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础润而雨 风骨凝然 ——浅谈盆景的根盘

盆景的根盘不仅具有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功能,也是结构造型中的重要观赏部位。“盆景无根,如同插木”、“亭子观尖,盆景观脚”的说法,即反映了根盘在盆景造型中的特殊地位。可以说,如果有了既苍古又美观的根盘,盆景便具备了良好的基础,甚至成功了一半。多数情况下,造型过程中根盘的处理,决定着盆景的结构搭配、风格特点,也间接反映作者的气质、才性。

一、根盘在造型中的作用

在结构塑造和观赏中,根盘起着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起势作用。交代“来龙”,奠定基调,影响“去脉”及承势、转势、合势,而很大一部分成型作品,属于哪种类型从根盘部分也可一目了然。二是衬托作用。根盘可映衬和深化枝干的表达效果,如悬崖盆景弯月和龙爪般的下扎根,使下悬的枝干看起来更有“险”味;丛林盆景绵延相连的根盘,使枝干更具有同宗同源的繁茂之感,等等。对于大部分树种来说,通过根盘能够更直观、更充分地表现岁月的积淀感和树桩的苍劲、古朴等特点。三是焦点作用。具有鲜明特色和个性的根盘,本身可以成为最出彩、最吸引人的部分,类似于曲艺作品中的“凤头”,凭借新颖别致抓住观者的心,并在各结构成分中成为主体和主角,这种情况在杂木中更多见(本人不太赞成把树种简单分为松柏和杂木,因已形成惯例,此处姑且沿用之)。

二、根盘与枝干的关系处理

处理根盘与枝干的关系,要结合根、干、枝的特点或作品预设的风格综合考虑。直干盆景尤其是矮仔大树,以四面分布的辐射根盘为主,同样大小的根盘,相对来说,树越高,根的数量也随之适当减少;上半部偏向一边的直干盆景,在主要枝干伸展的相同方向,要有大的主根,使根和干的分布上下对应(图1)。斜干盆景,大的主根多出现在枝干倾斜的相反方向,使根、干在视觉上具有左右牵制的平稳、平衡感。临水盆景则又不同,画理上所讲的“向阳者必多枝,临水者必多根”,不仅是指临近水源生长旺盛导致根系多,更是指临水的一边(多为枝干伸展的同一方向),由于水流的冲刷、涤荡,有更多的根展露在外面(图2),这是自然规律的表现。悬崖盆景根部要有较好的曲度和力度,突出“动”和“险”;高提根的悬崖盆景,如能在根部完成承、转的变化则更好。我们常说的以根代干,就是指发挥承、转作用的根。附石盆景根不宜多,与石的结合要浑然一体、不出现空隙,线路变化丰富,有出有入、有藏有露、有起有伏,不宜直上直下或所有的根一览无余。

图1  古朴雄风  朴树  王景林作

图2  来源于网络,作者未知


一般来说,树桩适当多露根盘,可显盆景的古朴、劲健,有助于表现个性和风骨。特别是热带树种的板根和一些树种的气根,能表现其风华繁茂;悬崖盆景及山石地貌的树桩多露根,能表现其清癯苍老(图3),等等。露根也要分繁简、主次,讲究破格立异,避免平均和呆板,否则便会“似锯齿钉耙,未为雅观”。由于文化象征意义的不同,在所有树种中,松树的根盘处理比较特殊。黄公望《写山水诀》提出:“松树不见根,喻君子在野”,这一观点在绘画中颇具代表性。因此,松树盆景要尽量少露根,有的松树盆景造型章法、技法没问题,但看起来缺少松树味儿,如果切掉或埋起一部分根,效果会好一些。即使是松树提根悬崖盆景,也尽量参考这一点。

图3  《芥子园画传》中图示


三、根盘的动静与质韵表现

相对于开张的枝和干来说,根盘是静态的;但相对于土壤中的根,露在土面以上的根则为阳,须以动为特征,以进取为表现形式。所以,根盘自身具有阴阳、藏露、动静的分界和互相转化。在静的基础上塑造动势,表现这些转化,能体现出树桩巩固自身应有形态和按自然规律发展的过程。处理根盘时,要借鉴国画中浅山和山脚的绘画技法,注意根的粗细过渡、入土角度以及左右和上下关系(上下关系的处理甚为重要,也颇能体现功夫,但又容易被忽视),使其不薄不泄,在较浅的盆土中营造出深插莫测的动势效果,与树桩的苍古相辅相成。

