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6护士资格证考试备考知识点梳理!




01
排泄护理

排尿的护理:

(一)尿液的评估:

1.正常尿液的观察正常情况下,排尿受意识支配,无痛苦,无障碍,可自主随意进行。

2.异常尿液的观察

(二)影响排尿的因素:

1.年龄和性别

2.饮食与气候

3.排尿习惯

4.治疗因素

5.疾病因素

6.心理因素

(三)排尿异常的护理:

1.尿潴留

2.尿失禁

(四)导尿术。

(五)导尿管留置术:

1.概念指在导尿后,医考群454873654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以引流尿液的方法。

2.目的

3.操作方法

4.护理措施

排便的护理:

(一)粪便的评估:

1.正常粪便的观察

2.异常粪便的观察

(二)影响排便的因素:

1.年龄

2.饮食

3.排便习惯

4.活动

5.心理因素

6.治疗因素

7.疾病因素

(三)排便异常的护理:

1.腹泻:

(1)概念: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而不成形,甚至呈水样。腹泻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肠鸣、里急后重等症状。

(2)护理措施。

2.大便失禁:

(1)概念:指由于肛门括约肌不受意志控制而不自主地排便。

(2)护理措施。

3.便秘:

(1)概念:指排便次数减少,无规律性,粪便干燥、坚硬,排便困难。常伴有头痛、腹痛、腹胀、消化不良、食欲缺乏、疲乏无力等症状。

(2)护理措施。

(四)灌肠法:

灌肠法分为不保留灌肠法和保留灌肠法两种。不保留灌肠法包括:大量不保留灌肠、小量不保留灌肠和清洁灌肠。现分述如下:

1.大量不保留灌肠。

2.小量不保留灌肠:常用于腹部、盆腔手术后,以及保胎孕妇、危重病人、病儿及年老体弱病人等。

3.清洁灌肠:是反复多次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

4.保留灌肠:是自肛门灌入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五)排气护理:

1.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2.肛管排气法


02
生命体征的评估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体温的评估:

1.体温的产生与生理调节:

(1)体温的产生:体温是物质代谢的产物,是人体新陈代谢和骨骼肌运动过程中不断产生热能的结果。保持相对恒定的体温,是保证机体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

(2)体温的生理调节: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它通过大脑与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3)散热方式

2.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

(1)正常体温

(2)生理性变化

3.异常体温。

(二)测量体温的方法:

1.体温计的种类:

(1)水银体温计的种类:包括口表、肛表、腋表,分别用来测量口腔、直肠、腋下温度。

(2)其他:如电子体温计、可弃式化学体温计、红外线测温仪等。

2.测量方法。

(三)水银体温计的清洁、消毒和检查法。

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一)脉搏的评估:

1.脉搏的概念随着心脏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地出现扩张和回缩,动脉这种有节律的搏动称为脉搏。

2.正常脉搏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

(二)异常脉搏:

1.异常脉搏的观察

2.异常脉搏的护理

(三)测量脉搏的方法:

1.测量部位:凡身体浅表靠近骨骼的动脉,均可用以诊脉。常用的是桡动脉,其次有颞浅动脉、颈动脉、肱动脉、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股动脉等。

2.测量方法:触诊法,以桡动脉为例。

3.注意事项:

(1)诊脉前,病人有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应休息20~30分钟后再测。

(2)不可用拇指诊脉,以防拇指小动脉搏动与病人脉搏相混淆。

(3)为偏瘫病人测脉搏,应选择健侧肢体。

呼吸的评估及护理:

(一)呼吸的评估:

1.呼吸的概念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吸取氧气,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种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2.正常呼吸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

(二)异常呼吸:

1.异常呼吸的观察

2.异常呼吸的护理

(三)测量呼吸的方法:

1.测量方法:

(1)护士在测量脉搏后,手仍按在病人手腕处保持诊脉姿势,以免病人紧张而影响测量结果。

(2)观察病人胸部或腹部起伏次数,微信号cqwxjyw一起一伏为一次,一般病人观察30秒,将测得数值乘以2,呼吸异常病人观察1分钟。

(3)危重或呼吸微弱病人,如不易观察,可用少许棉花置于病人鼻孔前,观察棉花被吹动的次数,计数1分钟。

(4)记录呼吸数值。

2.注意事项:

