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的儒家是什么样子?齐破燕之战,孟子两次建言都极富远见

孟子在儒家系统内被尊奉为“亚圣”,顾名思义,也就是仅次于至圣孔子的圣人。

在人们印象中,儒家都是些酸臭腐儒,整天之乎者也、仁义道德的挂在嘴上,实际上却一点实际才干都没有。

这是不对的,因为最早儒家培养的就是经世致用,能干具体事,甚至处理大问题的大才。

这点在孟子身上当然更有突出的体现,比如齐宣王破燕之战,他受邀为齐宣王提出的两次建议都极富远见。

本来,这两次建议都是能令齐国在这场大事件中名利双收的,可无奈齐宣王被巨大的利益冲昏了脑袋,两次都没听,结果反而弄的一地鸡毛,齐国最后啥也没捞着,还遭到了燕国国民的痛恨,还有好几个国家的联合攻伐,更为将来埋下祸根。

孟子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1、大事件

当初燕王哙为了博得一个比肩尧舜的好名声,硬是把自己的君位都让给了国相子之,子之任国君三年后,弄的燕国上上下下怨声载道,民怨沸腾。

太子平便想要联合将军市被攻打子之,但又担心打不过。

就在这时,齐宣王认为这是一个扩大齐国影响力甚至地盘的大好时机,就主动派人对太子平说:“寡人已经听说太子您想要整饬君臣的道义,申明父子的位序了,这是大义之举,寡人必将支持!齐国全体上下都恭听太子您的指令。”

话说的非常客气,只是,齐宣王当然也是有他之所求的。

而太子平听到使者的传话后却非常高兴,有后盾了,齐国整个国家做后盾那还怕什么?打!

于是邀党聚众,和市被一道率军攻打子之。

但没想到的是,市被这家伙临阵反水了,反而率军回过头来攻打太子。

就这样,本来就混乱的燕国这下更乱,整国的人都在各分阵营地互相攻打,一连打了好几个月,死了好几万人,百姓们都惊恐万分。

那么,齐国呢?怎么没来?

没错,在太子平于燕国“浴血奋战”的时候,大后盾齐国并没有出现,而是等到燕国已经乱到这份儿上的时候方才出兵,十万人马不到五十天时间,一举扫平燕国内乱,把子之杀了,而在战乱之中,燕王哙和太子平也死了。

不过,百姓们对此却都很欢欣鼓舞,因为不管怎么说,齐国军马一来,毕竟是让旷日持久的内乱得以平息了,只要再立一个新王,那么,百姓们眼看又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

所以在这个时段,燕国国民对齐军都还很不错,甚至还有些感恩戴德,有给他们送吃的,也有给他们送喝的。

然而不到五十天时间就牢牢控制了整个燕国,这场辉煌的胜利令齐宣王冲昏了脑袋,他觉得这可能是上天有意要把燕国那偌大的国土送给他!

所以,一举吞并整个燕国的雄心,就在他心里熊熊燃烧起来。

2、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但这是天大的事,吞并燕国可足足能让齐国国土扩展近一倍!

而同时,这也势必会引起其他诸侯国的妒忌、觊觎,其他国家联手插上一脚也极有可能,这就是风险。

但,利益实在太庞大、太诱人了!

齐宣王的心里,还是很想一口将这大块肥美的肥肉给吃下去的!

就在这种情况下,他找来了当时正在齐国讲学的大儒孟子虚心请教,上来就开门见山说出心里话道:“最近燕国的情况先生您肯定也知道了吧?有人劝寡人说取燕,也有人劝寡人不要取的。寡人是想,齐燕本来都是万乘的大国,可是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竟然不到五十天时间就将燕国给打下来了!这以人力来看,怎么看都绝难办到的吧?然而现在竟真的成了现实!所以先生您看,这是不是上天有意要将燕国给予寡人呢?那么,如果寡人不取的话,是不是反而会遭受天谴呢?”

