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海拾遗】针灸处方的七方十剂


天医堂

是隶属于国医战队旗下专属于中医人的微信,是中医纯学术人才交流平台!这里分享最专业的中医知识


导读此篇为针灸专栏“针海拾遗”第四篇。(对于专栏大家想看哪些内容呢?可与底下回复哟!)

《儒门事亲》有云:方有七,剂有十。七方者,大、小、缓、急、奇、偶、复也;十剂者,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也。那么你知道针灸也有着类似的七方十剂么?



七方

>>>>

(一)大方


(1)大方的条件:①取穴多;②用针粗;⑧手法重。

(2)大方的适应症:①脑出血;②多发性风湿性关节炎;⑧脊髓前角灰白质炎后遗症(此症多侵犯小儿,用针宜细,随刺即起,谓之小儿针法。惟取穴宜多,有时多至三、四十穴)。


>>>>

(二)小方


(1)小方的条件:①取穴少;②用针细;⑧手法轻。

(2)小方的适应症:应用在新病、轻病、身体虚弱的


>>>>

(三)缓方


(1)缓方的条件:①取穴少;②留针时间短;⑨间隔日期长。

(2)缓方的适应症:应用在许多慢性而轻微的疾患,如神经衰弱、习惯性便秘等。


>>>>

(四)急方


(1)急方的条件:①穴位明显好找;②操作简便迅速;③针灸后立刻见效。

(2)急方的适应症:取穴不拘多少;随时随地都可以应用。例如:抢救晕车、晕船、急性胃肠炎、癫痫发作、小儿惊厥、晕针较重等。


>>>>

(五)奇方


只取一穴,中病而止,叫做奇方。例如:牙痛针翳风,癫痛取太冲,头昏针百会之类。另外,只用一穴,屡次使用,病愈为度,也叫奇方。例如:因怒气失眠,屡刺行间;消化不良,屡针中脘;腰痛常用委中之类。


>>>>

(六)偶方


(1)同名穴两侧都取用,或穴位数目相等,都叫做偶方。

(2)偶方多用于全身病,使左右经络达到平衡。例如:四关穴,两合谷、两太冲同时并用,或不论采用何穴,必须两侧同样针灸。


>>>>

(七)复方

有三种形式:

(1)配合法:取了一穴,恐怕力量不足,再加上同样效力的一穴。例如:头项强痛,取了风池,又加天柱。腰腿疼,取了环跳,又加委中。

(2)并进法:同时患有两种病,例如:膝关节炎,还有消化不良,针膝眼治膝关节炎,加中脘治消化不良,再配上胃经的合穴足三里,对膝关节和胃病都起作用。三穴同时并用,对这两种病都能收到效果。

(3)分治法;同时患有两种不相连属的病。例如:已患面神经麻痹,又起了荨麻疹。取颊车、地仓、四白、翳风治面瘫,同时又取曲池、臂腈治荨麻疹。分别治疗,不相关连,而两种病同时收效。


十二剂


(一)补可挟弱

例如:大椎、陶道治阳虚而兴奋督脉,使腰脊强壮。灸膏肓治肺病虚衰。常灸足三里以健胃而进食增加强壮。或用各种补的手法,而使身体转弱为强。

(二)重可镇逆


例如:膈肌痉挛,气上逆而打嗝不止。取内关以治胸中滞气,加膻中为八会穴的“气会”穴,再加日月斜向上刺接近膈肌的附着部。重用泻法,即可止其痉挛。

(三)轻可去实


例如:肝阳上亢,血压上升,头目眩晕。采取八会穴的膈俞为“血会”穴,找准穴位,双侧各埋皮内针一支,10秒钟后,血压下降,屡用屡效。

(四)宣可决壅


例如:痰涎壅塞喉间,吐之不出,气被痰瘀,呼吸困难,郁闷难忍。用手指抠天突穴,一抠一抬,连续数次,其痰自然吐出。

(五)通可行滞


例如:痢疾便脓便血,里急后重,总象有粪便欲出不出,令患者不可忍受。祖国医学,多叫“滞下”。取用三焦经募穴石门,配以大肠经募穴天枢,运用泻法,即能消除瘀滞,减轻症状,数次可愈。

