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文王给儿子姬发的遗训:易经的精髓就在一个“中”字里

周文王遗训的发现

2003年,清华大学经过一段时间精心的清理和释读,发现了一批疑似周文王遗言的简牍,按照古文确定标题的习惯,初步确定该遗言为《保训(宝训)》,其中提到尧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传说,并告诉儿子“发”应该持守的修身治民之道,这是以往未曾见过的,其中包含的中道思想最有哲学意义。

周文王

《宝训》开头说:“惟王五十年,不瘳,王念日之多鬲(历),恐坠宝训。”说到先秦时期在位五十年的王,研究人员首先想到的就是周文王,这跟《尚书·无逸》记载周公的话吻合:“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而《宝训》中的内容,如“戊子,自靧(即頮或沬字,洗脸)。己丑,昧爽……”这是文王发布遗言的准备仪式,和《尚书·顾命》所记周成王死前的仪式相似。又有“王若曰:发(姬发,周武王名)”,于是确定,《宝训》就是周文王的临终遗训。

《尚书》

周文王通过两个案例阐述“中”的精髓

周文王在位第50 年的时候,感觉来日无多。临终前,嘱儿子姬发于病榻前,敦敦训诫,史官记下了这段流传千古的修身齐家治天下的秘笈,因是父子相传,故被后人称之为《保训(宝训)》。此段训诫,堪称《易经》核心。

隹(惟)王五十年,不豫,恐坠保(宝)训……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昔微假《中》于河……乃归《中》于河……呜呼!发,敬哉!勿淫!”

周文王通过虞舜和殷商先祖上甲微两个案例,告诫太子姬发以敬畏之心学习《中》的道理。通过舜的故事,告诫周太子发要勤苦努力,增长才干,体察民情,使自己具备应有的能力;通过上甲微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告诫太子发如何应对复杂事务,处理纠纷,保持社会安定。

周武王姬昌

《宝训》的大意是说: 周文王五十年的时候,病情加重了,他怕错失遗传宝训的机会,因此叫人找来姬发,净面端神,告诫他说:“姬发,快记下这些宝训吧!一定要心怀敬畏,不可掉以轻心!虞舜过去是一个普通百姓,躬耕于穷乡僻壤的历丘。但他胸怀大志,虽身在乡野,心怀天下,他怕自己庸碌无为,因此下功夫研习《中》的道理。

《中》是测阴阳之物,舜得到《中》的传授之后,获得了天地人三才极深的修养与品德,他既考虑自身的意愿,又照顾到众人之所需,按“中”的要求为人处世。他用“中”的正直无私原则平衡阴阳得失、评判是非曲直,都能得到好的结果。帝尧夸赞舜,并让他继承帝位。

上甲微

敬畏啊!过去,上甲微从一个叫做“河”的部落那里借来《中》,以报复杀害自己父亲的有易部落,有易服其罪,上甲微没有灭亡有易部落。之后上甲微把《中》还给了河部落。但上甲微秘密记录了《中》的内容,并传给了子孙,一直到成汤,代代传承探讨,不敢懈怠,其作用是使成汤得到天下。哎呀!发儿啊,敬畏啊!

朕接触《中》的时间不长,还没来得及仔细研究。如今你要信服,要不懈研究。《中》的传承历史非常久远了,只是你之前不知道,现在这个大使命就交给你了!敬畏啊!它就是你施行的依据。千万不要等到天命所归时才去了解它。要敬之以诚啊,不要被情绪所左右。 ”

在周文王看来,“中”关乎周朝江山社稷的安危,只有诚敬用于中道,才能成为合格的王。

从文献记载看,文王以后,周人对文王谆谆告诫的“中”是认真执行了的。

武王伐纣

中道在周朝的传承

武王伐纣后不久就驾崩了。临终时,他对辅佐成王的周公同样做出后事安排,要他以“中”教训年幼的成王:

维王不豫,于五日召周公旦,曰:“呜呼,敬之哉!昔天初降命于周,维在文考,克致天之命。汝维敬哉!先后小子,勤在维政之失……克中无苗,以保小子于位。维中是以,以长小子于位,实维永宁(逸周书·五权)。

武王也按照文王的方式告诉国相周公旦说:啊呀,要重视它啊!从前上天开始降命于周,是在先父文王之时。你要认真辅助太子诵,勤察为政的失误……为政有三机、五权,你要认真研究它啊。要能持中不偏,无务细微末节,以确保太子在位,实现长治久安。

周公姬旦

“克中无苗”,就是做到适中无邪;“维中是以”,就是“唯中是用”。

西周时期,“中道”思想是作为“国之利器”倍加重视的。周人认为:“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逸周书·武顺解》)。”这种朴素的“人道”观,将人放在天地之间,并不像春秋时期的儒家那样,孤立地看待人的问题。

