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功到景成呈崛起 ——五针松《崛起》与我一路同行

初生牛犊不怕虎,瞬间截取大劈斧。

风风雨雨枯半枝,遗弃三载存生机。

去腐雕骨得惊喜,功到景成呈崛起。

这是对我的五针松盆景《崛起》历经16年创作之路的真实写照。

原桩是一株大型商品五针松,创作前虽盆栽多年,但基本没有造过型,只是从地栽成为盆栽而已。此松冠幅很大,内枝瘦弱稀少,除主干基部还可以外,想象不出能制作成什么精品。

与其相遇是2001年3月,我刚专业入门不久。缺乏的是知识和技术,拥有的是勇气和力气。初生牛犊不怕虎,短短十几分钟,我就不假思索地把这盆养了几十年的树桩锯成寥寥无几,只留下当时认为可用的枝条,也没考虑多留余地(图1)。这次重剪主要是因为许多枝叶已经远离主干,怎么造型都不会好看。加之一味追求盆景的规格,并且求成心切,所以大刀劈斧,一步到位,根本没考虑树势的平衡和营养供需的调剂。结果修剪后,随着天气一天天热起来,枝叶渐渐枯萎,直到第二年基部枝条与主干同时腐烂。我心痛不已,决定放弃此松的创作,遗弃在角落。殊不知,放弃折腾是对它最好的静养。把树桩放在全日照通风处,加强管理,才能恢复和生长。如果当时马上造型,可能这盆树早见阎王了。

图1  2001年3月重剪后效果

2004年春,这盆五针松经历3年的风风雨雨,死而复生(图2)。留下的枝条上针芽饱满,显示出生机和活力,我对此松的制作再次充满信心,并开始着手设计制作。此时的我在盆景上已小有所悟。这几年经常外出参观盆景名园,请教国内外盆景大师及专家,再加上对盆景艺术情有独钟,制作时注重吸取大自然的精华,善于总结前辈的精髓,力求简朴自然,浑然天成,盆景理念有了更大的提高,对这件五针松的创作也就胸有成竹了。

图2  经过3年的放养,五针松桩材又生机盎然

为确定造型思路,我先修饰主干基部木质层,去除腐烂部分(图3),并雕刻舍利(雕刻是我的爱好,幼时曾随祖父学习绘画、雕塑,年青时又雕塑过各类艺术品)。经过修饰处理,发现此松有潜在的个性美,在我眼中,当属五针松盆景中的难求之材。劫(截)后重生,因此定名为《崛起》。

图3  去除主干基部腐烂部位

雕刻树枝,既是技术,又是艺术。要化腐朽为神奇,又不能伤害树体,还要与树身融为一体,为此必须慎重。雕刻得好是画龙点睛,雕刻不好就会影响整体美观,降低观赏价值,还有可能使桩材毁于一旦。

经过修饰、定面、换盆、静养后,此松树势健壮,已达到盆景制作的要求,开始实施下一步整枝计划:

首先制作左侧第一出枝。这枝条一半已烂,弯曲时可能会出现断裂。这枝正好在基部,正常情况下肯定锯掉,但此时如果去掉,下部皮层及根部会枯死。为此,我采用拆骨用皮的办法制作,即取出坚硬的木质做舍利干,把留下的一半皮层包扎好后向后倾拉,成为背景的陪衬枝和隐藏枝,虽然这样的做法可能是盆景制作的一大忌,但对此树的长势有极大的好处。

其次制作树型的骨架主干。主干下部经过修饰后形态极佳,但上部僵硬,很不得体。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观赏面正好是现在定位的后背,树干上部往后倾斜严重。但树干木质已老化,弯曲部位很短,不能用常规的破枝开刀法解决,于是我采用透空木质层(即凿空中间木质部,用铝丝撑起中空部分,再包扎麻片拉弯)的办法修整。若直接拉弯,木质层断裂的可能性很大。

两个难题解破后,这盆五针松其他枝条的制作就迎刃而解,只要根据树形布局,再用铝丝弯曲就可以了。

这次制作,只确定了盆景观赏面和树型的框架布局,有的粗枝没一步到位。2006年3月中旬又给它全面换土换盆。这盆五针松因基部腐烂严重,制作时要倍加小心,于是又放养了很长时间。到2010年12月,根部与主干上部弯曲的伤口愈合很完好、各枝条都基本长粗长旺,这才进行全面制作(图4~12)。2013年7月,有朋友建议去掉左边后拖枝。我考虑如去掉这枝会严重伤害根部,遂涌起一个大胆冒险的念头——大热天拉弯。弯曲后正逢百年一遇的连续高温,让我措手不及。好在我对树木的损伤补救和复壮有点研究,便把用在大树上的方法用在了盆景上。吊挂营养液,并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使其快速恢复生长。经过精心照料,终于收到了理想效果,左边后拖枝成了可忽略的背面衬托枝(图13)。

图4  2010年12月经雕刻枯骨、制作、放养等后进一步制作前的正面

图5  再次修饰枯骨

图6  拉弯后背枝

图7  用自制整姿器拉弯背上枝成为左边第一出枝

图8  拉弯左边第一出枝

图9  将拉弯后的左边第一出枝改做成背枝

图10  完成全部枝条的布局

图11  2013年2月对各小枝细扎

图12  把原左第一出枝成功拉弯

图13  拉弯后成为背景衬托枝

取材、放养、雕刻、修饰、蟠扎、浓缩,到2014年经过14年的制作和护养,基本完成了《崛起》(图14)的创作。第一步的创作好像是正楷字,接下来还需向行书、草书方向发展,不断改进,去繁求简,放归于自然。一件成功的作品既要有创作者的智慧和技巧、耐力和心血,更要年功磨合(图15),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达到理想目标。

图14  2014年4月17日摄

图15  2016年6月7日摄

树木盆景造型,实质上是在生存与死亡的交界线上进行的。为了挑战生命的极限,要有熟练的制作技能,还要有养旺树桩的真功,才能使树体承受伤害而心想事成。






欢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尾松盆景的制作过程技术
石樋盏景粗干、粗枝的整形
精品马尾松盆景的制作与养护_盆景欣赏_盆景_园艺花卉网
盆景的主要形式和造型要点(上)
这棵石榴怎样作盆景造型?
文人树盆景的制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