(六)涩可固脱


例如:脱肛,针长强、二白,灸百会,可使已脱出的肛门,较快的收缩还纳。百会、长强都是督脉上部穴,灸百会是“病在下而治上”,针长强是“局部取穴”,刺激肠壁,自易收缩。二白穴靠近大肠经,通过经络“内联脏腑”的功能,可以收涩已脱的大肠末端。

(七)滑可去着


例如:腱鞘囊肿,因扭伤闪挫,多在手腕上起一小包,按之柔软,但不能移位。“著”字同“着”,如“着落”,固定在一个地方。用左手按紧囊肿的包块,以毫针在囊肿的根部,四面横刺,随针挤出粘滑液体象鼻涕的样子。几次以后,囊肿自消。又如针四缝,治小儿肚大筋青。挤出粘液,其腹渐消而饮食日增。

(八)泻可去闭


例如:大便闭结,有因胃肠实热的,有冈饮食积瘀的,有因津枯便秘的。《针灸大成》有下法,针三阴交,用呼吸泻法,可通大便。如果在左侧腹结穴埋藏皮内针一支,穴位找准,可以当日排便。

(九)湿可胜燥


燥病发于外的,皮肤干枯,皱纹堆累;发于内的,无故悲伤,精神失常,叫做脏燥。内则消耗津液,而使便燥。虽有风燥、火燥、热燥的区分,原因总是气虚血少,则生热而成燥病。治疗方法,当求病因。补气生血,滋养津液。气会膻中,血会膈俞。取膻中以行气,选膈俞以养血,采太溪以生津。津液充分,燥病自除。

(十)燥可胜湿


《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以发生中满、浮肿、尿闭、皮肤湿疹等症。病源在脾和其表里胃经。选用脾、胃的合穴、原穴如阴陵泉、足三里、太白以及肾经的水泉等穴,均可通经活络,使脾胃旺盛,肾阳充足,自可胜湿而去病。

(十一)热可祛寒


《内经》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所以肾为一切寒病的根源。主要除寒在于脏腑的功能,王冰说:“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前者是扶阳抑阴以去寒,后者是补阴抗阳以除热。祛寒的主要穴位为肾俞、关元。

(1)肾俞:祖国医学,“肾为先天之本”,凡腰以下腹腔内脏和下肢的疾患,痛不移处,无力,不能屈伸、疲倦。尤其是下腹部的肾脏、膀胱、生殖器、大肠、直肠等寒证,针灸肾俞,可见功效。

(2)关元:又名丹田,先天之原气,即先天之生命力,在于此处。手按之时觉有活动之气,以不强不弱,平静者为佳。主治妇女病、男子生殖器、泌尿器疾患有卓效。尤以下腹部常感虚冷、小便白浊、淋疾、遗精、阳痿等症,灸关元可祛寒而补元阳。

(3)体温过低,属于虚寒的。灸治神阙、气海、大椎、足三里等穴最妙。

(4)回阳九针:“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治疗四肢厥逆,即手足冰冷,皮肤咣白,甚至神昏。治疗时,九穴不必全用,选用3~4穴,或针或灸,至寒退渐温,祛阴回阳为止

(十二)寒可制热


经穴有许多制热的方法,略举数端如下:

(1)常用全身退热穴:大椎、陶道、身柱、风门、肺俞、曲池、合谷、足三里。

(2)急性高热的发汗退热穴:十宣穴、十二井穴、复溜、合谷、涌泉。

(3)治急性高热穴:风府、风池、合谷、复溜、太白、内庭。

(4)治慢性微热穴:间使、鱼际、涌泉、复溜、足三里。

(5)问歇热:风府、风池、外关、阳池、液门、侠溪。

取穴方法,每次选用2~3穴,轮换使用,辨证施治,发现某经的症状明显,选用某经的穴更好。



【编辑:木木,来源:《针灸秘验》,素材提供:战东明,版权由原作者所有,天医堂校编发表。欢迎投稿哟,投稿请微信联系:yunqian000 邮箱:460288781@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密技
【针海拾遗】针灸入门选穴之病因选穴
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及传统针灸研讨题(第八回)
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及传统针灸研讨题(第九回至第十二回)
“我没有病,但就是累。”——试试灸这些穴位,神清气爽!
针灸治疗牙龈萎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