盆景的鉴赏,讲究“远观其势、近看其质”。除提根悬崖盆景可通过根部起、承、转的变化来体现势之外,势需要结合根盘、干、枝等部分之间的结构组成来综合表现,稍大点的树桩仅就其根盘而言,除调整姿势外,一般在造势上可改变的余地不大。那么,加强局部和细节的处理,以质求韵,就显得尤为重要。塑形时,可借鉴音乐演奏中的“单音成韵”技法,凸显“点”上的细微变化,在节奏、韵律上体现以小见大的特质。如一些根的瘤状或矮柱状隆起部分,稍加整理露出土面后“如垒如拳”,且与整体树势相协调,更显古朴和变化丰富。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高大曾所做的松树国画《福松图》(图4),深入悬崖岩石缝隙的树根,在一个小空洞处形成了瘤状凸起(红圈处),此处以静的外在表象,体现事物内在的运动发展规律,在视觉之外引发观者思考,彰显主题,生发余音,是在细节处以质求韵的典范。陕西安康第八届盆景国展上有一件提根悬崖盆景,在根的上半部与承势部分尚有一些距离的位置,生出一小片枝叶,不仅符合“鳞羽参差”的画理,更显作品的古意盎然,甚为高妙,也是通过根部质点表现余音的上乘之作,可惜当时未拍下照片。根基部如有截口,一般很难隐藏,其处理效果是必须展示给观者的典型的“质”,做成舍利还是坑稔?坑稔中的部分做成什么形状?也要根据整体的气韵表达来确定。

图4  国画《福松图》  高大曾作


根盘欲生韵,藏和露一样重要,应精心拿捏其中分寸,力争有“余音”,正如《潜溪诗眼·论韵》所说,“众善皆备而露才见长,亦不足以为韵……测之而益深,究之而益来,其是之谓矣”。如图2中,高处大根亦有藏,低处小根反而多露,见根时,已如在画面外见水(即象外之意),凭添了动感和韵味,作者对画理运用的匠心可见一斑根部的质、韵处理,情况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树干部分的以质求韵,虽然条件好的材料不难找,但相对来讲塑形技法要求更高(仅个人观点),此为题外话。

四、根盘的养护与修剪整形

直干、斜干树桩造型时,应切去下扎的主根,促进生发侧根,并对侧根适当处理,以便在较浅的盆中栽培。地栽时根盘下面可垫上砖块或木板,让树根横向生长。悬崖盆景和部分临水盆景,整理和盘扎根部后,可在树干伸展的相反方向,斜竖向支上瓦片或木板(倾斜的角度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避免根的横向生长。根部的盘扎宜用草绳或易分解腐烂的麻绳、布条等,以免陷入木质中,影响生长和造型美观。下山桩一般用素沙栽培,可以保湿、利水、透气,也有人认为植物在生根初期排斥有机物,有营养的土壤反而不利于生根。根部整形后,要尽量高栽并围上水圈,待生长旺盛,浇水时根据情况适当冲刷根部,让根盘逐渐露出。换盆时,可扒去根盘上部的部分土层,促进露根,并仔细查看根部生长状况,按照设计方案(也可根据根部的生长变化修改方案),对根盘进行修剪和整理,切口应尽量向下,把握好高低、粗细、长短的分布,使其像枝条一样有分级和过渡,结构上协调搭配。修剪根盘时,有的树桩容易感染病菌,加强防疫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老而实秀”的好根盘,是一件盆景作品成功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只有经过博学深思和日积月累的耕耘,手中的作品才能充分表达我们的情怀和志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雀梅盆景蓄枝截干法常见造型制作与欣赏
础润而雨 风骨凝然——浅谈盆景的根盘(2)
想选好的盆景树桩,看这三点就可以了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技艺之九——树桩的造型加工
为什么好好的树桩盆景总会被我养死?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