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拆书37:如何培养你的团队成员?

今天的拆书模型还是来自《史上最简单的问题手册》,照旧进行秋式面目全非式改造。


一、知识介绍


过去100年来,组织管理理论出现了许多巨大的变化,员工也由流水线机械化分工进化到知识型员工组织。对于流水线员工,只要能够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工作,就能够解决问题。但是对于知识型员工,关键是培养他们随机应变的能力,仅仅通过规范性操作来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了。


那么如何培养知识型员工呢?


赫塞-布兰查德模型提出了一个“情境领导模型”,这个模型有四个部分构成。


1、指导: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员工需要强大的领导,作为新人,他们往往投入有余,但是专业能力不足,需要领导提供明确的命令和指挥。


2、辅导:在辅导阶段,员工的专业度有所提升,对新工作的忐忑不安和畏惧也开始消失。但对工作的积极态度也会衰减。这个阶段,领导要善于给员工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他们自己会去找答案。


3、支持:这个阶段的员工专业技能足以应对工作,但对工作的态度因人而异,有的还可能想离职。但更多的是希望获得更大的独立空间。这个阶段领导要鼓励员工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多多加以采纳。


4、授权:此时员工足以独当一面,领导需要对他们进行授权,让他们培养自己的团队,有自己负责的项目,他们的士气会保持在一个高昂的状态。


二、扩展思考


我个人觉得这个四阶段模型,对知识型员工,或者需要综合软技能的岗位员工培养,是非常合适的。


但是对于流水线模式的员工,这种培养模式并非是必须的,除非你准备培养他逐步走上管理岗才行。


在职场,老板往往希望招来的员工马上能解决问题,但即便是有经验的业务人员,也必须从第二个阶段:辅导开始,不能一开始就过度授权。


任何人不先圈一圈,就马上放出来,即便他冲出一片业绩,长远来说,也是公司管理上的隐患。


因为你不清楚他会用怎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在你公司的容忍范围或底线内。


对于新人,往往有两个极端,要么希望自己能早早独当一面,被别人重视,却忽略了自己是否具备独当一面解决业务的能力。仅仅是技能往往并不足以解决问题,因为还需要沟通技巧等软能力才行。


另一个极端就是极度不自信,畏手畏脚,不好意思请教别人,怕别人看出自己的不自信没能力,但是新人就是没有能力的代名词,就是要大胆去观察去模仿去请教,减少你指导阶段的时间,尽快进入辅导阶段,就能比别人更快进步。


三、拆书建议


如果你是刚刚毕业的新手,能够完整经历这四个阶段去发展,对你的职业成长非常有好处。我本人的成长经历差不多就是如此。


我机械硕士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是做IT信息化,是的,我不是学IT的,我是学机械的,我做了这份工作,算是专业大换行。


我凭着读研期间学会的安装服务器和数据库,会写几句代码这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计算机知识,也混进了IT行业,这个公司自然不能放心下我,安排了长达三个月的培训,在培训期间,我只是被老员工带着做了一个小项目。


这个阶段,我全部是被指导,学习。


然后我有机会被调去做软件测试工作,对于测试就需要我们模拟用户的思维去测试,这个时候也有老员工启发我们用模仿用户的思维去做极限测试,流程测试,鼓励我们自己开发大脑,这个工作很适合我,我模拟了很多奇怪的操作,发现了大量的Bug,然后我被请出了测试部----因为正常人是不可能这样操作的。


当然测试部的经历让我对软件熟悉程度达到了一个高度,让一个信心爆棚的新人成长或者毁灭的最佳方式,当然是让他出差去做一个项目服务,总部在后面支持。这就是我的支持阶段,这个阶段,我信心满满出去,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一肚子怨气回来,这都是什么破软件?我当时的主要想法是离职,这也是第三阶段,员工开始有自己想法后最容易犯的错,高估自己的能力,高估自己的业绩,低估了总部或者团队对自己的支持。结果一出去碰壁才发现,自己的能力是依附于平台,而不是真的全是自己。


但经历了这种炼狱般的软件实施还能活下来的人,就可以真正独立做项目了,做过两个这样的项目,我就被提拔为项目经理,在这个阶段我才能够一个人独立带团队做点事情。


这就是经过考验的我,才能被公司放心放到授权的位置。


如果你的职场人,你可以想想,你的职业成长是不是经过这样的阶段,有没有共鸣?你现在处于哪个阶段,又该如何进步?


对于我现在通过“网易云课堂”项目培养的小伙伴们,你们如果看到这篇文章,我问问你们,我有没有把这种模式复制到对你们的培养上?你们在实习的公司,又是如何管理你们的?


其它的读者可能看不懂上面的话,但是你们天天和我在网络上泡在一起,应该好好思考下我今天说的内容。


比如将来有一天,我要你们复制新的小伙伴,你们又该如何做?


本栏目说明

1、这是秋叶大叔每周读一本书,为大家分享这本书主要观点或框架的栏目。
2、回复【】内的关键词查看往期文章
【拆书01】学会关注对方的利益
【拆书02】戴明循环—每天进步一点点
【拆书03】碎片化学习—你的时间用途越多,你的生活选择越多
【拆书04】《免费》为什么是错的?
【拆书05】说说我是如何拆书的
【拆书06】如何留住你的灵感?
【拆书07】重要的是产品,不是互联网思维!笨蛋!
【拆书08】刘强东为啥能做大?
【拆书09】为什么小米的“参与感营销”你学不会
【拆书10】一起来学丰田的5s管理
【拆书11】《零秒思考》—快速决断力应该如何训练?
想学更多?请点下方【阅读原文】小字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建学习型组织 打造知识型团队(范文5篇)
追求卓越的组织--学习型组织
知识型员工的六般武艺
优秀员工必备的10种能力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任层次模型研究
如何成功建立招生团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