在西周人看来。人道尚“中”就像“日月西移”和“水道东流”那样自然而然,理应如此。所谓“耳目役心”,就是不唯耳目是用,而是强调对于看到和听到的,要“走心”,用心去思考、分析和把握,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才能达到“中”。

逸周书

当然,归根结底,这个“中”的标准就是“礼”,《逸周书·武顺解》说:“天道曰祥,地道曰义,人道曰礼。”“礼”就是西周的立本之本,国之宪法,符合礼的方为“中”,否则就不是“中”。为此,西周职官中还专门设置“师氏”一职,其职掌就是考察人事,看是否合乎邦国法度、礼制。

“中道”的玄妙重在应用

周文王深研《易经》,是《周易》的原创者,他对易经的理解与把握是超乎寻常的。 “中”在易经里指的是最佳位置,最佳状态,是“道”的状态。文王临终前,周正处于伐纣灭商的紧锣密鼓筹备之中,文王的《宝训》,就是对讨伐殷商做出的重要安排。那么“中”到底有多重要?

周易

“中”是什么意思?

中就是中庸,但中庸不是和稀泥,不是和事佬,庸即是用,“中庸”就是“中用” ,即“用心”之道,用心以“诚”。

老子说“多闻数穷,不如守于中”,万事万物在动态中,愈动而愈出,永无穷尽处,犹如八卦数理永无尽止。人世间的是非纷争亦是如此,愈动而愈有各种不同方面的发展。只有中心虚灵常住,不偏执于有无、虚实的任何一面,自然可以不致屈曲,了了常明,洞然烛照。

北京故宫的中和殿有一块十分显眼的匾额,上书“允执厥中”四字,出于乾隆皇帝御笔,典出《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是虞舜对大禹的告诫:人心危险难安,道心幽微难明,只有精心一意,诚恳地秉执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

允执厥中

“易”有“三易”,其一即是变易,万物万事都在周而复始的变化中,因此“中”也就在不断变化的,在增减升降中,事物的平衡总会被打破,因此中道也有一个不断平衡的问题,舜把握“中”也一定是这样,因此,孔子感叹道:“舜其大知也与(《礼记·中庸》)!”真正到位的“用中”需要大智慧。

司法实操中的“中”

处理事务,最明显、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司法实践,在周代的“中道”传承中,刑罚之“中”是指在司法实践时的最佳效果。

文王《宝训》的另一个故事讲的就是刑罚之“中”的把握问题。上甲微,殷之贤王,他父亲被“有易”部落首领给杀了,上甲微因悟“中”之道,而哀念有易部落,并没杀仇人,这样就对商朝先人树立威信,以及殷商部族的兴盛起到了重要作用。

周礼

西周重视社会教化功能,有“以刑教中”的说法。《周礼》记载:周代司徒职掌教民、治民, “以刑教中”就是其中之一:“以刑教中,则民不暴”,认为若能刑罚执行恰当,有助于教化民众,促进社会安定。

孔子对刑罚之“中”也有类似解释。“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由此可见,即便是最严苛的刑罚,也须遵守“中”的原则,因为它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关系到人心的向背。

论语

“乾卦”的解释

乾卦中的六个爻,分别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其中九二和九五,就是“厥中”。

九五的卦象为阳,为奇,位中,又正,叫中正。中正即最佳位置,历代称帝王为“九五之尊”,即出于此。

文王所云““厥志”求中”,均指帝王之修道之术。

八卦

古汉字的“中”

中间一竖(下图)代表修道的行为准则:中正、正直。 环状物代表拥抱,表示“无为而治”的政治准则,修成此道者称为大德之人。孔子说:“位、名、禄、寿”谓之大德。那四条柔美的飘带即是对此四德的粉饰与赞美。

中国之所以叫中国,就是因为以“中”代表的《河图》《洛书》是超越时空、跨越国界、具备永恒魅力、独一无二的终极治世经典,这个终极经典就产生于华夏这片区域,故称中国。

《中庸》的解释。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中庸》是一定要对“中”有所解释的。它说:'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就是说,人皆有喜怒哀乐的情绪,有而控之不发谓之中,发而能以“中”字节制谓之和。中的状态就是人的内心宁静、祥和,不为情绪所干扰,这才是天下最高明的道,通此道者,一通百通,无所不通,修身则身正,齐家则家和,治国则国安。

小结。“中道”是相对“天道”“地道”而言的,既然“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因此法天敬地的人,就应该“人道尚中”,尚“中”就是要像“日月西移”和“水道东流”那样自然而然,理应如此。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的阳刚之美,大地的阴柔之美,都是人必须效法的对象,积极进取,但须得守中,知行知止,“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中”所包含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周文王遗训与儒家“中庸”思想
周文王的“家训”有一个字,是易经、老子和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
《易经》的精髓在周文王的家训里,核心就一个字
中之哲学:为什么得中者得天下?
易经:周文王被纣王关押七年,潜心研究后推演出64卦
姬昌的大儿子为什么不姓姬而叫伯邑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