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戏让孩子着迷,耽误学习成绩,家长如何帮助孩子从游戏中出来?

一个课余的时间,一个男孩子过来问我:“老师,您的电脑里有没有吃鸡游戏啊?”

最近几年来,一直都在看到一个非常流行的词语:吃鸡。可是,我一直没有弄明白吃鸡是什么,也没有去网上查询究竟是什么,心中想到的就是这个游戏与我关系不大,不用去在乎。没有想到的是,今天我的学生在问我有没有吃鸡游戏,在惊讶这款游戏对学生的影响力之外,就顺口问了小男孩:“什么是吃鸡游戏啊?”

小男孩带着一丝鄙夷的口吻说道:“就是绝地求生啊!”

虽然被小孩子鄙视了,但也引起了我的一个思考,为什么游戏能够吸引到我们的注意力,我们为什么会沉迷于游戏中呢?如果我们孩子因为游戏入迷了,又该如何引导孩子从游戏中解脱出来呢?今天,请大家一起与我来分析和思考游戏背后的原因,帮助孩子从游戏中解脱出来。

为什么游戏让我们入迷?

游戏的各类有很多,都是投我们所好,从我们个人的兴趣、喜好上入手。

第一,游戏的画面非常精美,声音震撼,带给我们兴奋的感官体验。

画面精美,同时再配以时而轻松、时而紧张的音乐,在完成某项任务或某个成就的时候还会配以激烈的音乐,如First blood、Double kill、Triple kill、Quadra kill、Penta kill、ACE等等,不断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的在这种激烈的氛围下沉迷。

第二,任务目标引导,让我们清楚游戏的操作是什么。

无论是哪种游戏,都会有一定的目标任务引导,王者荣耀的推塔、战斗任务,其他的网络游戏还会把具体的任务在屏幕上给我们显示出来,让我们清楚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

任务就是目标,人一旦有清晰的目标,做什么事情都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游戏当中设置任务导向就是让我们的大脑不犯浑、不发晕,清楚知道自己的下一步行动。

第三,游戏的操作入手简单易懂,很容易让人产生学得会的感觉。

我们在学习上有一个最近发展区,而游戏可以说是充分利用我们的最近发展区的理念,让我们从简单到复杂一步步地学习提升,不会觉得游戏很难,不让我们玩游戏的人产生太大的挫折感。

很多网络游戏可以设置为自动战斗模式,只要开着电脑就可以让游戏自动挂机完成。这样的游戏方式不需要我们懂得太多的东西,只需要简单的按按键盘就可以继续下去。然后,时不时地给我们惊喜,让我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收获满满,让我们时刻保持玩游戏的激情。

在明确的位置告诉我们所有的游戏怪物都能出好装备,并通过展示榜展示出来,让我们看见。只要我们玩游戏的人坚持去玩,愿意花时间就能获得极品。这样的一种方式,很容易让人产生害怕失去、害怕错过的心理,让人沉迷于游戏很难解脱出来。

第四,在游戏娱乐中,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为了让游戏更加吸引到玩家,游戏制作者在游戏中加入了虚拟沟通的功能,可以成立帮会、可以语言交流。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中,就可以产生一定的归属感,因为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目标,因为争执、因为合作,相互之间有着很多的交流。

第五,游戏的评价体系更加让人无可自拔。

游戏会根据玩家的玩耍情况,对人物进行综合评价,从战力、等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比,有的游戏也同样给出不同的称号以鼓励玩家。青铜、白银、黄金、钻石等多个段位排名,各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成就激烈,都在不断地激励玩家将游戏进行到底。

综合以上情况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游戏设计者从图像、声音等感官入手,进行目标任务引导,以轻松易做的动作让人获得成就、收获满满,而且再配合互动归属让玩家与玩家之间不再孤单,最后还有各种评价体系让玩家快速进行自我评价。这一系列的逻辑,就像是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充分运用。生理需求靠图像、声音等感官体验来刺激,安全需求就是让玩家对游戏角色的生死控制以及害怕错过各种游戏装备的心理诉求,社交需求就是靠帮会等互动交流的方式实现,尊重的需求就是排名、段位、成就等形式的实现,自我实现就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一直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最大的期盼。

游戏设计与制作者们,想尽心思地设计游戏,让人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就是他们的初衷。

孩子们迷上游戏后,我们该怎么办?

游戏设计者与制作者在设计游戏的时候最大的依据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无论是从游戏的设计还是玩耍都是建立在这个需求层次理论上面。我们要让孩子从游戏当中走出来,就要给予孩子们在游戏之外更大的体验。

那么,有没有可能让孩子感受到比游戏更大的体验呢?

能。游戏与我们的生活最大的差异就在于真实与虚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人生的真实快乐与幸福。

第一,给孩子们设定一定的人生目标。孩子的目标设计,先要建立在孩子内心平和的基础上。我们要等孩子心平气和的时候,与他们一起交流探讨未来可以做什么事情,现在要实现这些目标应该如何去做,步骤、过程大概有些什么……让孩子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长目标,并向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第二,当孩子获得一定的进步或者成绩时,在感官体验上我们家长要大胆地给予认可。比如给孩子一个拥抱,摸摸孩子的头,一起与孩子约定一个胜利、庆祝的动作如击掌等,可以组织一起旅游、唱歌、跳舞、吃饭等,也还可以制作一些勋章给孩子佩戴,购买一些实物,让孩子收获实物的奖励。

第三,让孩子去帮助人,做好事获得他人的感激。在游戏中就是杀怪,也可以看到游戏中大家也愿意相互帮忙、相互合作,大家收获到的一般是语言文字上的感谢。而我们在生活中,去帮助别人,做好事会让更多的人感激我们的孩子,孩子也能学会在帮助人的过程中放宽自己的内心,更容易包容他人。当孩子们亲身体会到帮助他人的乐趣之后,还能深刻体会到人们对自己的认可与赞同,久而久之更愿意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与帮助。

在游戏中,杀怪更多的就是让自己的心越来越狭小,装不下自己及朋友之外的错误,与人一发生争端就大发雷霆。而在现实中,多帮助人会使我们的内心越来越宽容,同时也越来越强大,有容乃大,能容更多人的错误,人生的格局也将扩大无数倍。

在现实生活中,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是综合性的,一件事、一个动作都会给予我们立体化的体验,这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优势所在。我们充分利用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指导,引导孩子从游戏中走出来是一定能够做到的。

结束语

游戏是虚拟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我们人在现实与虚假之间会更容易选择真实。即使有时候我们在游戏中迷失自己,但我们只要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生活的目标、人生的方向,就可以从游戏中解脱出来,活出我们真实的自己。

我是@童教雷鸣 ,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记忆力、思维力等学习能力,如果觉得不错,请关注、点赞与转发,更希望留下宝贵意见共同交流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做到这4点,孩子轻松爱上学习!
让孩子厌倦游戏的方法走红网络,它真的有效吗?
游戏改变学习——写给那些正受孩子游戏问题困扰的家长们
有没有想过用游戏的思维指导孩子的学习?
《最强大脑》魏坤琳:孩子专注一件事情的时候,千万别再打搅他了
不懂网络游戏,怎么把孩子拉回现实?要在游戏设计中满足成就需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