(1)测量呼吸应在安静状态下,如病人情绪激动或有剧烈运动,应休息30分钟再测量。

(2)在测量呼吸频率时,应同时注意观察呼吸的节律、深浅度、音响及气味等变化。

(3)因为呼吸可受意识控制,所以测量呼吸时应注意不要让病人察觉。

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一)血压的评估:

1.血压的概念:

(1)血压:是指在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一般临床上所谓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2)收缩压:当心室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

(3)舒张压:当心室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缩,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降至最低,称为舒张压。

(4)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2.正常血压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

(二)异常血压。

(三)测量血压的方法。

03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静脉输液法:

(一)静脉输液的目的:

1.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常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脱水、酸碱平衡失调等病人。

2.补充营养,供给热能。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不能经口进食等病人。

3.输入药物,达到控制感染、治疗疾病的目的。常用于各种中毒、严重感染等病人。

4.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常用于抢救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病人。

5.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

(二)常用溶液和作用:

1.晶体溶液

2.胶体溶液

3.静脉营养液用于供给病人热能,维持正氮平衡,补充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常用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等。

(三)常用静脉输液法:

1.周围静脉输液法包括密闭式输液法、开放式输液法、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2.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医考群454873654其位置较固定,且行径表浅,易于穿刺,可以输液,但不宜多次穿刺。

(四)输液速度的调节:

1.调节输液速度的原则

2.输液速度的计算

3.输液泵的使用

(五)常见输液故障和处理:

1.溶液不滴

2.茂菲滴管内液面过高

3.茂菲滴管内液面过低

4.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六)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1.发热反应

2.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

3.静脉炎

4.空气栓塞

静脉输血法:

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称为静脉输血法。

(一)目的:

1.补充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增加心排出量,提高血压,促进血液循环。常用于失血、失液导致的血容量减少或休克的病人。

2.补充血红蛋白,促进携氧功能,纠正贫血。常用于严重贫血病人。

3.补充抗体,增加机体免疫力。常用于严重感染的病人等。

4.补充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渗出和水肿。常用于低蛋白血症的病人。

5.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利于止血,可预防及控制出血。常用于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

(二)血液制品的种类:

1.全血

2.成分血是指将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加以分离提纯,加工成各种高浓度的血液制品,再根据病人治疗需要,有针对性地输入有关血液成分。成分输血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输血方法。

(三)静脉输血法:

1.输血前准备

2.直接输血法

3.间接输血法将抽出的供血者的血液,按静脉输液法输给病人的方法称为间接输血法。

4.注意事项

(四)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1.发热反应

2.过敏反应

3.溶血反应

4.大量输血后反应

5.其他反应

04
常用静脉输液法

常用静脉输液法

1.周围静脉输液法包括密闭式输液法、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1)操作方法

1)密闭式输液法

①根据医嘱,带止血带、输液架至病人床旁,呼唤病人进行核对,向清醒病人解释输液的目的、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合作,选择合适的静脉,调节输液架高度,嘱病人排便、排尿。

②护士洗手、戴口罩,根据医嘱填写输液卡、备药。认真核对药物的名称、浓度、剂量和有效期,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破裂现象,对光线检查药液的质量,观察有无浑浊、沉淀、絮状物等。去除铝盖中心部分,套上瓶套,常规消毒瓶口,按医嘱加入所需药物后应再将药液检查一次。将填好的输液卡倒贴在输液瓶上。

③检查输液器在有效期之内,型号合适,外包装无破损、密封良好;打开输液器,关闭调节器,将输液器针头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整理。再次查对,并请两人核对。

④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病人,作好解释。

⑤倒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进行第一次排气。将茂菲滴管倒置,并用手挤压,然后松开,待茂菲滴管内液面达l/3—2/3满,关闭调节器(或用拇指反折滴管下的输液管),将茂菲滴管顺置后打开调节器(或松开拇指),使药液顺输液管缓慢流下至输液管与头皮针相交处,关闭调节器。

⑥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选好输液部位,垫小垫枕,扎止血带,选择静脉,确定穿刺点,注意避开关节及静脉瓣,松开止血带。

⑦安尔碘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备输液贴,在穿刺点上方6cm处扎止血带,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

⑧再次查对,进行二次排气。去除头皮针针帽,打开调节器,排尽空气,关闭调节器,检查无气泡。

⑨进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再将针头平行进入少许,固定针柄,“三松”(松开止血带和调节器,嘱病人松拳)。如输液通畅,即可用输液贴固定。

