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部分人是从没有过志气的,只有欲望,那什么是真正的“志气”?念念不忘立德,方有志气,持其志则养气在其中,无暴其气则亦持其志
userphoto

2022.09.25 四川

关注
     生活中,很多父母喜欢对自己的孩子讲做人要有志气,他们眼里的“志气”不过多是功利心作怪,把孩子当投资品对待,以为想追求富贵功名就叫有志气,这与真正的“志气”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什么是真正的“志气”呢?
  “志”最早指“本来的最初的心之所向”,本来的最初的心之所向向哪里?儒家讲“止于至善”。“气”的本质则是本心之虚名灵觉的良知的妙用。显然,有什么样的志,自然有什么样的气。
  《庄子·杂篇》中较早提到了“志气”这个词——
 “今吾告子以人之情,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志气欲盈。”
    人的志气离开了原位,就会立小,失大,就会“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就会私欲嗜欲压倒良知,就会义胜利,本性即被蒙蔽,本心即呈现出放失之状态,原初的志持守不住,气自然也收摄不住。
  那怎么样养“志气”呢?一般人以为要的越多志气越大,殊不知真正的答案却正好与此相反,“为道者日损”,“养心莫善于寡欲”,“淡泊以明志”,“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
  孟子道:“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传习录》中,王阳明先生对此道:“'志之所至,气亦至焉’之谓,非极至次贰之谓。持其志则养气在其中,无暴其气则亦持其志矣。”
  人守住了生命的初志,才算抓住了生命的根本。立定此志,持续致此志,便是立命之道。正如王阳明先生还道,“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工夫说闲语、管闲事”?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人本来的志是无关功利的,关于功利的都不能叫志,只能叫欲望。很多人有的只是欲望,而非志。真正有志的人,气不会暴,自能守,因为他一心只专在进德上,在事上进德,在一言一行中进德,在每一个起心动念上进德,德厚了,志自明,气自定,德厚了,慧自开,才自然生机勃勃,创造力自然爆棚,这才是育才的正道。王阳明先生说,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理者,气之条理;气者,理之运用”。陆九渊先生更是道:“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要志气
曾国藩:这三种穷人,见到必须远离
迈入中医之门第23篇:五行之水
《名贤集22》耕牛无宿草,仓鼠有余粮。万事已分定,浮世空自忙(二)
谈志气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解释:傲慢之心不可产生,欲望不可放纵无拘,享乐不可无度,志气不可自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