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的“苏轼大数据研究” | 家长的手不宜伸得太长,学校的杆不宜树得太高



家长的手不宜伸得太长,学校的杆不宜树得太高



根据文段内容,对下面两个画线病句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  )

在学校开展戏剧学习、戏剧实践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努力为孩子争取上台演出。他们希望孩子变得更加开朗、更加自信,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水平得到改善。看来,家长们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A. 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B. 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C. 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D. 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这是北京市2012年语文中考的一道病句题。正确的答案是A选项。但在我看来,即使是把这个缺少宾语和主谓搭配不当的问题修改过来,这段文字的表达仍旧有问题,不知道您是否看出来了。

 

不是病句,也不是错别字,而是教育观念问题。我在当年做试题分析的过程中,曾经就这个题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但从内容而言,却有必要适当检讨一下,戏剧学习、戏剧实践是学校的活动,但却变成了“家长为孩子努力争取”,而不是“孩子自己争取”,这正是我们教育中的一大问题,而我们在这个语料中默认这种做法的正确性,并且给这种做法张本,归因为“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显然有不当之处。

 

因为是试题分析,所以并没有过多展开谈教育方面的问题。几年后回过头来看,这种家长过度参与学生在学校活动的情形,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尤其在城市基础教育中的“名校”更是如此。

 

这种过度参与从低年级制作各种小报就开始了,很多家长全程参与,甚至是代劳,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小报的评比中取得一个好成绩。到中高年级,各种文体活动更是如此,戏剧节请来专业的导演排练,合唱节要请来专业的指挥助阵……不但在人力上要动用家长的资源,在物力上更是一掷千金,租借甚至购买专业的服装道具,目的无非是让自己的孩子在活动中占据有利位置或者孩子所在的班级在评比中取得好成绩。

 

很多学生为自己班级的家长资源丰富而在活动中占尽优势而额手相庆,也有很多的学生为自己班级的家长资源不足在活动评比中处在下风而抱怨不已。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还是学生,对这样的家长过度参与学生在校的活动都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但对这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却缺乏最基本的思考

 

我们学生在学校的各种活动目的是为了什么?是真正为了学生的成长,还是为了在各种活动的评比中取得一个好成绩?我们比拼的是学生,还是比拼的是家长?另一种形式的“拼爹”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否真正有好处?



 

这样的家长对学校活动的“深度参与”,不仅仅表现在各种文体活动上,也开始入侵到学生的学业中来。

 

最近,某小学的“苏轼大数据研究”在朋友圈中刷屏了。应该说,绝大多数的朋友和我一样,看过这样的研究都很“震惊”。这种研究的深度,绝大多数高中生达不到,甚至不夸张地说,很多本科论文也到不了这个水平。

 

在《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这篇研究文章中,不但把苏轼所有的诗歌梳理了一遍,还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各种关键词,把这些关键词和苏轼的生平中的起起落落联系在一起。所查找的材料不但有各种版本的苏轼诗词全集,而且还有《东坡先生编年诗》【五十卷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海宁查氏香雨斋刻本】和《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邹同庆 王宗堂著】这样的极为专业的书籍,而且前者找到的居然是哈佛线上图书馆的竹纸线装扫描书。

 

看了这样的研究真让我惭愧不已,作为中文系本科毕业生,苏轼的3458诗我至多也就会背诵几十首而已。其中提到的参考书籍我绝大多数我都没有读过。

 

不但惭愧,而且真的没有一点自信。就我这样的水平,怎么能够站在一个重点中学的讲台上当语文老师呢?岂不是误人子弟!

 

但看了另外一篇《苏轼与王安石、欧阳修的对比》的文章我的自信心又回来一点了。在这篇文章中,小作者对比了三位名家的若干首诗歌,和他们的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其中的分析显得还比较稚嫩,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词句明显是网络或者书籍摘录的结果。

 

比如,在分析到“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句的时候,除了沿袭成说,分析这句是倒装句之外,还说“此句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深切、沉痛地发出了年华虚掷的悲叹”。最后的结论是苏轼很悲痛,悲痛的原因是苏轼第一次被贬官。

 

“生命短促,人生无常”这样的词句,出现在一个小学生的文章中,怎么着都让人觉得有一点抹不去的魔幻色彩。但在这种笨拙的摘录,在看似少年老成的的语言背后,至少还能看到一个稚嫩的儿童的影子。

 

可前面一篇呢?连这种稚嫩的影子也几乎被“高大上”的研究方法给掩盖掉了。同样都是一个班级的学生,怎么他们之间的水平差距如此之大呢?有差距很正常,但差距大到如此程度,则就不那么正常了。以我这么多年教书的经验推测,他们的差距可能就是一个“会大数据的爸爸”。

 

这个“会大数据的爸爸”大数据分析很专业,但是教育上却不怎么专业。他的“深度参与”,在相当程度上代替了孩子的自我发现,自我成长。很可能让孩子产生虚幻的不切实际的定位,眼高手低,把旁人的思考当成自己的成果。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这位爸爸。因为这样的活动,要晒到全校学生面前,甚至要通过公众号,让更多人知晓。有了这样那样的比较,难免让人产生超越的冲动。这种超越的冲动让人很难理性思考,不能清楚地思考人的成长规律,就不能平衡现在与未来,更看不清得与失。

 

家长是这样身不由己,学校也有难言的苦衷。学校总要晒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成果来,才具备傲视群雄的资本。才能在各种校际评比中超越群伦,由此获得大量积聚各种资源的能力。于是把标杆树得高高的,用最优代替了一般,用典型代替了全体。在这种追求卓越的冲动中,越来越偏离了基础教育的应有的轨道。

 

现实的教育是:家长拔苗,老师点赞;老师拔苗,家长叫好。


这种超越儿童年龄的拔苗助长,有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总觉得要让儿童少年老成,或者少年就能成就一番伟业,那才能光宗耀祖,才能青史留名,那才是教育的成功,那才是完美的人生。

 

但须知,人生的各个阶段无法超越。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不要试图超越某个阶段,在还应该“志于学”的年龄就想着“不惑”甚至“从心所欲不逾矩”,那样的人生并不如我们想象的完美。

 

教育过程中的拔苗助长,短期看成就斐然,但长期看则是造成儿童未老先衰的罪魁祸首。


让儿童成为儿童,而不是要让儿童成为大人,什么阶段做什么样的事,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请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手伸得太长,也请学校不要把杆树得太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商决定一时,情商决定一世
重点:1
班级读书计划
[精] 教师七怕
小学 修改病句100例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100道练习题!给孩子做一遍,6年不丢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