⑩调节滴速: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再次查对,交代注意事项,如不可随意调节滴速,注意保护输液部位,如发现溶液不滴、输液部位肿胀、疼痛及全身不适应,及时呼叫(将呼叫器放在病人易取处),以便及时处理。

整理床单位,清理消毒用物。

洗手,记录输液时间、滴速,护士签全名。

在输液过程中应定时巡视,随时观察病人反应及输液情况。

如需连续输液,应及时更换输液瓶。其方法为:查对后,先去除铝盖中心部分,套上瓶套,常规消毒瓶塞后,按医嘱加入所需药物,挂于输液架上,从第一瓶内拔出输液针头,插入第二瓶内,待输液畅通后方可离开病人。每次更换均应记录。 输液完毕,关闭调节器,除去输液贴,用无菌纱布轻按压穿刺点上方,迅速拔出针头,按压片刻至不出血。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清理消毒用物,洗手,记录。

2)静脉留置针输液法:静脉留置针外套管的材料与血管相容性好,且柔软、无刺激,可减少穿刺的次数,有利于保护静脉,减轻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保持静脉的畅通,便于治疗和抢救,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适用于需长期静脉输液及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

①按密闭式输液法核对、检查、准备,插好输液器并排尽空气。

②检查静脉留置针和敷贴的型号合适、在有效期内、包装完好不漏气,打开备用。

③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选好输液部位,垫小垫枕,选择粗、直、弹性好、清晰的静脉,确定穿刺点,在其上方lOcm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

④取出静脉留置针,把输液器上的头皮针全部插入肝素帽,取下护针帽,旋转针芯,松动外套管,以免粘连,调整针头斜面,并排尽空气。

⑤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绷紧皮肤,手持针翼,以l5度~30度角直接刺人血管,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再进针少许,撤针芯将外套管送人静脉内,松开止血带和调节器,嘱病人松拳,待输液通畅后退出针芯。

⑥用无菌透明敷贴妥善固定导管,并在透明膜上记录留置日期、时间。

⑦整理与记录同密闭式输液法。

⑧输液完毕,抽好封管液,正确封管。关闭调节器,将抽好封管液的注射器与输液针头相接,将封管液注入静脉,一边推注一边退针,直至针头全部退出,以确保正压封管。

⑨再次输液,常规消毒肝素帽胶塞,把排好气的输液器头皮针全部刺人即可。

⑩输液时要加强巡视,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并观察局部静脉有无红、肿、热、痛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 停止输液,同密闭式输液法拔针。

(2)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并发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发生差错。

2)对需要长期输液的病人应注意保护静脉,合理使用,一般先从四肢远端小静脉开始。

3)根据病情、用药原则、药物性质,有计划地安排药物输液的顺序。如需加入药物,应注意配伍禁忌,合理安排,以尽快达到治疗目的。

4)输液前必须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的空气,输液中应防止液体流空,及时更换输液瓶及添加药液,输液完应及时拔针,以预防空气栓塞。

5)进针后,应确保针头在静脉内再输入药液,以免造成组织损害。如需输入对血管刺激

性大的药物,宜充分稀释,并待穿刺成功后再加药,输完应再输入一定量的0.9%氯化钠溶液,以保护静脉。

6)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严密观察输液情况,注意有无局部或全身反应,以便及时处理输液故障及输液反应。

7)保持输液器及药液的无菌状态,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应每l3更换输液器。

8)防止交叉感染,应做到“一人一巾一带”,即每人一块治疗巾(或小垫)和一条止血带。

9)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最多不超过7天,并注意保护相应肢体,一旦发现针管内有回血,应立即用肝素液冲洗,以免堵塞管腔。

2.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其位置较固定,且行径表浅,易于穿刺,可以输液,但不宜多次穿刺。

(1)目的

1)需要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易穿刺的病人。

2)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病人,用以测量中心静脉压。

3)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的、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采用静脉营养疗法的病人。

(2)穿刺部位:在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l/3处,颈外静脉外侧缘进针。

(3)用物:注射盘:另加1%普鲁卡因注射液、0.9%氯化钠溶液、无菌手套、宽胶布(2crux 3cm)或无菌敷贴、火柴、酒精灯;无菌穿刺包;其他用物与周围静脉输液法相同。