瞧瞧,他这还给自己找了个不取不行,不取都对不起老天爷的强大理由。

当然,这话可能也是他身旁某些大臣老早跟他说的,他觉得对,就又转述给了孟子。

孟子听后,则平静回答道:“如果取下来,燕民欢悦,那就取,古时有过这样办的人,周武王是也。如果取下来之后,燕民不高兴,甚至反叛,那就不要取,古时也有碰到过这种情况的,那就是周文王(周文王认为时机未到,人心都还向着商纣,所以他在世之时,并没有攻打商朝)。”

接着孟子又说道:“现在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而燕国的百姓们反而都对此欢欣鼓舞,箪食壶浆地以迎齐国王师,这哪里又有其他原因呢?不过就是因为齐军的到来,可以让他们脱离水深火热罢了。可是,若齐军在燕国最后弄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不就等于是之前燕国内乱再一个循环吗?那么,百姓又哪里会答应呢?”

这是孟子的回答,极其地富有远见!

他是站在燕国民心的角度上,将心比心做出回答的!

这是看到了问题的根本!

可惜,齐宣王没有听,反而下定决心要一举拿下燕土,于是,齐军在燕国的行动便开始了。

3、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事实上在此之前,作为此次伐燕的齐军统帅匡章,在齐军的进一步行动之前就已经开始有些约束不住手下军队了。

齐军在燕国不时展开掳掠,百姓们对这支外来之师由最初的感激慢慢转为怨恨。

而当齐王的命令下达后,匡章得知竟是想要一举吞并燕国,更是激动的摩拳擦掌,对手下军队的约束就更谈不上了,或许在他看来,士卒们掳掠一番,反而能够对燕国国民起到震慑作用。

同时在这场掳掠中,以至于连代表燕国世系的宗庙还有各项礼器都被焚毁或者掠夺一空。

燕国国民彻底愤怒了,开始奋起反抗这支外来之师。

与此同时,各大诸侯国对齐国竟想要一举吞并燕土的举动也大为震恐,无他,没有哪个国家愿意看到一个体量瞬间膨胀一倍的强齐出现!

于是,各诸侯国间会盟开始谋求救燕的行动便开始了。

这边,齐宣王得知燕民反叛,同时各诸侯国也准备要出手干预,对此也大为不安,便又想到了孟子,于是急急忙忙召来孟子询问对策。

孟子也不像上次那么从容了,而是深皱着眉头对齐宣王道:“大王,我听说过仅凭借七十里的国土,就得到天下的,却没有听说过自己明明拥有千里之地的国家,却还怕他人的。之前,燕国虐待他们的百姓,您派兵往而征之,那时百姓都以为大王您的军队是来拯救他们出水火的,所以才对王师感激不已。可若是像现在一样,杀他们的父兄,又绑缚他们的子弟,还焚毁了他们的宗庙与礼器,那么这样做,又怎会不出现严重的后果呢?何况天下诸侯本来就忌惮齐国国力的强大,现在齐若吞并了燕土,国力势必又提升一倍,可偏偏所行的还不是仁道,那么,这不是分明在招致天下兵锋共同指向齐国吗?”

说到这里,孟子又急切对齐宣王道:“大王您应该速速下令,告知前线将士,速速返还燕民的子弟,归还他们的重器,然后,再与燕国父老共同谋划,推举出一个他们都认可的新王来,拥立新王登位之后,在外的齐军就赶快回来,再不可于燕国停留!若这样做的话,事情还不至于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孟子可谓句句良言,苦口婆心,又直切利害。

但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那时的齐宣王是真的不愿意将到嘴的一大块肥肉给轻易放弃,竟然没有听!

所以,一直到燕国的公子职在赵武灵王的派兵护送下回国登位,齐军在燕国实在也再待不下去,事情才暂时宣告结束。

没错,只是暂时,这次事件给后来的齐国带来了莫大的灾祸。

公子职回国登位后,后来被称为“燕昭王”!他礼贤下士,渴求贤才,收得名将乐毅。

就是在乐毅的率领下,燕军会合其他四国兵马共同伐齐,以报当初之仇,打的齐国七十余城皆丢,仅仅只留下即墨、莒县两座城池,若不是齐国出了个田单,在那时就已经亡国了!

事情,后果就是那么的严重,而当初大儒孟子,真的已经早早就把这些利害都给国君言明了。

只是国君没有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13集
第28章 燕王让国 齐王兴师
齐宣王的故事——愚蠢的聪明人
读通鉴(17)都是假联盟
趁火打劫,齐乘燕乱起寇兵
孟子行年考(三)(前316年—289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