发、讲演中,这种理论渐次获得了盎然生机……

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迁徙图

保守主义是一种强调既有价值或现状的政治哲学, 一般是相对激进而言的,而不是相对进步而言的。保守主义并不反对变革,只是反对激进的变革,宁愿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

看完《埃德蒙·伯克读本》,近距离领略和检视了英国保守主义思想者伯克先生的优美文辞,以及复杂而缜密的思维图象。

埃德蒙·伯克先生不仅是政治学领域的别具贡献的人士,还对美学、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有着独到精辟的见解,有些见解可以说是对于世界各国而言都是值得承传、借鉴与研究的人类思想不可缺少的财富。

埃德蒙·伯克在《对崇高与美两种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一文中,对人类的行为做出了准确区分,“能够对心灵造成强烈印象——不论是痛感还是快感,或他们的变型——大多数的观念,都大致可分为两类:自我保全和社会交往。

而观念则是洛克、休谟意义上的印象的精确摹本,埃德蒙·伯克又将社会交往区分为两性的情感交往和人与人、人与动物,甚至多少可以说是和非生命体的交往,这种放言大胆而又基于理性角度的判断,让人眼前一亮!

然后,埃德蒙·伯克又阐释了崇高的界定,他认为,“自然界的伟大与崇高——当这些原因发挥最大作用的时候——所引起的情绪是惊惧。”崇高这一概念,容易把人类引向盲目无知的原始崇拜,或是传统体系崩溃后英雄史观建立的个人崇拜,亦有可能引向涤净心灵的宗教信仰。

从伯克这一见解出发,个人理解,崇高本身是自然属性,其文化价值都是后人通过各自的目的赋予的,是需要以理性加以区分的。埃德蒙·伯克对抽象的概念与定义有着天然的反感,这也是他的原则之一。“我从不让抽象的和普遍的东西主宰自己”,伯克把“正义、真理、公道”一类的语词阐述为复合抽象词,这类语词容易人为抽空内核,为了不同的利益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1729—1797)

爱尔兰的政治家、作家、演说家、政治理论家和哲学家

埃德蒙·伯克还认为,“人类的一切法律(law),严格地说,都只能是说明性的。样式和适用范围可以改变,但不能超越固有的正义之实质。”伯克基于辉格党的原则及观念,认为英国是继承了骑士贵族精神和自由传统的民众所理解的宪政原则,立宪君主制比立宪共和制更能保持贵族的荣光、勇气与自由所赋予的公民自由与财产保障。伯克往往能超越党派与国族偏见,对世间时势有精辟独到的见解。

他支持美国民众(北美拓殖者)的利益,不主张动用武力解决。他反对东印度公司的超越国家权能对印度的统治,勇敢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伯克还基于英国宪政传统的立场反对法国大革命的暴虐和破坏,1790年发表震撼人心的《法国大革命感想录》来阐述他的观点,并引用了斯宾塞在《仙女》中的诗句:“猛烈的风暴,把个人的尊严抛来抛去,使生活不幸!”

在今日情境下反思法国、俄国大革命造成的人类灾劫,个人觉得意义非同寻常。用伯克的话说,“革新的精神一般是自私心理和狭隘见识的产物。从不回顾祖先的人也不会寄望於后世。”

片面强调“革命”、“革新”、“进步”、“平等”这些抽象观念,只会让人陷入眼前利益的考量,而放弃从传统中汲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精髓,也不会真正寄望於未来。短视与偏见、个人的利益攸关,占据人们的灵魂,使他们不再思索未来。

保守主义者相信人性的幽暗面,而且坚信普遍人性的不完善和不可能完善的这一观念,也是值得探究与分析的。“性善论中所隐含的人必须向善这种必善的逻辑为统治者以求善为借口来改造(实则是扭曲)人性提供了理论上的正当性和合法性。P66”

唯理主义哲学和理性主义者对人性的改造所带来的道德滑坡后果并没有保守主义那样审慎、清晰,进而造成了二十世纪人类史的巨大悲剧,这一点值得人们深思。他还认为,市场经济超越国境的可行性也恰恰证明了普遍和不变的人性。

人性的幽暗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理性主义改天换地的荒谬理论造成的恶果,清醒之人已经看出,人的理性是不可靠的,是值得怀疑的。这么说并不是反智,只是光靠所谓“理性”而不结合现实,不尊重传统和经验,无视洛克所说的知识四条途径:传统、铭刻于心、感觉经验、神启,自由不可能来到我们身边。

正如拉塞尔·柯克《保守主义的思想:从伯克到艾略特》所说,“18世纪末的激进主义以'自然权利’来表达其主张。自潘恩的《人的权利》(Right of Man)发表以来,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之观念以一种模糊好斗的形式为普罗大众所接受,导致'权利’常常混同于欲望。”

而在埃德蒙·伯克所坚守的自然贵族观念之中,敬虔、文明与诚挚的宗教,远超世俗之上的贵族、骑士精神,在自然正义的土壤中,上帝创制、阐发出自然法(jus naturale)的精神底蕴,在盎格鲁-撒克逊的自由传统、先例、普通法以及财产权的基石上,不可轻移的法律观念、混合政体的优越性,已然超越了激进主义盛行的法国大革命对后世财产权观念的摧折、变异与轻视...

拉塞尔·柯克写道,“伯克宣称,紧随上帝秩序的灵性与思想价值观的秩序。所有的价值观并不相互等同,所有的冲动以及所有的人也都不一样...追求平等的激进主义试图让所有情绪和感受都处于同一个平庸的水平之上,并且因此企图抹杀把人与野兽区分开来的那种道德想象力。”

正是机会主义者、滥用“平等主义”、伪装成自由民主、实则利欲熏心的功利主义之辈,用激进的“主义”煽惑民众,借以实行他的独裁,并奴役、愚弄民众于股掌之间...

观世相,正是《地球的浩劫》(霍桑著)讲述的,追求新花样的现代人毁灭了过去,将已逝去的时代所尊奉的一切东西都扔进西部草原的大火之中。门第、贵族纹章(noble crests)、骑士徽章以及贵族阶层的所有装饰都被扔了进去...

还有许多精彩而富于理性的见解,有识者可去阅读体悟!

时光荏苒,岁月静流。也许时间的流逝,并不能使某些人领会世事的悲凄无常,也不能带给他们更多的反思与理性,但个体价值的真正体现是从内心生发的,外在的财富、名利、荣誉、地位,都不能主宰人类的灵魂,也不是人生的全部。

惟有清醒后的理性反思,渐次完备个体行动的界域观念,检视自己的过往与现在,过富有个性的人生,这才是值得赞许、践行的理念。

--------End-------

文/  归鸿

排版/  归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强势文化】
什么样的性是道德的?
卡尔.波普尔摘要:批评与理性主义,怀疑主义,以及启蒙运动
保守主义奠基人: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
埃德蒙·伯克 “我从不让抽象的东西主宰自己”
保守主义的自由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