(4)操作方法

1)按密闭式输液法核对、检查、准备,插好输液器并排尽空气。

2)协助病人取去枕平卧位,将头部转向对侧,肩下垫小枕,以使颈部伸直,充分暴露穿刺点,选择穿刺点并定位。

3)按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打开无菌穿刺包,戴无菌手套,铺好洞巾。

4)用1%普鲁卡因在预定穿刺处作局部麻醉,用lOml注射器抽吸0.9%氯化钠溶液,以平针头连接硅胶管,并排尽空气备用。

5)穿刺前用刀片尖端刺破穿刺部位皮肤,以减少进针阻力。

6)助手以手指按压颈静脉三角处,微信号cqwxjyw以阻断血流使静脉充盈。操作者手持穿刺针与皮肤呈45。角进针,进入皮肤后改为25。角,沿颈外静脉方向刺入,见回血后,立即用左手拇指按住针栓孔,右手持备好的硅胶管快速由针孔插入约lOcm,插管同时助手持注射器,一边抽回血一边缓慢注入0.9%氯化钠溶液。确定硅胶管确实在血管内,可退出穿刺针,撤去洞巾,接上输液器及肝素帽,输入液体。

7)用无菌透明敷贴覆盖穿刺点,固定针栓及肝素帽;调节合适滴速。

8)输液完毕,同静脉留置针输液法进行封管,并妥善固定。

9)再次输液时,先要检查导管是否在静脉内,再常规消毒肝素帽,接上输液器即可。

10)停止输液需拔管时,应接上注射器,边抽吸,边拔管,以防残留血块及空气进入静脉。拔管后穿刺点应加压数分钟,最后用75%乙醇消毒穿刺点,覆盖无菌纱布。

(5)注意事项

1)置管后,如发现硅胶管内有回血,应立即用肝素液冲洗,以免堵塞管腔。

2)每天更换敷料,并用碘附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

3)拔管时,应注意动作轻柔,以免硅胶管折断。

05
病人饮食的护理

医院饮食:

医院的饮食通常可分三大类,即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

(一)基本饮食:

基本饮食包括:普通饮食、软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流质饮食。

1.普通饮食

2.软质饮食

3.半流质饮食

4.流质饮食

(二)治疗饮食:

医院治疗饮食种类很多,介绍如下:

1.高热量饮食

2.高蛋白饮食

3.低蛋白饮食

4.低脂肪饮食

5.低盐饮食

6.无盐低钠饮食

7.少渣饮食

8.高膳食纤维饮食

9.低胆固醇饮食

10.要素饮食

(三)试验饮食

饮食护理:

(一)影响饮食的因素:

1.生理因素

2.心理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4.病理因素

(二)饮食护理措施:

1.促进病人食欲

2.协助病人进餐根据病情

鼻饲法:

(一)概念和目的:

1.概念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医考群454873654经管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及药物的方法。

2.目的供给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流质食物、水分及药物。适用于昏迷、口腔疾患、食管狭窄、食管气管瘘、拒绝进食的病人,以及早产儿、病情危重的婴幼儿和某些手术后或肿瘤病人。

(二)操作方法:

1.插入胃管的方法

2.拔出胃管的方法

3.注意事项

出入液量的记录:

(一)目的:

正常人每昼夜的液体摄入量和排出量保持动态平衡。记录病人24小时出入液量,可以了解病情,为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制订护理计划提供依据。适用于休克、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以及心脏病、肾病、肝硬化伴腹水等病人。

(二)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1.每日摄入量

2.每日排出量

(三)记录方法:

1.出入液量可先记录在出入液量记录单上,晨7时至晚7时,用蓝笔;晚7时至次晨7时,用红笔。

2.晚7时,作12小时的小结;次晨7时,作24小时总结,并记录在体温单相应栏内。

3.记录要求准确、及时、具体,字迹清晰。

06
常用溶液和作用

1.晶体溶液

(1)葡萄糖溶液:常用的是5%葡萄糖溶液及10%葡萄糖溶液,可供给水分和热能。

(2)等渗电解质溶液:供给水分、电解质,常用的有0.9%氯化钠、5%葡萄糖氯化钠、复方氯化钠等溶液。

(3)碱性溶液:可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常用5%碳酸氢钠、ll.2%乳酸钠溶液等。

