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有新技术!电磁导航 揪出肺部微小病灶 |医学前沿


  根据2014年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广州市肺癌发病率达十万分之四十七,肺癌已经成为广州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约每万名广东居民中就有5人罹患肺癌。

  记者获悉,仅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每年接诊新发肺癌病人2600例,其中约有40%是可以手术和早期的肺癌病人。但是这部分病人,往往由于病灶过小,在CT图像中无法确诊,其位置又由于肺癌传统诊断手段的局限性,导致肺部病理取样存在“死角”, 结果错失了更早治疗的机会。而该医院最新引进的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NB)技术,有望实现肺癌早期诊疗的精准化;并且,该医院已经成功开展了华南首例ENB对肺的固定性小结节的诊断手术。

  老伯肺部微小结节迟迟未能确诊

  来自广州番禺的许伯,在一次胸片检查中发现肺部有一个微小结节,进一步拍CT发现结节有1.3X1.4公分,高度怀疑是肺癌,但是他没有出现任何咳嗽、胸痛等与肺癌相关的症状。许伯希望尽快明确诊断,又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

  “肺内小结节有可能是恶性肿瘤,也有可能是良性肿瘤。肺癌尤其是早期肺癌要实现明确诊断,不能只看影像学证据,而必须经过病理诊断。”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张兰军教授表示,患者肺部小结节所在位置很尴尬,刚好在肺部的中间,既不靠近大气道,没有办法做EBUS-TBNA(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和支气管镜检查,又不靠肺的表面,没有办法做肺的楔形切除(将切下的标本冰冻送病理科检查),加之结节比较微小,所以处理起来相当棘手。

  六种传统诊断手段各有利弊

  对于老许这样早期发现肺部微小结节,张兰军介绍,目前国内广泛使用诊断手段主要有六种,各有优缺点。

  等候观察,也就是影像学随访:当病人察觉肺部不适时,如经医嘱施行CT检查。有一部分病人由于病灶过小,在CT图像中无法准确确诊,而其位置又位于肺部远端,超出了现有支气管镜的到达范围。此时,医生会推荐进行“等候观察”,等待半年到一年之后,再进行摄片诊断,但可能使一些早期癌的患者错失及早治疗的机会。

  开放手术/胸腔镜手术:当由CT扫描后可以确诊的情况,由主治医师进行判断需要进行手术的,则可通过开放或者VATs(电视胸腔镜手术)施行病变部位的切除术。由于通过CT检查对于病变性质无法精确判断,在胸外科手术中,术者可以部分切除病变组织(如肺楔形切),将标本冰冻送检。但是,具体的癌症分期仍然要通过术后的病理分析进行。因此胸外科手术无法在术前和术中进行病变组织的分期诊断。

  经胸细针穿刺(TTNA):在非切除性的诊断(不通过手术方式)中,经胸细针穿刺通过B超引导或者“盲穿操作”进行胸膜的穿刺,气胸发生率高(20-30%),由于其阳性检出率低,气胸、血胸、脏器损伤的发生率高(平均20%的几率),而具有较大的临床风险,已经逐年减少。

  支气管镜诊断:支气管镜对中央型肺癌一个很好的诊断技术,诊断阈值大概在25-35%,但是对于周边的肺部病灶,或者是外1/3的靠近膈肌、肺尖、胸壁的外侧1/3小病灶,支气管镜下不去,无法做活组织检查。近年来,荧光支气管镜对气管内部可进行大范围探查,但是目前该技术假阳性率较高,也存在一定争议。

  纵隔镜检查:是明确纵膈病变及其性质的一种主要方法。除了进行诊断,它还可以对肺癌进行统一而准确的分期,可以明确纵膈肿物的性质、观察肺癌纵膈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决定能否手术切除及协助分期及明确纵膈肿大淋巴结的性质。局限性为如前纵膈、气管后区及距气管较远的其他部位,以及由于血管的阻挡而不能观察到的区域,为纵膈镜检查的盲区。该检查具有一定的创伤性

  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EBUS-TBNA):该穿刺针相对于普通支气管镜的吸引活检针要长很多,所以能对较远端的淋巴结进行穿刺,且在超声的引导下能够靶向活检,提高阳性率。它和纵膈镜效果一样,但更加微创。它也有局限性,顶多在支气管内镜进入肺段支气管后,由穿刺针穿透支气管壁进行穿刺,其诊断范围局限在肺门和纵膈,不能深入更远的位置。

  电磁导航诊断令“肺内无死角”

  经过综合评估,张兰军带领团队为许伯实施了“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NB)肺小结节诊断手术”,这也是华南地区首例ENB肺部微小结节活检。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在导管前端设置了传感器,向放置在患者胸部的3个磁极和病人身下的电磁定位板发射信号,如同在患者肺部的GPS导航系统,通过将设备引导至可疑部位进行活检,为可疑目标组织进行诊断和恶性肿瘤的分期,并可以进而标记该位置,以便随后进行放射治疗。很快,许伯的可疑结节被确诊为肺癌,医生随即给予手术。

  “ENB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早期肺癌的精确定位和诊断,还可以有效指导术中定位,指导其他非手术治疗包括射频消融/放疗。”张兰军表示。ENB技术对于周围性病变诊断率达80%以上,远远领先于现有其他诊断手段,并且是将高诊断率和微创性兼而得之的唯一方式。另据研究表明,ENB与EBUS-TBNA技术联合诊断,可使周围性病变确诊率高于88%。

  ENB如此先进,是否CT发现肺部小结节就建议做ENB诊断呢?“肺部微小结节若通过普通诊断能明确就没有必要使用ENB。”他说,ENB的主要适应症是:1.用于靠近肺部周边的疑难病灶(如:肺结核、肺部肿瘤、间质性肺疾病等)的诊断;2.用于对淋巴结肿大(如:淋巴结结核、结节病、肿瘤淋巴结转移等)的诊断;3.可扩展用于肺部周边病灶或者纵膈内病灶的介入治疗(如:结核介入治疗、肿瘤介入治疗等);4.指导胸外科微创手术的部位确定。

  由于ENB也要穿过肺部一些组织,有患者担心创伤大。对此,张兰军表示不用太担心,“它走自然管道,比如鼻腔——大气管——支气管——周末支气管,造成创伤很小。只是到了肺泡支气管过不去了,才用细针近距离穿刺,几乎没有任何损伤。”



喜欢今日内容,可动动手指转发给亲友;若媒体转载,请标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肺部微小病灶是癌还是瘤?磁导航“无死角”定位
【引领】做手术也能'GPS'导航!山东省立医院成功开展两例肺小结节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活检术
【指南】肺结节诊治:Fleischner协会指南与ACCP指南异同(下部)
发现了肺结节,要确诊肺癌,是做穿刺活检还是PET-CT?
精准定位肺部结节的磁导航气管镜,不开刀也能确诊结节性质的检查
强生、直观外科正面PK,肺部介入机器人将成为新风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