(4)高渗溶液:用于利尿脱水,常用20%甘露醇、微信号cqwxjyw25%山梨醇、25%一50%葡萄糖等溶液。

2.胶体溶液

(1)右旋糖酐:常用的溶液分两种:①中分子右旋糖酐: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

容量;②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

(2)代血浆:增加血浆渗透压及循环血量,常用羟乙基淀粉(706)、氧化聚明胶和聚维酮

等溶液。可在急性大出血时与全血共用。

(3)浓缩白蛋白注射液:可提高胶体渗透压,补充蛋白质,减轻组织水肿。

(4)水解蛋白注射液:用以补充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促进组织修复。

3.静脉营养液用于供给病人热能,维持正氮平衡,补充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常用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等。

07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

1.观察急性期患者情况,感染症状以及出血部位、程度,尤其要观察有无重要脏器出血如颅内出血等症状。

2.观察慢性再障患者有无进行性贫血加重、急性发作表现。

对症护理:

1.贫血、出血、感染时按本系统症状护理常规执行,做好成分输血护理,控制出血和感染,但要禁用可能与再障病因有关的药物如某些解热镇痛剂。

2.重型再障可给予保护性隔离,加强一级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减少并发症。

3.长期应用雄性激素可出现水储留、痤疮、毛发增多,女性患者停经等症状,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出现类库欣综合征症状,应对患者加以观察和做好解释工作,注意防护,尽可能减少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

一般护理:

1.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新鲜,定期消毒。医考群454873654保持患者口腔、皮肤清洁卫生,尽可能减少感染因素。

2.急性型再障以休息为主,病情危重时绝对卧床休息,慢性型无严重贫血时可适当活动,但要防止碰、撞、跌跤等。

3.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富有营养、易消化食物。

4.急性型再障疗效差,患者易产生悲观消极情绪;慢性型再障病程长,患者失去耐心和信心,应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

5.准确采集血标本,协助做好骨髓穿刺检查,以了解病情变化。

健康指导:

1.避免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警惕家用染发剂、杀虫剂毒性对人体的损害,避免应用某些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的药物如氯霉素、保泰松等。

2.对患者加强疾病知识教育,预防感染和出血,坚持治疗,不擅自停药,定期复诊。

3.适当锻炼,增强体质,稳定病情,促进治愈。

08
血友病的护理

病情观察:

1.观察有无自发性或轻微受伤后出血现象,如皮下大片瘀斑、肢体肿胀、皮肤出血、关节腔出血、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

2.观察有无深部组织血肿压迫重要器官或重要脏器出血,如腹痛、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

3.观察实验室检查结果,如凝血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纠正试验等。

对症护理:

1.外伤或小手术后引起的出血可局部加压或冷敷止血,也可用肾上腺素等药物止血。

2.关节出血时护理

(1)卧床休息,停止活动。

(2)局部冷敷止血,适当包扎,将肢体固定在功能位置。

(3)抬高患肢。

(4)按医嘱及时补充凝血因子。

(5)出血量多必须作穿刺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

(6)肿胀消退后,逐步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和功能。

3.其他脏器严重出血时应及时补充血容量,补充凝血因子作急救处理。如输入成分血,抗血友病球蛋白浓缩剂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微信号cqwxjyw并注意观察有无发热、肝炎等并发症。

一般护理:

1.做好预防出血的宣教工作,嘱患者动作轻柔,剪短指甲、衣着宽松,谨防外伤及关节损伤。

2.避免各种手术,必要手术时应先补充凝血因子,纠正凝血时间直至伤口愈合。

3.尽可能采用口服给药,避免或减少肌内注射,必要注射时采用细针头,并延长压迫止血时间。

4.有出血倾向时应限制活动,卧床休息,出血停止后逐步增加活动量。

5.对长久反复出血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应做好耐心劝慰,并指导其预防出血的方法,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健康指导:

1.避免各种外伤。

2.避免应用扩张血管以及抑制血小板凝聚的药物。

3.为患者及家属做好血友病遗传咨询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患者静脉补钾剧烈疼痛?如何有效缓解?一文说清!
静脉留置针的管理
三甲复审护理应知应会(2017版)之部分应急预案及流程
甘露醇外渗:护理高手总结 7 大预防措施,1 大处理妙招,太好用了
『牢记』止血带引发的惨剧!汇总“静脉输液引起医疗事故的情形”
静脉输液滴速的要点和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